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帆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农民肺合并钩端螺旋体感染一例
- 2024年
- 患者,女,54岁,农民,因“呼吸困难7日,发热5日”于2021年9月12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7日前在田间劳作时出现轻度呼吸困难,未引起重视;5日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无明显热型,无畏寒或寒颤;4日前出现干咳,于当地医院就诊,查WBC计数10.0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9.4×10^(9)/L,Hb 76 g/L,PLT计数95×10^(9)/L,白蛋白28.7 g/L,超敏C反应蛋白199.32 mg/L,呼吸道合胞病毒IgM、腺病毒IgM、流感病毒A-IgM均为(±),肺部CT提示“双肺感染性疾病或过敏性肺炎”,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3日,症状无明显缓解.
- 牛茜贺新良王小溶熊亮叶红冯晓赵俐钦马万里余帆
- 关键词:农民肺间质性肺炎钩端螺旋体感染
- 2型糖尿病不同血管并发症中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有各类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的数目和功能变化以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415例2007年至2008年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诊断根据明确的心脑血管事件和客观的实验室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做血管超声检查外周血管并发症;免散瞳眼底拍照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个月内连续两次24h尿白蛋白检查糖尿病肾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EPC的数目;体外培养计数集落形成和迁移能力评估EPC的功能。采用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其中T2DM无血管并发症组(TC组)97例,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TA组)106例,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TI组)100例,T2DM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组(TAI组)112例。4组循环EPC数目和集落形成能力按顺序排列为TA组〈TAI组〈TI组〈TC组;[(532±90)个/ml、(616±93)个/ml、(768±97)个/ml和(1045±106)个/ml];(个/孔:21±4、28±5、43±7和70±9),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组与TAI组的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高倍视野:24±6;28±7),其余组的迁移能力与循环EPC数目变化一致(个/高倍视野:125±12,90±9)。影响大血管并发症患者EPC数目的因素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体重指数和糖尿病患病时间(P〈0.05);而影响微血管并发症患者EPC数目的因素为年龄、HbA1c和糖尿病患病时间(P〈0.05)。在排除了常见危险因素的影响后,循环EPC数目与FMD呈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0.61,P=0.01)。结论循环EPC数目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之一。
- 陈璐璐廖云飞曾天舒李裕明余帆黎慧清
- 关键词:糖尿病内皮祖细胞内皮血管
- 甲亢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与追赶生长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治疗后的体重波动是否为追赶生长的表现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10例新诊断甲亢患者测量其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体脂百分比,测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体脂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有所下降,HOMA-IR下降(P<0.05)。FT3,FT4变化与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呈负相关性(r=-0.412,-0.467,P<0.01;r=-0.359,-0.318,P<0.05),TSH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336,P<0.05)。排除了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因素后,腰围变化与体重指数及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呈正相关(r=0.4338,0.3470,P<0.05),腰臀比变化与体重指数的变化呈正相关(r=0.3386,P<0.05)。结论: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是追赶生长的表现,且出现了中心型肥胖等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
- 徐瑾陈璐璐郑涓余帆李裕明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胰岛素
- 2型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循环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 目的 研究伴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其与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数目变化的关系。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轻中度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54例(DR组),无并...
- 张瑶曾天舒廖云飞余帆陈璐璐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实时跟踪描记右侧肱动脉的运动轨迹,分别于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测量血管收缩期最大内径(Ds)、舒张期最小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模量(Eρ)、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数项指标,评价二甲双胍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服用二甲双胍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Ds及Dd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Eρ,PWVβ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01),AC测值明显增高(P〈0.001)。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较好地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 胡莉君吕清马红王新房廖云飞余帆
-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内皮功能超声检查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对比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对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价值。方法:对46例T2DM患者和30例正常人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右侧肱动脉管壁的运动轨迹,测量肱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模量(Eρ)、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参数;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T2DM组和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NTG)功能。其中24例T2DM患者在3个月降糖药物治疗后重新测量上述各指标。结果:β,Eρ及PWVβT2DM组较对照组升高(P<0.01),AC及FMD功能较对照组降低(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NTG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均能较好的评价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两种方法具有良好一致性。
- 胡莉君吕清马红王新房廖云飞余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