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一琳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竹建筑
  • 1篇农村
  • 1篇住房
  • 1篇住区
  • 1篇务实
  • 1篇务实创新
  • 1篇课程
  • 1篇课程体系
  • 1篇教学
  • 1篇材料特性
  • 1篇城乡
  • 1篇城乡住房

机构

  • 3篇湖南大学
  • 1篇中机国际工程...

作者

  • 3篇刘一琳
  • 2篇卢健松
  • 1篇徐峰
  • 1篇向辉
  • 1篇姜敏

传媒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住区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当代南方拱形大跨竹建筑的演变及应用拓展
现代建筑中,建筑师忽略传统材料,逐步丧失自己的地域特色。建筑材料的不合理选择成为建筑污染环境、耗费能源的主要源由。  基于此背景,研究本土建筑形式及环保建材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南方拱形大跨竹建筑采用中国南方盛产的毛竹,环保...
刘一琳
关键词:竹建筑材料特性
文献传递
务实创新——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住房与社区发展教学的思考
2014年
本文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住房与社区发展的教学为例,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其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组织思路,并进一步研究了基本能力培养与特色课程建设、学习兴趣培养、市场环境变化、专业差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强城乡住房与社区发展教学的专门研究,建构明确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居住建筑与住区规划设计类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我国城乡住房及人居环境的良性发展。
卢健松刘一琳姜敏向辉
关键词:课程体系
中国南方拱形大跨竹建筑的特征及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本研究旨在研究工匠自发营造的当代大跨竹结构,为竹结构建筑的设计营建提供依据。通过实地测绘以及工匠访谈,对中国当代大跨竹建筑的演化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当代竹建筑由梁柱体系向竹拱与梁架体系并用的演化过程。此外,对拱形大跨竹建筑的构件名称进行详细标注;对其建造流程,构造节点以及节点的优化方式进行了研究;并与工匠们一道,在长沙铜官镇彩陶源村村委会的茶亭建造过程中实践了节点优化的建造实验。
卢健松刘一琳徐峰
关键词:农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