刘永庆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山羊促甲状腺激素放免药盒的研制
- 1993年
- 试验研制成功了羊促甲状腺激素(TSH)放射免疫测定药盒,并对二狼山白绒山羊血清 TSH 正常水平讲行了检测,其均值为5.86ng/ml,波动范围在0.6~11ng/ml 之间。
- 刘伟杰张远钰刘永庆潘兴华王水琴王淑云梅文辉高民梅欣
-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试剂盒山羊
- 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组织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病(简称“遗甲”)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病。我国山羊“遗甲”是梅文辉等于1979年发现,并通过一系列研究初步证实为隐性“遗甲”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超微结构变化还未见报道。(一)材料与方法 测交实验得到4只甲状腺肿羔羊,产下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死亡。濒死前速取甲状腺肿组织一份,经2.5%戊二醛和1%四氧化锇双重固定,丙酮系列脱水,Epon812包埋剂包埋,LKB-5型超薄切片机切片,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双重染色,LMZ—5型透射电镜观察。另一份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 陈创夫凌行三刘永庆张远钰
- 关键词: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病理学
- 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与正常山羊血清中T_4、T_3、rT_3放射性免疫比较测定
- 1993年
- 羊遗传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遗甲”)从六十年代开始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陆续有报道。国内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梅文辉等于1982年首次在内蒙古巴盟乌拉特中旗发现二狼山绒山羊新生胎儿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经一系列生理、生化、组织学、繁殖试验证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高民梅文辉张远钰刘永庆陈创夫
- 关键词:羊病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
- 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互交及其后裔回交试验被引量:1
- 2010年
- 应用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带病公山羊(Aa,699号)与带病母山羊(Aa)11只进行互交,结果生下5只遗传性甲状腺肿纯合子(aa)病羔(疙旦羔,Goitre)(4♂,1♀),10只外表健康的山羊(7♂,3♀),然后将其后裔(女儿及孙女儿)与699号带病公山羊进行回交,结果在其后裔第3代出现了疙旦羔,从而证实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性疾病,可作为人类遗传性甲状腺肿病的动物模型。对研究其发病机理、生化表型及临床生化和分子学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 梅文辉梅欣侯勇跃张远钰陈创夫刘永庆
- 关键词: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纯合子山羊回交
- 三倍滴鼻量新城疫Ⅱ系苗对免疫雏鸡新城疫的防制效果
- 1992年
- 用三倍滴鼻量新城疫Ⅱ系苗对发病雏鸡进行治疗和预防,可以收到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效果。
- 刘永庆范伟兴
- 关键词:雏鸡新城疫防制疫苗
- 内蒙古二狼山白绒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病血清T_3、T_4、TSH水平检测及其在病区羊群中普查诊断意义的研究
- 1993年
-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对患有遗传性甲状腺肿IHG纯合子病羔4只,杂合子病山羊11只,杂合子后代山羊8只及非病区健康对照山羊81只血清中T_3、T_4及TSH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山羊血清中T_3及TSH水平相差非常显著(P<0.01)。并对IHG病区公山羊群81只和母山羊群111只进行了普查测定,分析讨论了检出IHG杂合子病山羊的生化诊断指标标准。
- 张远钰刘永庆陈创夫刘伟杰潘兴华王水琴王淑云梅文辉侯勇跃高民梅欣丁志勇
- 关键词:羊病山羊血清
- 羊的遗传性甲状腺肿病研究进展
- 1992年
- 1 概述绵羊及山羊的甲状腺肿病一般认为系碘缺乏或致甲状腺肿物质所引起。然而,koch和Watson等推测山羊、绵羊所发生的先天性甲状腺肿可能是遗传性的.但都未对发病机理做深入的研究,亦未提出足够的遗传学依据。
- 刘永庆陈创夫
- 关键词:羊病遗传性甲状腺肿
- 羊遗传性甲状腺肿检查方法的初步筛选及应用
- 1992年
- 内蒙古二狼山白山羊中所发生的甲状腺肿病,通过早期的研究已证实是一种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 刘永庆陈创夫张远钰王水琴许连文马庆杰孙文伟朱德志
- 关键词:遗传性甲状腺肿
- 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山羊与正常山羊血清T_4、T_3、rT_3含量对比被引量:3
- 1991年
- 羊遗传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遗甲”)从60年代开始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均陆续报道。国内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梅文辉等于1982年首先在内蒙古巴盟乌拉特中旗发现二狼山羊新生胎儿甲状腺肿大,经一系列生理、生化、组组学实验证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高民侯勇跃张远钰刘永庆陈创夫
- 关键词:山羊甲状腺肿遗传性血清
- 胸腺肽对鸡红细胞C_(3b)受体免疫粘附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业已证明,人类红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基础是红细胞表面的 C_(3b)受体产生的免疫粘附作用,且该免疫粘附作用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等已证明鸡红细胞上存在 C_(3b)受体,有关胸腺肽对红细胞 C_(3b)受体免疫粘附活性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导,为此进行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 冯来坤刘永庆
- 关键词:胸腺肽红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