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公共性
  • 2篇民生
  • 1篇意蕴
  • 1篇优秀传统文化
  • 1篇哲学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儒学
  • 1篇儒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关系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视域
  • 1篇主义
  • 1篇主义核心价值...
  • 1篇文化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 1篇民生观

机构

  • 5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冯波
  • 2篇刘欣然
  • 1篇周志山

传媒

  • 2篇沧桑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传承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马克思公共民生观探析
2011年
马克思的民生观是公共民生观。马克思视野中人的本质、人的意义是现实的、具体的、生成性的。从根本上说,人是一个公共性的存在物,公共性是人的内在规定性和品质。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公共性的人,他们的需求是民生的起点,共同体是民生的解决场域,公共实践是民生问题的解决方式。
冯波
关键词:民生公共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儒学会通之再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儒学是中国两千多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堪称跨世纪的战略问题。近年来,有关两者关系的"融合说"已经成了理论界的共识,然而二者将如何融合成为新的理论焦点。本文就二者融合的前提条件、内在相通性以及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作粗浅的论述。
刘欣然冯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儒学会通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公共性意蕴被引量:17
2011年
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关系本质,蕴含着一种以主体间的合作共处为意蕴的公共性理念和追求,表现在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阐释公共性产生的根源,从人的公共性与自利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真实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等三重矛盾来展开对公共性的批判。马克思的公共性价值理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周志山冯波
关键词:社会关系公共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10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和继承。
冯波刘欣然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中的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始终缠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古老话题,也是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更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亟待解决的实践性课题,牵涉到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
冯波
关键词:民生问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