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娜

作品数:21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青光
  • 12篇青光眼
  • 11篇眼压
  • 8篇正常眼
  • 6篇正常眼压
  • 6篇正常眼压性
  • 6篇正常眼压性青...
  • 5篇原发性
  • 4篇眼压计
  • 4篇视盘
  • 4篇开角型
  • 3篇原发性开角型
  • 3篇神经纤维
  • 3篇神经纤维层
  • 3篇视盘出血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神经
  • 3篇视网膜神经纤...
  • 3篇网膜
  • 3篇开角型青光眼

机构

  • 18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锦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8篇刘丽娜
  • 15篇乔荣华
  • 11篇李梅
  • 10篇王捷
  • 10篇潘英姿
  • 9篇才瑜
  • 7篇任泽钦
  • 7篇李美玉
  • 6篇方圆
  • 2篇傅培
  • 2篇晏晓明
  • 2篇沈亚云
  • 2篇李晓宇
  • 1篇朱赛楠
  • 1篇袁幽
  • 1篇范芸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光眼中央暗点型视野损害特点分析
2005年
目的 探讨发生于青光眼的中央暗点所具备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非对照的研究。从青光眼患者的视野资料当中筛选中央暗点 ,分析暗点的形态和分布特点、进展情况、受累眼的视力以及相应的眼底改变 ,计算其在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中所占的比率 ,比较该型视野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阶段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发生于青光眼的中央暗点是以水平径线为界的半侧性中央暗点 ,在进展过程中也不跨越该界线 ,而是在同侧扩大加深 ,水平径线侧边界平直 ;在上方视野的发生多于下方视野 ;对视力无明显影响 ;通过存档的彩色立体眼底相片可查见局限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 ,其位置邻近盘斑束。在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当中 ,中央暗点约占 10 5 %。中央暗点可发生于多种类型的青光眼 ,其中 ,三种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NPG) 15 9%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7 5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 5 2 %。在NPG当中的发生率高于高眼压性青光眼 (POAG或PACG)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OAG与PACG的发生率则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发生于青光眼的中央暗点具有自身特征 ,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跨越水平径线 ,可与其他疾病所致的中央暗点相鉴别 ;
乔荣华任泽钦刘丽娜潘英姿李梅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OA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力
HRT-Ⅱ指标体系的分析及其在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应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正常眼压青光眼 (NPG)患者HRT -Ⅱ检查的临床特征 ,分析HRT -Ⅱ视乳头立体测量指标的变量分类、相互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 ,评价不同指标的诊断性能 ,简化指标体系。方法 对两组NPG患者 (5 3例 )和一组正常受试者 (2 2例 )进行HRT -Ⅱ检查 ,对HRT -Ⅱ推荐的盘沿面积 (RA )、盘沿容积 (RV )、视杯形状测度 (CSM )、轮廓线高度变异 (HVC)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 (RNFLT)等 5项指标和本文提出的视杯容积指数 (CVI)及其有关的视杯容积 (CV )、视盘面积 (DA)和视杯平均深度 (MCD)等 4项指标进行分组间和指标间的比较 ,对指标体系及其正常范围做临床病理意义和正态分布理论的分析 ,对不同指标做诊断性能的评价。结果 NPG组在CSM、RA、RNFLT、RV、MCD、CV和CVI上与正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F =10 0 0~ 3 7 77) ,其中CSM、RA、RV、MCD和CVI的差异出现于早期患者组 (P <0 0 5 ,Q =3 5 0或P <0 0 1,Q =4 13~ 12 2 1)。各指标在变量关系上被分为基础变量和导出变量 ,在临床意义上除视盘面积可视作双侧指标外 ,其余指标均为单侧有意义指标 ,仪器提供的“正常范围”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 0 3 173和 0 15 86。CVI是一包含 5个变量的复合指标 ,其诊断性能仅次于CSM。结论 NPG患者在HRT -
任泽钦乔荣华刘丽娜
关键词:HRTRA正常眼CSM眼压
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相关临床特点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open angleglaucoma ,POAG)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normaltensionglaucoma,NTG)的弥漫性及局限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retinalneverfiberlayerdefect,RNFLD)的分布及相关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对立体眼底像的观察 ,明确 81例POAG及 70例NTG的RNFLD类型 ,分析弥漫性及局限性RNFLD在两型青光眼中的分布 ,比较两型RNFLD患者未治疗的最高眼压及视盘出血发生比例的不同。结果  81例POAG中 ,78例出现RNFLD ,其中弥漫性RNFLD 5 0例 ,局限性RNFLD 2 8例。 70例NTG中 ,弥漫性RNFLD 2 7例 ,局限性RNFLD 43例 ,两型青光眼的RNFLD的分布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 =9 6 3,P <0 0 1)。POAG中弥漫性RNFLD组与局限性RNFLD组的眼压分别为 (2 8 78± 5 41)mmHg(1mmHg =0 133kPa)及 (2 6 2 1± 5 15 )mmHg ,差异有显著性 (t=2 0 4,P <0 0 5 ) ;NTG中弥漫性RNFLD组与局限性RNFLD组的眼压分别为 (19 19± 1 90 )mmHg及 (17 79± 1 95 )mmHg ,差异有显著性 (t =2 94,P <0 0 5 )。视盘出血发生比例 ,POAG组为10 / 78,NTG组为 18/ 70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0 ,P <0 0 5 ) ;POAG组中弥漫性RNFLD为 3/ 5 0 ,局限性RNFLD为 7/ 2 8,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2 2 ,P
李梅李美玉傅培刘丽娜王捷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眼内压视盘出血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出血与局限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出血与局限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RNFL D)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83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视盘出血的累计发生频度及其在视盘上的分布 ,观察彩色立体眼底像中同一象限内的视盘出血和视盘旁局限性 RNFL D的毗邻关系及视盘出血发生之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化。 结果  (1)视盘出血在视盘上分布 :83人中 2 9人 (34.94 % ) ,33只眼有出血的记录 ,累计 5 8眼次 ,其中颞下方 39眼次、颞上方 14眼次、其他象限 5眼次。 (2 )立体眼底像中同一象限内视盘出血与视盘旁 RNFL D的毗邻关系 :在可获得的立体眼底像中有 2 3眼次 (15人 16只眼 )视盘出血在同一象限内存在楔形 RNFL D,其中 2 2眼次出血位于视盘旁楔形 RNFL D的边界附近。 (3)视盘出血发生后相对应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化 :2 4眼次出血 (2 0人 2 1只眼 )出血当时及出血 2年以后的眼底像保存完整。随访像中原 19眼次视盘出血 (均位于颞下或颞上 )相对应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发生变化 ,其中由无缺损到出现宽窄不一的楔形缺损者 7眼次 ,原视盘出血毗邻的局限性 RNFL D扩展者 12眼次。其它 5眼次视盘出血 (颞上、颞下各 1眼次 ,其他象限 3眼次 )随访中相对应处无明显局限性 RNFL D出现。 结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
李梅李美玉任泽钦潘英姿乔荣华沈亚云刘丽娜王捷
关键词:视盘出血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底象限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视盘分区指标改变与视野改变间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Ⅱ型(HRT-Ⅱ)检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视盘分区指标改变及其与HFA-Ⅱ视野改变间的关系。方法26例(51只眼)NTG患者分别接受HRT-Ⅱ视盘立体测量与HFA-Ⅱ中央视野30-2阈值检测。观察患者上、下半侧视野损害与视盘颞上、颞下分区间损害程度的部位对应关系,比较视野早期损害组(EP)与视野损害前期组(PP)间视盘整体与视盘分区内视杯形状测度(CSM)、盘沿面积(RA)、盘沿容积(RV)、视杯平均深度(MCD)及笔者提出的视杯容积指数(CVI)共计5项视盘指标的差异,分析视盘对应分区内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与各自视野指数(MD)间的相关性。结果视盘分区与半侧视野间损害程度的部位对应关系中,CVI、RA、RV、CSM及MCD5项指标的对应率依次为92.68%、87.80%、82.93%、63.41%及53.66%;CVI、RA及RV3项与CSM和MCD2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前期组和早期损害组的MD分别为(-0.0960±1.1920)dB和(-2.4070±1.1370)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盘分区内各项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视盘整体内各项指标的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5项视盘指标中仅CSM与MD呈负相关(r=-0.3002,P<0.05),RA与MD呈正相关(r=0.3105,P<0.05),但相关程度均较弱。结论对于NTG患者的早期视野损害,视盘颞上或颞下分区内CSM、RA、RV、MCD及CVI5项指标比视盘整体内相应指标有更灵敏的提示作用。临床上应用HRT-Ⅱ检查视盘分区指标,与两种视野检查结果结合及比照有助于NTG的早期诊断。(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04-208)
任泽钦乔荣华刘丽娜
关键词:视盘视野检查法青光眼体层摄影术
动态轮廓眼压计在正常人群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方圆潘英姿乔荣华李梅才瑜刘丽娜
动态轮廓眼压计在正常人群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动态轮廓眼压计(DCT)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寻找DCT眼压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DCT所测眼压脉动振幅(OPA)与DCT眼压值、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屈光力(CCV)、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正常人60例60眼的DCT眼压、GAT眼压、CCT、CCV、AL、ACD以及HR、SBP、DBP等指标,比较GAT、DCT2种眼压计测量的相关性及DCT测量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DCT与GAT所测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6.04±2.57)mmHg和(14.20±2.93)mmHg。DCT眼压值较GAT眼压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4,P<0.01)。DCT眼压值与GAT眼压值呈正相关(r=0.684,P<0.01)。DCT眼压值与CCT不相关(r=0.212,P=0.105),GAT眼压值与CCT呈正相关(r=0.291,P=0.024)。60例正常人的OPA均值为(2.50±0.89)mmHg,OPA与年龄、DCT眼压值、CCT、SBP、DBP、HR均不相关(P>0.05),与CCV呈正相关(r=0.343,P=0.007)。结论在正常人群中DCT眼压值与GAT眼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DCT的眼压测量值不受CCT、CCV等因素的影响。DCT眼压值、CCT、SBP、DBP、HR等对OPA无明显影响。
方圆潘英姿乔荣华李梅才瑜刘丽娜
关键词:动态轮廓眼压计GOLDMANN压平眼压计眼压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单侧视盘出血眼的特点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单侧视盘出血(DH)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出血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单侧DH的NTG患者双眼间差异,观察指标包括眼压,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视盘的面积、横径、纵径、横径/纵径,视盘的整体参数和DH所在区域的分区参数,视盘旁脉络膜萎缩灶B区(PPA)的发生率、面积、范围、最大宽度等。视盘而积及其他整体和分区参数通过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Ⅱ型(HRT—Ⅱ)测量获得,视盘的横径、纵径及PPA系列参数则通过使用计算机Image—pro plus6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视柱的HRT—Ⅱ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所得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归分析。结果DH组视盘的纵径较对侧组长(P〈0.叭),横径/纵径较对侧小(P=0.017),PPA的发牛牢较埘侧高(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H组视盘整体参数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G—MRNFLT)、轮廓线高度变异(G—HVC)较对侧小(P值分别为0.028、0.047),视杯形态测量(G—csu)较对侧组大(P=0.047),盘沿面积(G—RA)、盘沿体积(G—RV)与对侧组无明显差异;分区参数的S-RA、S-RV、S—MRNFLT较对侧组小(P值分别为0.033、0.01、0.008),S-CSM较对侧大(P=0.021),S-HVC与对侧无明显差别。两组在角膜厚度、屈光度、眼压、PPA的面积、范围、最大宽度方而无明显差异。将视盘面积、屈光度、G—RA、G—MRNFI。T、G—CSM、横径/纵径、B区弧度范围进行多因素吲归分析,横径/纵径为与视盘出血相关的独立因素(P=0.032,OR〈0.001:〈0.001~0.35);将视盘面积、屈光度、S-RA、S—MRNFLT、S—CSM、横径/纵径、B区弧度范围进行回归分析,横径/纵径及S-MRNFLT是与视盘出血相关的因素(S-MRNFLT:P=0.019,OR〈0.001:〈0.001~0.154;横径/纵径:P=0.02,OR〈0.001�
李梅才瑜潘英姿乔荣华方圆刘丽娜王捷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出血HRT视盘形态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眼压与视野间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normalpressureglaucoma ,NPG)的眼压、视野和相互关系。方法 :分析 98例新诊断NPG患者的眼压曲线和视野状态。结果 :眼压曲线呈单峰式波动 ,双眼对称 ,总体平均水平位于 16mmHg上下 ,波动幅度 <2mmHg。患者男性眼压均值右眼为15 70± 2 5 7mmHg、左眼为 15 46± 2 %41mmHg ,女性右眼为 16 5 2± 1 97mmHg、左眼为 16 45± 2 0 1mmHg ,眼压与年龄相关不显著 (P >0 0 5 )。患者各相应年龄组的眼压均高于正常老年人 (分别P <0 0 2 ,P <0 0 1,P <0 0 0 1)。在 98例患者 196眼的视野中 ,5 2例患者为单眼损害 ,14 4眼的视野损害在损害形态和部位上与眼压升高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hp -POAG)相符合 ,但旁中心损害侵入中心固视区者约占 2 2 2 2 %。在两眼视野损害相对轻重的划分中 ,视野损害不同分级状态下眼压的平均值、最高值和波动差二者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2 ) ,单侧视野损害患者患眼与对侧眼眼压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同侧视野损害较重且眼压较高眼数的构成比最大 ,约占 5 5 1%(P <0 0 1)。结论 :NPG患者的眼压状态在单值水平、波动幅度和双眼对称性上均与一般群体生理眼压相一致 ,但平均眼压高于年龄可比的正常老年人。视野损害特征与hp -POAG相符合 ,
任泽钦李美玉乔荣华刘丽娜王捷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压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视乳头结构改变的研究
才瑜潘英姿李梅乔荣华刘丽娜王捷方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