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厚林

作品数:387 被引量:2,100H指数:2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6篇期刊文章
  • 57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8篇机械工程
  • 46篇农业科学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水利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理学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7篇离心泵
  • 60篇数值模拟
  • 60篇值模拟
  • 46篇叶轮
  • 36篇水力
  • 28篇压力脉动
  • 27篇地铁
  • 23篇空化
  • 20篇振动
  • 18篇水力设计
  • 15篇地铁车辆
  • 15篇噪声
  • 15篇水泵
  • 14篇泵站
  • 13篇两相流
  • 13篇城轨车
  • 12篇导叶
  • 11篇水力性能
  • 11篇流固耦合
  • 11篇固液两相流

机构

  • 297篇江苏大学
  • 75篇中国南车集团...
  • 12篇江苏大学镇江...
  • 11篇江苏理工大学
  • 8篇江苏振华泵业...
  • 7篇扬州大学
  • 6篇苏州工业职业...
  • 5篇东南大学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5篇中国航发西安...
  • 4篇泰州学院
  • 4篇江苏振华海科...
  • 3篇黄河水利科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新乡航空工业...
  • 3篇扬州长江水泵...
  • 3篇江苏永一泵业...
  • 3篇君禾泵业股份...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387篇刘厚林
  • 121篇谈明高
  • 72篇吴贤芳
  • 67篇王凯
  • 65篇王勇
  • 60篇董亮
  • 58篇袁寿其
  • 52篇施卫东
  • 21篇关醒凡
  • 18篇杨国纪
  • 18篇岳译新
  • 17篇刘永强
  • 17篇孔繁余
  • 12篇马皓晨
  • 12篇苏柯
  • 10篇丁剑
  • 10篇袁建平
  • 10篇任芸
  • 9篇代翠
  • 9篇谢红兵

传媒

  • 44篇排灌机械工程...
  • 4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4篇流体机械
  • 24篇中国农村水利...
  • 24篇农业机械学报
  • 20篇排灌机械
  • 19篇水泵技术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水电能源科学
  • 12篇电力机车与城...
  • 9篇农机化研究
  • 7篇振动与冲击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5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通用机械
  • 2篇技术与市场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8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6篇2019
  • 14篇2018
  • 22篇2017
  • 16篇2016
  • 37篇2015
  • 29篇2014
  • 29篇2013
  • 31篇2012
  • 24篇2011
  • 11篇2010
  • 19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15篇2006
  • 9篇2005
3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系统分析及选型建议被引量:12
2009年
介绍地铁车辆采用的两种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可操作性能和疏散能力等方面对两种紧急疏散门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选型建议。
胡桂明杨海通刘厚林
关键词:地铁车辆
转速和初始压力对液力减速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转速和初始压力对液力减速器性能的影响,调节变频器使减速器恒定在800~1 200r/min范围内的5种转速下运转,而在每一恒定转速下控制球阀开度使初始压力维持在0.01~0.1MPa范围内的7种压力时,测得不同转速和初始压力下制动转矩,并观察空化演进过程。研究发现,泵轮背面靠近外缘位置最先出现空泡;保持腔内初始压力恒定时,转速越高制动转矩越大;保持转速恒定时,未发生空化情况下,压力的变化对于制动转矩影响较小,而一旦发生空化,制动转矩随初始压力减小而急剧降低。结合制动转矩和空化特性,提出了液力减速器空化程度的判定准侧:以转矩变化率2.0%为界,将转矩变化率小于2.0%判定为未空化阶段;转矩变化率大于等于2.0%为空化(发展)阶段。
赵宇琪董亮刘厚林肖佳伟明加意
关键词:液力减速器转速空化
混流泵内压力脉动测量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以比转速为336的某导叶式混流泵为例,沿流体流动方向在泵进口、叶轮出口、导叶出口、泵出口4个位置设置监测点,对比了0.6Q_d、0.8Q_d、Q_d、1.2Q_d、1.4Q_d(Q_d为设计流量)5种工况下的压力脉动情况。结果表明,泵进口和泵出口压力脉动幅值较低,导叶进口处脉动幅值最高,且小流量工况较大流量工况脉动剧烈,小流量工况下,泵内运行不稳定,出现回流、漩涡等,引起复杂、无规律的压力脉动;各工况下,泵进口处在叶频到7倍轴频范围内均出现了较为紊乱的脉动;与设计工况相比,非设计工况的脉动情况更为复杂。
王勇吕云吴贤芳刘厚林
关键词:混流泵压力脉动水力性能
双流道叶轮的设计方法被引量:30
1999年
系统地论述了双流道叶轮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用速度系数法设计轴面图时的系数值。
刘厚林关醒凡李幼康
关键词:叶轮轴面图截面图无堵塞泵
离心泵叶轮进口空化形态的试验测量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离心泵叶轮进口部分的空化形态,以一台中等比转数离心泵为对象,在泵进口管路上增加全透明水箱,基于泵产品智能测试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在离心泵闭式试验台上对3种不同流量下叶轮进口的空化形态进行可视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空泡首先在模型泵叶片背面进口边附近初生,空泡的产生位置因运行工况不同而变化;随着装置空化余量NPSHa的下降,多个叶片背面有空泡产生,并随着叶轮的转动,呈现明显的初生、生长和溃灭的动态过程;当泵扬程下降较大时,空泡的分布随叶轮转动变化不大,且靠后盖板一侧的空泡分布小于靠前盖板一侧。
王勇刘厚林王健吴贤芳刘东喜
关键词:离心泵空化叶轮进口
我国泵CAD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被引量:38
2002年
综述了我国泵CAD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特点 ,分析了我国泵CAD技术的不足点 ,指出了新世纪我国泵CAD技术将向三维实体造型、CAM和CFD技术相结合、结构设计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刘厚林关醒凡施卫东杨敬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力设计CAD
双叶片离心泵内动静干涉的三维PIV测量被引量:10
2012年
为研究叶轮与蜗壳的动静干涉作用,采用三维PIV对一双叶片离心泵最优工况下叶轮流道内3个截面内的流动进行了测量,每个截面内测量9个叶片位置.结果表明:随着叶片与隔舌距离的不同,叶轮流道内的相对速度场和轴向速度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叶片在隔舌与蜗壳1断面间时,流道内的流量最小,相对速度场分布最为均匀;在前盖板附近吸力面的流道出口出现了低速区,形成了射流-尾迹结构,并在流道进口发现较强的轴向速度;当叶片随着旋转方向远离隔舌时,流道内的流量逐渐增大,在叶片压力面进口出现了流动分离并产生了旋涡,而流道出口的相对速度变得平稳,同时流道进口的轴向速度减弱;当叶片随着旋转方向靠近隔舌时,叶轮流道内的流量逐渐减小,流道进口的旋涡减弱并消失,流道出口的压力面附近相对速度降低,吸力面附近的相对速度增大,同时流道进口的轴向速度继续减弱.
刘厚林杨东升谈明高王凯庄宿国
关键词:旋涡
叶片进口修圆对斜流泵性能影响的CFD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选取一台比转速为425的斜流泵为研究对象,研究叶片进口修圆对斜流泵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叶片工作面、背面进口修圆和无修圆2种叶轮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ICEM进行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划分,最后基于Ansys CFX 15.0对2种方案进行CFD定常计算,得到了模型泵设计工况下的外特性以及内部流动信息。依据CFD计算结果分析了叶片进口修圆对斜流泵性能的影响。性能预测结果表明叶片进口处修圆会使模型泵的扬程降低1.6%,效率降低0.8%。内流分析结果表明叶片进口修圆后可以改善叶片进口处的压力和速度分布,但容易导致在叶顶间隙处出现强漩涡,从而使泵性能下降。
朱文瑞吴贤芳黄从兵刘厚林吕云
关键词:斜流泵水力性能数值模拟
无堵塞双流道式叶轮的CAD设计被引量:16
2000年
在对现有双流道式叶轮水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 ,给出了用速度系数法设计轴面图时的各系数值 ,提出了新的平面图流道中线方程、外流道曲线方程以及流道中线截面面积变化规律。本文最后还给出了设计实例和试验结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
刘厚林关醒凡李幼康张立群
关键词:CAD设计轴面图
基于流场计算的离心泵性能预测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简述了基于流场计算法预测离心泵能量性能的研究现状。为了详细研究各种基于流场计算进行离心泵性能预测方法的精度,采用RANS定常数值计算、RANS非定常数值计算和大涡模拟分别对2台不同比转速的离心泵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预测了2台离心泵的外特性并将各模型扬程和效率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做了详细比较。同时对非定常流场计算所需要的周期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泵非定常数值计算至少要进行5个周期的计算才能获得稳定的预测结果;离心泵能量性能的脉动周期与叶频相同;RANS非定常数值计算与LES模拟的外特性平均预测精度基本相同,都高于RANS定常数值计算的外特性预测精度。
谈明高刘厚林吴贤芳王凯董亮
关键词:离心泵流场计算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