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星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泥
  • 2篇生物转盘
  • 2篇污水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消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物
  • 1篇预处理
  • 1篇溶胞
  • 1篇溶解性有机物
  • 1篇生物气
  • 1篇生物相
  • 1篇生物转盘处理
  • 1篇剩余污泥
  • 1篇剩余污泥厌氧...
  • 1篇水处理
  • 1篇填料
  • 1篇曝气
  • 1篇曝气池
  • 1篇转盘

机构

  • 6篇南开大学
  • 1篇生物技术公司

作者

  • 6篇刘宇星
  • 5篇刘东方
  • 4篇于洁
  • 4篇李克勋
  • 3篇唐云鹭
  • 2篇张忠品
  • 2篇陈瑞萍
  • 2篇王进
  • 1篇白思琴
  • 1篇贾建辉
  • 1篇张嵩涛
  • 1篇陶芸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声波与过氧化氢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方法
一种超声波与过氧化氢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经重力浓缩,之后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快速搅拌后将污泥送入超声波反应器中进行超声处理。经过超声波和过氧化氢...
李克勋刘东方刘宇星王进
文献传递
填料-生物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传统生物转盘启动慢、挂膜性能差、水力停留时间长等缺点,采用英国某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新型填料复合式生物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考察水力停留时间、转盘转速、有机负荷等因素对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生物转盘启动快,微生物相变化明显,微生物量大,挂膜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有机负荷大幅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二级转笼处有机负荷相对较低,溶解氧高,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均比一级转笼多;该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的最优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最佳转速为12.4 r/min,较传统生物转盘污水处理量大,且污水COD去除率高达97%,大大降低运行能耗,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唐云鹭刘东方于洁王进刘宇星Jeremy BiddleGarry Hoyland
关键词:填料转盘转速微生物相
探究新型生物转盘—A^2/O联用系统的可行性被引量:3
2014年
创新设计了一个污水处理组合工艺——生物转盘(RBC)—A2/O联用系统,并对新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新工艺针对生物转盘处理量小但处理高效的特点,创新将其作为预处理工艺,再联合A2/O工艺对后期废水做进一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转盘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0.4 h时,其生物膜中形成了可观的微生物菌落规模,生物转盘对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9.40%、5.65%、23.42%,有效地减轻了后续工艺的负担。新工艺对COD、TP、TN的整体去除率分别达到95.26%、96.95%、61.22%,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新工艺的可行性。新工艺解决了单独采用生物转盘时处理量小等问题,也为大规模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白思琴刘东方刘宇星唐云鹭于洁张嵩涛李克勋
关键词:生物转盘O预处理
旁路微氧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2012年
通过对旁路微氧污泥减量技术中好氧污泥在微氧池中的减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污泥减量效果与微氧池的污泥浓度(MLSS)、好氧污泥与厌氧污泥的比例(α)、微氧池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微氧池的污泥停留时间有关。当微氧池的α=2∶8、MLSS为10 000 mg/L时,减量效果最佳;通过不同MLSS和不同α值两组试验,得出在最佳值时的减量率分别为19.15%和19.61%。低ORP值条件下微氧池污泥颗粒细碎,中位粒径为20.24μm,而好氧污泥的中位粒径为32.18μm。同时,混合液中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含量明显增加。该工艺使污泥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内源呼吸和EPS的离解释放,从而实现了污泥减量。
张忠品李克勋刘东方刘宇星于洁贾建辉陶芸陈瑞萍
关键词:污泥浓度
旁路微氧污泥减量技术研究——曝气池中微氧处理污泥转化过程研究
随着我国污水水量的增长,剩余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其数量也日益增多。剩余污泥的减量处理具有降低二次污染、减轻污泥后续处置压力等重要意义,因此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OSA工艺进行改造,创新设计了旁...
刘宇星
关键词:曝气池污水处理
文献传递
旁路微氧池污泥停留时间对污泥减量化的影响
2013年
研究了新型工艺——侧流式旁路微氧污泥减量工艺在不同微氧污泥停留时间下的污泥减量效果,监测了COD去除率、污泥产率和污泥性能的变化,并探索了微氧污泥回流后曝气池内兼性菌溶胞过程。结果表明,新工艺COD去除率高于传统工艺,但随停留时间延长而降低,微氧污泥停留3 d时高达93.59%,11 d时降至89.25%;新工艺表观污泥产率(MLSS/COD)低于传统工艺,其降幅随停留时间延长而增大,停留时间由3 d延长到11 d,降幅由50.14%升到58.59%;回流后第4小时,曝气池内COD骤然上升,MLSS和MLVSS都大幅度增加,推断此时为曝气池内兼性菌大量溶胞时间点;新工艺SVI值低于传统工艺,MLVSS/MLSS值高于传统工艺,改善了污泥沉降性能,提高了污泥活性。综合考虑COD去除率和污泥产率等方面后,确定新工艺微氧池的最佳污泥停留时间为3 d。
刘宇星刘东方张忠品唐云鹭于洁陈瑞萍李克勋
关键词:污泥减量微氧污泥产率溶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