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庆国

作品数:46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4篇蛋白
  • 22篇热休克
  • 22篇热休克蛋白
  • 21篇肿瘤
  • 17篇热休克蛋白7...
  • 17篇免疫
  • 14篇细胞
  • 10篇免疫治疗
  • 9篇小鼠
  • 7篇手术
  • 7篇荷瘤
  • 5篇疗法
  • 4篇乳腺
  • 4篇鼠肝
  • 4篇术后
  • 4篇肿瘤免疫
  • 4篇细胞因子
  • 4篇小鼠肝
  • 4篇化疗
  • 4篇荷瘤小鼠

机构

  • 2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7篇宁波市第二医...
  • 7篇宁波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解放军201...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46篇傅庆国
  • 22篇郭仁宣
  • 10篇孟凡东
  • 8篇朱林波
  • 7篇李克强
  • 7篇杨峂
  • 6篇沈晓东
  • 6篇和钢
  • 5篇郭克建
  • 5篇应可明
  • 4篇李旭军
  • 4篇孟凡东
  • 4篇俞吉霞
  • 3篇黄蓉
  • 2篇付春瑜
  • 2篇李春梅
  • 2篇宋茂民
  • 2篇尹立雪
  • 1篇李吉
  • 1篇隋春阳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3
  • 8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基础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运用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培育小鼠的肝癌细胞,高效液相色谱和亲和层析技术分离肿瘤HSP70、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技术进行HSP70的检测,以清洁级小鼠进行治疗实验,用ELISA讲行细胞因子的分析。结果:治疗组荷瘤鼠移植瘤重量、体积均显著减小,肿瘤转移率显著降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组荷瘤鼠肿瘤均消失,无转移,均获得长期生存(>90天);治疗组血清中IFNγ-、CXCL-9、CXC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组升高尤为显著。结论:联合免疫疗法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基础免疫调节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有促进和增强作用,研究证明联合免疫疗法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良好的治疗作用,该疗法对改善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傅庆国朱林波李晔应可明
关键词:免疫治疗
乳腺癌体外化疗敏感性的检测与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及TopoⅡ表达的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体外化疗敏感性的检测(ATP-TCA法)与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TopoisomeraseⅡ(TopoⅡ)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ATP-TCA法检测52例乳腺癌标本对4种单药的敏感性,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糖蛋白、GST-π及TopoⅡ的表达.结果表阿霉素、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的有效率分别为63.4%、40.4%、21.1%、13.4%.P-糖蛋白、GST-π及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3 8.5%、44.2%及63-5%.表阿霉素在P-糖蛋白、GST-π阴性表达及TopoⅡ阳性表达时有效率较高.4种药物同时耐药的可能性在P-糖蛋白阳性表达者为60.0%(12/20),高于阴性表达者9.4%(3/32).结论 ATP-TCA法结合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可用于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P-gp与乳腺癌多药耐药有关.
杨峂李克强和钢俞吉霞黄蓉傅庆国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敏感性P-糖蛋白
肿瘤热休克蛋白70对荷瘤鼠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研究应用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治疗后荷瘤小鼠外周血中几种主要Th1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打破荷瘤机体的免疫耐受、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机制,为其应用于治疗人类的恶性肿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n-blot法、毛细管电泳、动物实验、ELISA等。结果: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且能够诱升荷瘤小鼠外周血中几种主要的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β,IFN-γ)的水平,随HSP70的应用频次增加而逐渐升高,在最后治疗的2周后仍未见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肿瘤来源的HSP70对荷瘤小鼠Th1型细胞因子有明确的诱升作用,进而诱导机体产生并维持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该作用是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傅庆国孟凡东郭仁宣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细胞因子动物实验
热休克蛋白70与IL-2对小鼠肝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比较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比较分析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IL-2对小鼠肝癌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评价HSP70的疗效,为应用HSP70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nblot法、动物实验等。结果:IL-2及HSP70对小鼠肝癌移植模型均有治疗作用,其中IL-210万U、HSP7010μg效果最佳,IL-25万U及HSP705μg有部分治疗作用,10万U的IL-2与5μgHSP70治疗效果相当,HSP7010μg治疗后有40%小鼠移植肿瘤全部消退,长期生存790d,与对照组及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HSP70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其疗效明显优于IL-2,本研究对于应用HSP70治疗人类的恶性肿瘤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傅庆国沈晓东孟凡东郭仁宣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IL-2小鼠肝癌细胞培养
热休克蛋白70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产生的机制。方法 用液相色谱法提纯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的抗肿瘤作用 ,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体内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用HSP70免疫后 ,小鼠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几种主要Th1型细胞因子 (IL 2、TNF α、TNF β和IFN γ)均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HSP70免疫后 ,小鼠外周血中CD8+ T细胞及Th1型细胞因子均有明显升高。
傅庆国孟凡东郭仁宣
关键词:肿瘤热休克蛋白细胞毒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大肠癌术后腹腔内温热化疗合并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傅庆国郭仁宣孟凡东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腹腔内温热化疗免疫治疗
甲状腺微小癌50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TMC患者男女比为1:6.1,均行手术治疗。B超癌结节检出率为65.9%(27/41),冰冻病理确诊率为76.9%(27/35)。41例获随访,随访9-57个月。随访患者均生存至今,1例术后1年出现对侧复发,经再次手术,目前健在。结论TMC女性发病率较高,B超是发现TMC病灶的有效检查方法。常规行患侧腺叶切除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杨峂和钢鲁宏峰傅庆国李克强李旭军曹树立
关键词:外科手术甲状腺微小癌
22例乳腺癌采取保乳术近期疗效及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杨峂李旭军李克强和钢傅庆国鲁宏锋
关键词:心理状况调查近期疗效保乳术乳腺癌乳房形态保乳手术
人热休克蛋白7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2005年
目的:构建人热休克蛋白70(HSP 70)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表达并纯化。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胆管癌组织中扩增出HSP 70基因片段,经T-A克隆连接到末端经平滑处理后的pMD18-T S imp le质粒并测序。利用双酶切技术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SP 70,并转化大肠杆菌JM 109,经IPTG诱导后表达得到HSP70融合蛋白。应用G lutath ione-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提纯融合蛋白,用生物素化凝血酶分离并纯化目的蛋白,最后行W setern b lot鉴定。结果:PCR扩增结果与预计目的基因大小一致;序列分析与GeneBank中收录完全一致;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HSP 70构建成功;W estern b lot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可以与兔抗人的HSP 70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HSP 70编码序列已经成功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在大肠杆菌JM 109中获得表达。
李航宇傅庆国孔凡民隋春阳翟振华孙宏治刘金钢郭仁宣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原核表达
肿瘤HSP70活化的γδTCR^+CIK杀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肿瘤HSP70活化的TCR+CI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培养人类的肿瘤细胞,提取HSP70,以此活化TCR+CIK,进行肿瘤杀伤实验。结果肿瘤HSP70活化的TCR+CIK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不受MHCⅠ类分子的限制,与未活化的CIK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肿瘤HSP70活化的TCR+CIK较普通CIK更具有杀伤作用,有较好的研究应用前景。
傅庆国杨峂李克强胡锡浩孟庆勇
关键词:肿瘤热休克蛋白70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