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红

作品数:36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8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岩石
  • 10篇地震
  • 6篇岩石破裂
  • 6篇波速
  • 5篇震源
  • 4篇地震前
  • 4篇地震前兆
  • 4篇震前
  • 4篇震源物理
  • 4篇声发射
  • 4篇前兆
  • 3篇地壳
  • 3篇实验室
  • 3篇各向异性
  • 3篇波速比
  • 2篇地震预报
  • 2篇电声效应
  • 2篇断层
  • 2篇岩石力学
  • 2篇三分量

机构

  • 35篇中国地震局地...
  • 11篇中国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航天工业...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北京航空工程...
  • 1篇空军第一研究...

作者

  • 36篇刘晓红
  • 17篇耿乃光
  • 11篇郝晋升
  • 9篇李世愚
  • 7篇刘绮亮
  • 4篇滕春凯
  • 4篇邓明德
  • 3篇和雪松
  • 3篇房宗绯
  • 3篇卢振业
  • 2篇荆惠连
  • 2篇郭自强
  • 2篇尹京苑
  • 2篇钱家栋
  • 2篇钱书清
  • 2篇高原
  • 2篇樊正芳
  • 2篇刘新美
  • 1篇张晋开
  • 1篇曹新玲

传媒

  • 5篇地震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第一届高温高...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首届全国砭石...
  • 1篇第四届全国构...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第二届全国岩...
  • 1篇勘探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年份

  • 6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8
  • 3篇198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破裂中的电声效应
<正>地震前记录到的异常电磁信号已有大量报道,但产生这一现象的物理原因一直未得到阐明,为了研究这种电磁辐射机制,许多学者曾进行岩样实验室模拟实验。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加载方式对AE及EM事件的影响,我们对花岗岩、大理岩及辉长...
郭自强郭子祺钱书清李世愚刘晓红罗祥林
文献传递
典型构造微破裂集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8
2000年
通过大理岩破裂实验 ,考察了典型构造中微裂纹的演化、集结的过程和特征 .根据损伤理论 ,分析了构造对微破裂演化的控制作用 .根据微破裂集结临界条件的相似原理 ,认为这些特征可以类推到公里尺度 ,它们有助于解释地震中短期阶段的前震或广义前震分布 ,作为地震前兆的一次效应 .其它物理效应为二次或三次效应 .微破裂集结时局部密度突然加大 ,有助于解释部分前兆记录突跳现象 .非集结部分出现部分微裂纹愈合 ,密度反向变化 ,有助于解释一些前兆记录在短临阶段记录中出现反向的现象 .考察了不同构造的不同部位微破裂萌生和演化的范围差异 ,这些差异有助于解释不同地质构造孕震区域的孕震过程 ,从而可解释板缘和板内地震前兆记录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被不同观点学者分别引用 ,以论证地震是否有前兆记录的问题 .然而 ,在考察不同地区的前兆记录时 ,必须注意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 .
李世愚滕春凯卢振业刘晓红刘绮亮和雪松
关键词:震源物理地震前兆
大理岩的剪切波分裂对差应力变化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1999年
利用DZ95型多通道瞬态波形记录仪和GC-100型工程多波参数分析仪,对山东莱州大理岩进行了剪切波分裂观测研究.通过两组岩样的测量,在带有自然优势定向排列裂缝的岩样在无加载状态下发现剪切波的分裂现象,而带有优势层理走向的完整岩石则在加载到一定程度下才能观测到剪切波的分裂.随着载荷的增加,多数岩样在临近破坏时都记录到剪切波分裂的时间延迟有一个迅速的抬升,但抬升之前的变化过程不同,不同位置的观测结果也大不相同.实验还发现,在一定压力下,即使载荷保持不变或卸载一加载,岩石中剪切波分裂的时间延迟仍然增加,我们称之为“惯性生长”.在实验中,还少量地记录到一些声发射事件,和人工源的效果一样,也可在接收波形中清楚地分辨出剪切波的分裂.
高原李世愚周蕙兰刘晓红刘绮亮刘绮亮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大理岩
岩石破裂中的电声效应被引量:56
1999年
利用16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及三分量声发射换能器对多种岩石样品在单轴压缩及双剪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EM)和声发射(AE)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岩样尺寸和岩石矿物成分对电磁辐射的产生及其特性都有较大影响.EM与AE的关系具有多样性,既有伴随AE出现的EM,还有不伴随AE出现的EM.这表明除微破裂产生的电磁辐射外,可能存在产生电磁辐射的非破裂机制.
郭自强郭子祺钱书清李世愚李世愚刘晓红
关键词:岩石破裂电声效应地震前兆
震源物理实验室20年的历程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震源物理实验室至今已建立20年了。20年来实验室建设和课题研究两个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在设备方面,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GPa液压三轴容器,引进了美国MTS公司的100吨电液伺服试验机。在课题研究方...
郝晋昇李纪汉刘晓红
文献传递
岩石动态与静态杨氏模量的对比测量研究
应用高频脉冲法测量了弹性波在岩石样品中的传播速度从而得出岩石的动态扬氏模量Ed。应用单轴实验测出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用切线法得到岩石的静态杨氏模量Es。用两种测量方法对10种岩石样品测量得到的结果表明Ed/Es,在1...
耿乃光郝晋升李纪汉刘晓红方亚如
文献传递
岩石的波速比与静水压的关系被引量:25
1992年
应用高压容器以油为传压介质对岩石样品施加静水压.在加压过程中应用超声脉冲法测量岩石的纵波速度 V_p 和横波速度 V_s 随压力的变化,从而得到岩石的波速度比 V_p/V_s 与静水压的关系.对15种地壳典型岩石的研究表明,当压力超过200MPa 后,由于 v_p 和 V_s 随压力变化都很小,V_p/V_s 趋于稳定.当压力在200MPa 以下,虽然 v_p 和 V_s 均随压力增加而单调地增加,V_P/V_s与压力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1)V_p/V_s,随压力增加明显地下降;(2)V_p/V_s 随压力增加缓慢地上升:(3)V_p/V_s 随压力增加缓慢地下降;(4)V_p/V_s 随压力增加缓慢地波动.得到的几种岩石在常压下和围压下的波速比的数据,在地壳介质物性参数的研究中具有参考价值.
耿乃光郝晋升李纪汉刘晓红方亚如蔡戴恩
关键词:岩石波速
实验室三分量换能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震模拟实验研究和岩石物性测量的三分量换能器。主要由金属壳体(1)、金属晶片台(2)、三块压电晶体片(3)、(4)、(5)和信号输出屏蔽线(6)、(7)、(8)等组成。三块晶片分别接收三个互相垂直...
刘晓红
文献传递
含障碍体岩石破裂前的波速变化
声脉冲法研究了含障碍体岩石样品破裂前的波速变化。样品为长方形大理岩板,中心镶嵌大理岩、辉长岩、花岗岩或砂岩圆块状障碍体。实验表明,样品破裂时裂纹守过低强度障碍体而绕过高强度障碍休。在第一种场合样品破裂前,障碍体内波速变化...
刘晓红
关键词:岩石破裂障碍体地震前兆波速异常
岩石热开裂声发射m值的变化
对岩石温度变化引起的声发射频度-幅值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所用岩石为济南辉长岩和房山大理岩。由室温加温到600℃再降温到室温。温度变化率为4.6℃/min,7℃/min和14℃/ min。每隔100℃记录一张声发射频度-幅...
李纪汉蔡戴恩方亚如刘晓红郝晋升耿乃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