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宝庆

作品数:40 被引量:27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蒜油
  • 9篇大蒜
  • 9篇大蒜油
  • 8篇糊精
  • 8篇包合
  • 7篇药动学
  • 7篇给药
  • 7篇包合物
  • 6篇血药
  • 6篇血药浓度
  • 6篇药浓度
  • 6篇药物
  • 6篇个体化给药
  • 5篇地高辛
  • 5篇药代
  • 5篇药代动力学
  • 5篇环糊精
  • 5篇Β-环糊精
  • 5篇Β-环糊精包...
  • 4篇地平

机构

  • 39篇沈阳军区总医...
  • 6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沈阳市康乐制...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40篇刘宝庆
  • 23篇夏东亚
  • 15篇隋因
  • 10篇颜鸣
  • 8篇何进
  • 8篇赵庆春
  • 6篇毕殿洲
  • 5篇郭涛
  • 4篇何力
  • 4篇王旭东
  • 4篇刘际清
  • 3篇唐云彪
  • 3篇刘龙
  • 3篇向军
  • 2篇张美侠
  • 2篇陈琳
  • 2篇伍秋生
  • 2篇胡小玲
  • 2篇张美霞
  • 2篇蒋苓

传媒

  • 11篇沈阳部队医药
  • 7篇中国医院药学...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中草药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师
  • 1篇沈阳药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9篇1997
  • 5篇1996
  • 7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4
  • 1篇198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扶康、大蒜素、大蒜油注射液对深部真菌的抑杀作用被引量:72
2000年
进行了大扶康、大蒜素、大蒜油注射液抗深部真菌药效学的研究 ,采用沙氏培养基倍比稀释法观察不同接菌量、不同培养时间对药物最小抑菌浓度 (MIC)、最小杀菌浓度 (MBC)的影响 .用1× 10 5cfu/ /mL的接菌量 ,测定了大扶康、大蒜素、大蒜油注射液对 6 5株 (临床分离和标准菌株 )深部真菌的MIC50 、MIC90 、MBC50 、MBC90 .结果显示大扶康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而对其它真菌无抑制作用和杀灭作用 .大蒜素、大蒜油注射液对所有真菌均有抑、杀作用 ,说明他们具有广谱抑、杀真菌的作用特点 .提示 :临床在不明确的严重真菌感染时 。
颜鸣郭涛张美侠刘宝庆侯晓娜戴华
关键词:大扶康大蒜素大蒜油注射液深部真菌
硝苯地平注射液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苯地平注射液,属于钙拮抗剂,是由硝苯地平、聚乙烯吡咯烷酮、注射用乙醇按配方的比例经配制而成。其经临床证明对适应症的有效率为100%、疗效非常满意、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缓解,没发生低血压、心绞痛及心功不全的...
颜鸣刘宝庆刘际清
文献传递
大蒜油注射液抗真菌药效学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为探讨大蒜油注射液的抗真菌效果,采用沙堡氏葡萄糖琼脂基和沙堡氏液基两种培养基,以二倍稀释法测定5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其结果相近.对白色念珠菌敏感性最强,对热带念珠菌敏感性较强,对新型隐球菌、烟曲霉菌和毛霉菌敏感性次之.大蒜油、大蒜素和大蒜油注射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12.5μg/ml,对热带念珠菌均为50μg/ml,对烟曲霉菌分别为25μg/ml、25μg/ml、12.5μg/ml。
颜鸣张美侠刘宝庆
关键词:药效学研究白色念球菌烟曲霉菌新型隐球菌MBC最小杀菌浓度
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抗深部真菌作用被引量:14
1998年
大蒜油和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提取液对7个菌属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相同,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表现为延长生长的迟缓期,低浓度抑菌。
何进何力张美霞刘宝庆毕殿洲
关键词: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抗真菌作用深部真菌
大蒜油及其包合物小肠吸收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为探讨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吸收情况,以大蒜油为测定指标,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的方法,对大蒜油及其包合物的小肠吸收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大蒜油或包合物在体小肠循环2.5h的吸收速度常数(Ka)分别为0.9665 h^(-1)和0.2568 h^(-1),吸收半衰期(t1/2)分别为43.13min和2.65h,吸收率分别为94.87%和51.05%,包合物经小肠循环6h吸收率接近80%。吸收曲线表明,包合物比大蒜油的吸收缓慢平稳持久。组织学检查表明,包合物能明显降低大蒜油对肠道的刺激性和毒性。
何进何力宋福林刘宝庆
关键词:Β-环糊精包合物大蒜油小肠吸收组织学检查刺激性
6574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通过对本院1988年至2003年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PIA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3884例患者的6574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74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5—2.0μ·L^-1内的她676例次,占71.1%;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0.5μ·L^-1)的共1106次,占16.8%;高于治疗浓度上限(〉2.0μ·L^-1)的共792例次,占12.1%。性别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随年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说明本院应用地高辛基本合理。对高龄患者应适当减少地高辛剂量。
夏东亚郭涛蒋苓赵庆春刘宝庆
关键词:地高辛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苯地平光解产物及硝苯地平注射液含量被引量:1
1994年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苯地平光解产物及硝苯地平注射液含量夏东亚,刘宝庆,颜鸣,隋因,陈琳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110015硝苯地平(nifedipine,NFDP)为钙拮抗药,遇光不稳定,极易光解,主要光解产物4-(2-亚硝基苯基)-2,6-二甲基-3,...
夏东亚刘宝庆颜鸣隋因陈琳
关键词:硝苯地平高效液相色谱针剂
微机预测庆大霉素的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用微机预测呼吸系统感染病人庆大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用FPIA法测定庆大霉素血药浓度。26例病人预测的个体化剂量为120±20mg,预测的峰、谷浓度分别为8.41±0.94μg/ml和0.38±0.29μg/ml,与实测值8.01±1.97μg/ml和0.34±0.36μg/m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Bayesian两点法估算的药动学参数为:消除t_(1/2) 2.68±0.88h,Vd0.2733±0.0594L/kg,总清除率75.19±19.90ml/h.kg。
夏东亚王旭东刘宝庆何力
关键词:庆大霉素个体化给药药物动力学
硝苯地平注射液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对硝苯地平注射液的配方、制剂稳定性、质量控制、急性毒性和药效学进行了研究。本品 LD_(50)为4.6mg/kg。硝苯地平能明显地降低麻醉犬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排血量,降低总外周阻力。本文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硝苯地平注射液含量,用高效液相测定亚硝基光解物。本品在室温下避光放置1年,各项指标没有发现异常变化。
颜鸣刘宝庆刘际清夏东亚刘健隋因高昕
关键词:制剂稳定性
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521例肾移植后环孢素A全血浓度3275次被引量:9
1997年
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 ,提出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方法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CsA全血浓度 ,对521例病人监测3275次 ,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表现分组比较。结果肾移植后<1 ,、1~3、3~6、6~12个月、1~2和>2年的CsA全血谷浓度的理想治疗窗应分别为250~450、200~400、150~300、100~250、100~200和100~180μg/L。结论CsA全血浓度在上述范围内 。
夏东亚赵庆春刘宝庆向军刘龙伍秋生
关键词:肾移植环孢素A全血浓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