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成

作品数:40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病毒
  • 9篇源性
  • 9篇冠状
  • 9篇冠状病毒
  • 7篇抗体
  • 5篇猪场
  • 5篇免疫
  • 5篇克隆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引物
  • 4篇新城疫
  • 4篇传染
  • 4篇传染性
  • 3篇毒株
  • 3篇养猪
  • 3篇杂交
  • 3篇杂交瘤
  • 3篇杂交瘤细胞
  • 3篇杂交瘤细胞株

机构

  • 30篇河南科技学院
  • 10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新乡学院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省滨州畜...

作者

  • 39篇刘明成
  • 19篇刘兴友
  • 10篇王丽荣
  • 9篇欧长波
  • 6篇胡建和
  • 5篇魏小兵
  • 4篇赵坤
  • 4篇李任峰
  • 4篇银梅
  • 4篇王秋霞
  • 3篇陈明艳
  • 3篇姜金庆
  • 3篇徐萍
  • 3篇姚四新
  • 3篇徐小博
  • 3篇贺会利
  • 2篇李超英
  • 2篇崔金忠
  • 2篇吴世秀
  • 2篇宋辉

传媒

  • 7篇今日养猪业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青海畜牧兽医...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河南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人工授精时正确的输精时间和次数
2007年
评注(闫之春,美国谷物协会):这是一篇猪场配种员必读的经典综述文章。本文作者Levis博士在最近的世界养猪博览会期间被评为十大养猪大师之一,实属实至名归。在养猪集约化以后,最重要的实用技术之一便是人工授精。虽然每年都开展很多有关改良人工授精技术的生理、生产试验,但Levis博士在本文中明确指出: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其实猪场配种员,如果每天保证2次高质量的查情,在发现第1次静立反射发情后12h做第1次输精,然后只要母猪仍有静立反射,每间隔24h输精,共2 ̄3次就足够了。
刘明成闫之春
关键词:人工授精技术输精时间猪场养猪集约化
鸭源性冠状病毒弱毒株DCV35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株鸭源性冠状病毒弱毒株DCV35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是利用本发明人分离得到的鸭源冠状病毒强毒株IBV ZZ2004(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3842)进行传代致弱,所筛选的致弱毒株DCV35的S1基...
刘兴友陈明艳姚四新欧长波刘明成
文献传递
猪人工授精时正确的输精时间和次数被引量:1
2007年
评注(闫之春,美国谷物协会):这是一篇猪场配种员必读的经典综述文章。本文作者Levis博士在最近的世界养猪博览会期间被评为十大养猪大师之一,实属实至名归。在养猪集约化以后,最重要的实用技术之一便是人工授精。虽然每年都开展很多有关改良人工授精技术的生理、生产试验,Levis博士在本文中明确指出: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其实猪场配种员,如果每天的保证2次高质量的查情,在发现第1次静立反射发情后12h做第1次输精,然后只要母猪仍有静立反射,每间隔24h输精,共2 ̄3次就足够了。
刘明成闫之春
关键词:人工授精技术输精时间猪场养猪集约化
84家猪场的纵向研究:每周配种母猪数的稳定性对母猪群的年生产效率的影响
2007年
猪场经理们经常讲要加强生产管理。对母猪群的管理来说,如何达到预定的“每周配种母猪数”目标,可能是最重要的日常生产管理内容之一,但是不少国内猪场的场长恰恰对这一目标重视不够。本文是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大型生产观察试验。以一年期间内每周配种母猪的头数及其标准差做指标,对84家有390~1491头母猪场进行了研究。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控制图)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猪群的周配种母猪头数差异与配种19周后母猪群所对应的年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每周配种母猪头数变化大的猪场,不仅每头配种母猪每年所提供的断奶仔猪的头数少,而且配种分娩率也低,分娩间隔长,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每周配种母猪的头数由三部分构成:断奶后本周正常发情的母猪+本周配种的后备母猪的头数+本周返情复配母猪的头数。尽管母猪群的繁殖效率受品种、环境、营养饲养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但努力保持每周配种母猪头数的稳定是成本低、通过规划管理措施即可达到的好方法。猪场建成后,尽量避免不断扩群/缩群,保持母猪群体大小的稳定是有益的。猪场经理应该建立自己猪场的每周配种目标和预警线。每个猪场都应根据生产记录,统计出自己猪场经产母猪群的断奶断-配种间隔,以作为制订每周配种目标和预警线的...
刘明成闫之春
关键词:母猪母猪群生产效率经济效率
囊素三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囊素是法氏囊提取物中的一种化学组成已被确定的活性因子,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迄今为止对囊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囊素,作者拟对囊素的化学本质、组织定位、生物学活性、制备方法、含量测定、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明确目前囊素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宋辉徐楠刘明成王艳玲刘兴友
关键词:法氏囊囊素
抗鸭源性冠状病毒ZZ200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抗鸭源性冠状病毒ZZ2004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细胞的融合、筛选和克隆,获得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71杂交瘤细胞株,将筛选到的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注入经产母鼠腹腔,制备出了...
刘兴友刘明成王丽荣
文献传递
猪副嗜血杆菌的诊断被引量:2
2007年
此文是猪副嗜血杆菌主要研究者Simone Oliveira博士对该病最新研究进展做的详尽综述。在每段概要描述了一个诊断方法之后,她都指出了这种方法的主要用途和局限性,全文简明扼要。与国外相似,猪副嗜血杆菌病也是造成我国集约化猪场保育肥育期猪死亡的最主要的病原。临床上,病猪往往出现严重发烧,部分带有关节肿胀和中枢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更为重要的是,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发病很快,确诊和治疗都有困难,要求猪场技术员能在整个群体大量发病之前1~2d就能发现病猪,并对整个猪群采取控制措施。由于已确定的该菌血清型就多达15种,未定型的还有10%以上,不同血清型的发病特点、交叉保护,甚至治疗用药都可能不同,确定自己猪场发病时主要的菌株类型非常重要。在实际诊断和控制这种疾病时,本文综述的各种诊断方法,对商品疫苗和自家苗的制备有重要的意义。
刘明成闫之春
关键词:副嗜血杆菌病集约化猪场治疗用药神经症状关节肿胀
环境中病毒富集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和养殖密度的增大,环境中病毒存在会造成疫病的流行和传播,给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养殖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及时了解养殖环境中病毒情况,需加强致病性病毒的环境监测,形成猪场疾病预警监测机制。作者就环境中的病毒富集和检测方法加以阐述,为进一步完善环境病毒监测预警机制奠定基础。
魏小兵贺会利刘明成勾肖晶闫艺婷刘兴友
关键词:病毒检测
断奶仔猪生产最优化的管理实践
2008年
作为一个养猪工作者,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就是了解目前养猪业的一些研究状况,发现一些能够运用于实际生产的方法。通过实例的研究,该文分析了影响保育猪最优化生产的一些因素。
刘明成李小飞
关键词:仔猪生产断奶养猪业保育猪
IBDV感染对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传染性腔上囊病毒(IBDV)感染家禽过程中,大量外源T细胞迁移到靶器官腔上囊组织,造成家禽严重的免疫抑制,本试验主要为了弄清影响T细胞定向迁移的关键因子。本试验利用IBDV感染SPF鸡动物模型,收集IBDV感染后第1和3天的腔上囊、胸腺和脾组织,利用定量PCR技术来测定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对照组中CCR4、CCR5、CCR6和CCR7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IBDV感染后第1天趋化因子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比第3天高;CXCR4基因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变化明显;同时腔上囊组织中CCR5和CCR7的配体CCL4和CCL19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结果表明,CCR5/CCL4、CCR7/CCL19轴可能参与T细胞迁移至腔上囊的过程,从而对IBDV的致病性产生重要作用。
欧长波王秋霞张艳红黄明月余燕马金友魏小兵刘明成刘兴友
关键词:T细胞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