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江涛

作品数:32 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溃疡
  • 7篇中医
  • 7篇结肠
  • 7篇结肠炎
  • 7篇溃疡性
  • 7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重症肌无力
  • 3篇无力
  • 3篇疗效
  • 3篇免疫
  • 3篇肌无力
  • 3篇白头翁
  • 3篇白头翁汤
  • 2篇蛋白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机构

  • 3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东莞市滨海湾...

作者

  • 32篇侯江涛
  • 14篇陈斌
  • 14篇刘凤斌
  • 7篇杨晓军
  • 6篇陈新林
  • 4篇赵利娜
  • 4篇陈昫
  • 3篇樊冬梅
  • 3篇文艺
  • 3篇陶双友
  • 3篇汪双双
  • 3篇胡月
  • 3篇李辉标
  • 2篇侯政昆
  • 2篇佘世锋
  • 2篇兰绍阳
  • 2篇王晓东
  • 2篇李海文
  • 2篇庄昆海
  • 2篇杨云英

传媒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肝博士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155下调Ets-1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miR-155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iR-155高表达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并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转录调节因子-1(EST-1)及Th17相关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结果在UC模型组,miR-155基因转染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miR-155表达量较对照显著升高,且与UC结肠炎症程度呈正相关;UC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Est-1呈低表达,而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及IL-6)呈相对高表达;miR-155转染后,UC小鼠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显著,Est-1表达更低,而IL-17、IL-23及IL-6表达更高。结论 miR-155通过抑制Ets-1表达,进而促进Th17相关炎症因子分泌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陈斌刘志辉王淑平侯江涛赵利娜兰绍阳刘凤斌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MIR-155辅助性T细胞17
春天做好4件事,肝脏健康一整年
2019年
在中医理论中,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肝阴,对于肝阴虚的人群,春季适量吃些酸味食物,有助于肝气的升发,使肝阴血更足。但临床诊疗中肝火过旺的人不在少数,如果再用酸味补肝,无异于“火上浇油”,反而容易伤脾,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建议,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红薯、南瓜、山药等.
侯江涛
关键词:酸味食物
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5
2022年
背景在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中,抑酸药物的使用以及出血状态等会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诊断造成干扰,关于尿素呼气试验(UBT)和粪便抗原检测(SAT)应用于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报道并不一致。目的明确UBT和SAT用于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集有关PUB患者运用UBT和/或SAT诊断H.pylori感染的诊断准确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3-31。提取资料并应用QUADAS-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和网络Meta分析模型(NMA)合并诊断试验效应量;采用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的方法探究异质性的来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总计25项研究,包含11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UBT、SAT诊断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合并灵敏度为0.90[95%CI(0.79,0.95)]、0.89[95%CI(0.81,0.94)],合并特异度为0.91[95%CI(0.86,0.95)]、0.75[95%CI(0.59,0.87)],合并诊断比值比为88.89[95%CI(31.01,254.82)]、24.35[95%CI(13.76,43.0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0.07[95%CI(6.07,16.71)]、3.60[95%CI(2.11,6.1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5,0.24)]、0.15[95%CI(0.09,0.24)],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90,0.95)]、0.91[95%CI(0.88,0.93)]。Meta回归提示,取样时间对UBT和SAT的灵敏度异质性存在影响,取样时间和H.pylori感染判定标准对UBT的合并特异度异质性存在影响。Deek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间不存在潜在发表偏倚(P_(UBT)=0.53,P_(SAT)=0.64)。结论UBT具有更好地发现PUB患者H.pylori感染的能力,对疾病诊断的帮助优于SAT。鉴于SAT的假阳性结果,针对PUB患者不推荐单独使用SAT,同时依据取样时间与诊断效能的负相关性,为尽量避免质子泵抑制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推荐血流动力学稳定条件下尽早完善H.pylori相关检测。
廖桂彬龚嘉倩赵利娜侯江涛郑鸿铭李逸婷吴苑陈斌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META分析
八段锦干预失眠症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八段锦干预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考克兰图书馆、EMBASE、知网、万方以及CBM等6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2月4日的关于八段锦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及信息提取,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评价八段锦对失眠症患者的干预疗效。结果:纳入13篇相关文献,共计1022名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干预后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MD=-0.57,95%CI:-0.81~-0.34,P<0.05)、入睡时间(MD=-0.57,95%CI:-0.79~-0.34,P<0.05)、睡眠时间(MD=-0.41,95%CI:-0.67~-0.16,P<0.05)、睡眠效率(MD=-0.62,95%CI:-0.97~-0.33,P<0.05)、睡眠障碍(MD=-0.46,95%CI:-0.78~-0.13,P<0.05)、日间功能障碍(MD=-0.34,95%CI:-0.62~-0.07,P<0.05)、PSQI总分(MD=-2.28,95%CI:-2.81~-1.76,P<0.05)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药物依赖(MD=-0.29,95%CI:-0.59~-0.00,P=0.05)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通过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干预组能改善功能性和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减轻睡眠障碍程度、日间功能障碍程度及器质性失眠患者的催眠药物依赖;对于睡眠时间短的患者可在八段锦的基础上联合常规的治疗方案,干预疗程在3个月及3个月以上疗效较好。
侯江涛郑鸿铭严梓萁吴苑黄梦芬廖桂彬唐舒婷陈明榆李逸婷陈斌
关键词:八段锦失眠症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miR-155 targets Est-1 and induces ulcerative colitis via the IL-23/17/6-mediated Th17 pathway
目的:we targeted miR-155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miR-155 and UC disease severity...
侯江涛
文献传递
35例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35例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myasthenia gravis associates with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 ADMG)的临床特点。方法共1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ADMG组(35例)和不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组(maythenia gravis without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 NADMG,13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重症肌无力分型、肌无力危象、胸腺异常、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进展及复发等临床特点。结果ADMG女性30例,占85.7%,较NADMG组(54.8%)多见(P〈0.001);中位年龄为40岁(23-45岁),较NADMG组年轻(P=0.039)。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在ADMG组多见(45.7%vs24.4%;P=0.013)。且ADMG组胸腺增生较NADMG组常见(14.3%vs.1.5%;P=0.001o而肌无力危象、胸腺瘤、药物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1年内重症肌无力复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性别(OR=4.76,95%CI:1.64-13.77;P=0.004)、年龄(OR=0.96,95%CI:0.92~0.99;P=0.019)、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R=3.10,95%CI:1.30-7.41;P=0.011)、胸腺增生(OR=16.26,95%CI:2.22~119.11;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MG组患者多见于青年女.陛,表现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并伴发胸腺增生。
陈斌赵利娜侯江涛琚星萌刘凤斌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疾病
一种止泻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泻组合物,所述止泻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8~22份的丁香、28~32份的广木香、18~22份的肉豆蔻、18~22份的白蔻仁、28~32份的藿香、28~32份的白芷、18~22份的防风和8~12份...
刘凤斌陈斌李培武杨云英庄昆海潘静琳江晓涛何龙樊冬梅侯江涛陈昫汪双双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并筛选出白头翁汤4种草药中具有成药可能性大以及经消化道吸收较佳的潜在活性成分,利用反向分子对接的方法获得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整合靶点数据库(TTD)、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Geodatabase等数据库收集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点,将化合物潜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对作用靶点进行类型归属查询并构建草药-候选化合物-治疗靶点网络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并绘制通路图。结果:共收集到白头翁汤中化合物232个,经筛选后获得81个活性成分,涉及溃疡性结肠炎靶点共56个。作用靶点类型主要涉及酶、受体、转录因子、酶调节剂、信号分子、钙结合蛋等类型。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中获得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条目39个,主要对蛋白质结合、锌离子结合、ATP结合产生影响。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条目116,主要涉及信号转导、翻译、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进程,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条目20个,主要涉及细胞质、外泌体、核质等作用部位,KEGG通路富集显示白头翁汤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Leukocyte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等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其治疗作用。结论: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新药开发及今后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及方向。
欧海亚叶小鹏纪意纯刘嘉辉侯江涛邝卫红
关键词:白头翁汤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子对接
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便推力不足型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便推力不足型功能性排便障碍(FDD-IDP)的疗效。【方法】将41例FDDID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给予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疗程均为2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便秘结局量表(PRO)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肛门直肠测压和盆底肌电测量结果,并评价2组疗效。【结果】(1)治疗20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52.3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PRO评分、SAS和SDS评分、PAC-QOL评分、肛门直肠测压和盆底肌电测量结果等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对FDD-IDP具有较好疗效,补气活血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生物反馈治疗。
侯江涛金燕曹金仪陈昫赵利娜卜海玲陶双友陈斌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补气活血法
“脾主涎”理论的源流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脾主涎”理论是中医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鲜有同道对该理论的源流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这限制了全面深入挖掘该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及临床诊疗价值。笔者通过检索相关书籍及“中医典海”数据库,系统梳理了“脾主涎”理论的发展脉络,大致分为3个阶段:理论雏形、临床实践和微观研究。“脾主涎”理论发源于先秦、肇始于秦汉、临床应用始于魏晋隋唐、推广深化于宋元明清,开启微观研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2 000多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脾主涎”理论得到较广泛的阐发,丰富了脾藏象理论的内涵。但该理论在指导科研及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亟待进一步发掘。后续需加强“脾主涎”理论科学内涵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工作,以拓展“脾主涎”理论的临床运用,实现“脾主涎”理论的客观化、现代化。
李伟豪王文凯赵立凝黄也郑小妹侯江涛王升强周宇清林传权
关键词:学术渊源中医文献脾气虚证唾液淀粉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