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楠

作品数:67 被引量:280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丁二烯
  • 11篇二烯
  • 11篇1,3-丁二...
  • 9篇等离子体质谱
  • 9篇等离子体质谱...
  • 9篇质谱
  • 9篇质谱法
  • 9篇细胞
  • 9篇离子
  • 8篇电感耦合
  • 8篇电感耦合等离...
  • 8篇电感耦合等离...
  • 8篇电感耦合等离...
  • 8篇染色
  • 8篇染色体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染毒
  • 7篇基因
  • 6篇彗星试验

机构

  • 40篇河北联合大学
  • 16篇中国疾病预防...
  • 12篇华北煤炭医学...
  • 7篇河北省煤矿卫...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 2篇唐山钢铁集团...
  • 2篇唐山市人民医...
  • 2篇中国煤矿工人...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昆山市疾病预...
  • 1篇唐山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华北油田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南堡开...

作者

  • 63篇刘楠
  • 32篇关维俊
  • 17篇李清钊
  • 15篇白玉萍
  • 14篇李斌
  • 14篇郑国颖
  • 14篇王茜
  • 11篇蒋守芳
  • 10篇程娟
  • 10篇刘英莉
  • 9篇曹福源
  • 9篇王学生
  • 8篇薛玲
  • 8篇崔涛
  • 8篇孟会林
  • 8篇佟俊旺
  • 8篇庞淑兰
  • 7篇李云
  • 7篇张艳淑
  • 7篇高红霞

传媒

  • 10篇中国工业医学...
  • 7篇环境与职业医...
  • 6篇毒理学杂志
  • 5篇卫生研究
  • 5篇中国煤炭工业...
  • 5篇环境与健康杂...
  • 5篇中国职业医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水产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19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烯酰胺对NB-1细胞钙稳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M)对神经细胞钙稳态的影响,探讨AM致神经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NB-1)细胞诱导分化成熟后,以不同浓度AM进行体外染毒,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损伤程度,并应用ATP酶检测试剂盒测定不同损伤程度的细胞Ca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的变化。以Fluo-3/AM为荧光指示剂,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瞬时变化情况。结果 AM染毒组成熟NB-1细胞存活率有明显下降,提示AM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AM染毒组Ca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值也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作用于成熟NB-1细胞可立即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结论 AM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细胞钙稳态产生毒性作用。
李冲王茜曹燕花刘楠关维俊王学生肖经纬李斌李忠生
关键词:NB-1CA2+-ATP酶NA+-K+-ATP酶
氟和砷联合染毒对大鼠在新环境中探究行为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氟、砷单独及其联合染毒对大鼠在新环境中的探究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96只健康初断乳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蒸馏水)组和NaF(120 mg/L)染毒组、亚砷酸钠(70 mg/L)染毒组及NaF(120 mg/L)+亚砷酸钠(70 mg/L)染毒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采用饮水方式连续染毒3个月。采用旷场试验测试大鼠在新环境中的探究行为,检测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 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旷场试验总得分低于对照组、NaF和亚砷酸钠染毒组(P<0.01)。NaF、亚砷酸钠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中央格停留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NaF、亚砷酸钠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T-AOC水平及亚砷酸钠染毒组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血清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P<0.01)。与NaF染毒组比较,亚砷酸钠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中T-AOC水平和GSH-Px活力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NaF、亚砷酸钠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T-AOC水平均降低(P<0.01)。与亚砷酸钠染毒组比较,对照组、NaF染毒组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GSH-Px的活力均较高(P<0.01)。与NaF+亚砷酸钠染毒组比较,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较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NaF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NO含量以及NaF、亚砷酸钠和NaF+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中NOS活力及海马组织中NO含量、NOS活力均下降(P<0.05,P<0.01)。结论氟、砷及其联合作用可损害大鼠在新环境中的探究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氧化损伤及NO含量和NOS活力降低有关。
郭忠曹福源蒋守芳苏菁佟俊旺闫立成郑国颖刘楠张艳淑
关键词:旷场试验一氧化氮
铟锡氧化物对大鼠体内铁、锌、铜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铟锡氧化物(ITO)对大鼠体内铁、锌、铜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TO 3 mg/kg组和ITO 6 mg/kg组。对染毒组大鼠进行肺灌注染毒,每周2次,连续染毒8周。染毒结束后,在屏障环境下继续喂养8周。造模结束后立即处死大鼠,摘取其肺脏、肝脏、肾脏、心脏、脾脏和股骨,经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铟、铁、锌、铜元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O 3 mg组和6 mg组大鼠肺脏、肝脏、心脏、脾脏、股骨铟含量均更高(均P<0.05),肺脏、肾脏中锌含量更低(均P<0.05),肺脏、肝脏中铁含量更低(均P<0.05);ITO 6 mg组大鼠肺脏、肝脏和肾脏中铜/锌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TO染毒可降低大鼠肺脏组织中锌、铁含量,使铜/锌值升高,进而干扰大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
常志敏刘园张晓星蔚岩曹福源李清钊刘楠关维俊
关键词:铟锡氧化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某露天铁矿及其周围环境中PM2.5的采集及金属元素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测定某露天铁矿工作环境及周围环境以及远离铁矿的环境空气中PM_(2.5)样品金属元素的含量,评价该露天铁矿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以及它对外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中流量颗粒采样器采集某露天铁矿及其周围环境以及远离铁矿的环境空气中PM_(2.5)样品,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ICP-MS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1-2])。结果各车间PM_(2.5)浓度均高于铁矿周边及学校,其中Sf1-1皮带PM_(2.5)浓度最高,达5 229.74μg/m^3。铁矿周边PM_(2.5)浓度高于学校。根据富集因子法分析,Sf1-1皮带、Sf1-3皮带、选矿车间,除Al元素(Al作为参比元素,它的富集因子是1,不能判断),其余元素污染来源主要为人为因素。中碎车间、筛分车间,除Al、Ni元素,其余元素主要来源为人为因素。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车间的变化与PM_(2.5)浓度变化相同,Sf1-1皮带最高、中碎车间较少,其余车间处于两者之间。不同车间PM_(2.5)中,Fe元素含量最高。结论该铁矿工作环境及其周边PM_(2.5)及部分金属元素浓度较高,会对工人产生健康损害并对大气造成污染。
丁彦丽孟见刘楠王春鹏许梦莹代岩旭张政杜胜强蒋守芳沈福海
关键词:PM2.5露天铁矿空气质量
唐山南湖公园水环境质量评价
2015年
目的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唐山南湖公园主要湖泊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累积南湖水质监测数据,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环境保护计划,选择适宜的水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唐山南湖公园的3个主要湖面洗星池、养龙水和青天镜,共设13个采样点,于2014年4、5和6月各连续3 d采集浅层湖水(水面下0.5 m),测定主要污染物指标,计算模糊综合指数,对各湖面和南湖整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总磷、总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的超标率分别为88.89%、77.78%、33.33%和22.22%,氰化物、挥发酚、硫化物、氟离子及重金属指标均达标。南湖3个主要湖面水质合格率为55.56%,Ⅱ类和Ⅲ类水出现的频率均为11.11%,Ⅳ类水和Ⅴ类水出现的频率分别为33.33%和44.44%,Ⅰ类水质未出现。结论影响南湖整体水环境质量最大的指标为总磷、总氮,其次为氨氮。洗星池和养龙水以Ⅳ类水为主,青天镜以Ⅴ类水为主,整体来看南湖水质类别为Ⅴ类水,未达到国家标准。3个湖面的水质质量由好到差依次为养龙水、洗星池、青天镜。
王玲玲李君佟俊旺高红霞刘楠蒋守芳曾洋杨娜郝明媚丁婷婷朱玉鹏
关键词:生态公园水环境质量评价
姜黄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药物释放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制备了姜黄素壳聚糖微球,并对姜黄素微球、片剂及胶囊剂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缩聚法制备姜黄素壳聚糖微球,分光光度法测定姜黄素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微球粒径均匀,载药量适中,姜黄素的片剂、胶囊剂、微球释放达平衡时间分别为1 h、1.75 h、5 h。结论:微球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的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赵琳琳韩刚宋树美张卫国刘楠常佳
关键词:姜黄素壳聚糖微球释放度
某耐火材料厂16种多环芳烃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耐火材料厂工作场所空气中16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烟尘态的PAHs;聚氨酯泡沫(PUF)+XAD-2吸收管串联采集蒸气态的PAHs,苯超声萃取,经高效液相16PAHs专用色谱柱分离后,用荧光和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油浸车间污染最严重,菲、蒽、芘、屈超过国家接触限值;刮碳车间和成品库6种多环芳烃合格。结论该厂16种多环芳烃均能检出,污染程度为油浸车间>刮碳车间>成品库。
白玉萍刘楠孙华王茜白玥关维俊
关键词:耐火材料煤焦油沥青多环芳烃
1,3-丁二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1,3-丁二烯(BD)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方法收集个人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等信息,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环境的BD浓度,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检测法和彗星试验,评价180名BD作业工人和58名非职业暴露对照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水平。结果作业区空气中BD浓度为1.80(0.59~2.76)mg/m^3。BD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CBMN)、核质桥率(NPB)、核芽率(NBUD)和OliveTM分另IJ为(6.76±4.99)%o、1.00(0.00—4.00)、2.00(0.00~7.00)和4.64(3.50~5.98),均高于非暴露组(3.10±2.65)‰、0.00(0.00~2.80)、1.00(0.00~5.00)和2.34(0.8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BD作业工龄将180名BD作业工人分为3组:1~年、14-年和20~年组,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后,BD作业工人CBMN率有随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在现有BD暴露水平下,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和彗星试验均能检出BD作业工人的遗传物质损伤,并有随作业工龄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
刘楠王学生孟会林崔涛程娟肖经纬李忠生李斌
关键词:彗星试验胞质分裂
氟、砷染毒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影响及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氟、砷及氟砷联合染毒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大脑皮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初断乳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自由饮用蒸馏水),氟、砷处理组和氟砷联合染毒组(分别自由饮用120 mg/L氟化钠、70 mg/L亚砷酸钠、120 mg/L氟化钠+70 mg/L亚砷酸钠水溶液),染毒3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大鼠血清和大脑皮质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氟、砷处理组和联合染毒组第4 d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0.34±1.18)、(11.76±1.23)、(13.78±3.49)s],均高于对照组的(5.85±1.98)s(P<0.01);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大鼠首次到达平台时间明显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次数明显降低(P<0.05);氟、砷处理组和联合染毒组大脑皮质T-AOC水平与GSH-Px活力分别为[(1.02±0.25)、(1.18±0.54)、(0.99±0.28)U/mgprot]和[(5.34±0.70)、(4.34±1.49)、(5.34±0.88)U/gprot],均低于对照组的(1.75±0.66)U/mgprot和(6.82±0.85)U/gprot;与对照组、氟处理组和联合染毒组比较,砷处理组大鼠大脑皮质SOD酶活力较低(P<0.05);氟处理组和联合染毒组大脑皮质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砷及其联合作用可损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大脑皮质氧化损伤有关。
苏菁李宏杰周洪霞李明艳曹福源王茜刘楠郑国颖李清钊蒋守芳
关键词:学习记忆
纳米铅和常规铅暴露对仔鼠海马及皮质氧化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纳米铅和常规铅暴露对生长发育期仔鼠海马及皮质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妊娠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纳米铅(10 mg/kg)组和常规铅(10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自母鼠妊娠至仔鼠断乳(PND21)。记录仔鼠的出牙时间、睁眼时间、翻正反射时间、爬行时间、张耳时间、断崖回避时间,采用Morris水迷宫对PND21仔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分别于PND1、PND21检测仔鼠海马和皮质中的铅、活性氧(ROS)、蛋白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铅及常规铅暴露后仔鼠翻正反射时间、爬行时间及张耳时间延长,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皮质、海马中铅、ROS和AGEs含量增高,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铅组比较,纳米铅组PND21仔鼠皮质和海马中ROS水平均升高,PND1时纳米铅组仔鼠海马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下降,纳米铅暴露组PND21仔鼠海马和皮质中AGEs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铅和常规铅染毒可导致仔鼠生长发育期迟缓及皮质、海马的氧化应激,且随着染毒时间延长,纳米铅暴露致仔鼠皮质和海马氧化损伤程度高于常规铅暴露,这可能与纳米材料的特性有关。
苏红高晶尹镜雯刘楠曹福源薛玲高福佳李清钊张艳淑姚林
关键词:发育毒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