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群 作品数:24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级星火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扇形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例 被引量:6 2010年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病变,患病率约为1/4000,并非常见病,而扇形RP(sector retinitis pigmentosa,SectorRP)较为罕见。我院于2008年12月收治1例双眼Sector RP合并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极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吴志鸿 柳川 余伟群 徐卫鸿 吴海洋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营养不良性 青光眼患者 遗传性 进行性 共焦显微镜对LASIK术后远期角膜组织改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在细胞水平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远期角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1999年4月~2004年7月行LASIK手术的患者34例(68眼),年龄24·17±5·93岁(18~42岁),术前球镜-6·81±2·88D(-3·0^-16D),于术后39±3个月(6~73个月)时进行共焦显微镜观察。结果LASIK术后远期68眼(100%)中央角膜微皱折、异常颗粒长期存在,且不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中央角膜可见低细胞区,其基质深度为44·01±10·67μm。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呈非瘢痕性愈合。中央角膜神经纤维能够达到形态学修复。结论LASIK术后远期角膜稳定性未见明显改变,该术式安全可行。 余伟群 乔丽萍 吴海洋关键词:角膜 “经皮肤一针吻合法”修复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经皮肤一针吻合法”修复泪小管断裂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2眼)采用“经皮肤一针吻合法”修复的泪小管断裂。下泪小管断裂29例,上泪小管断裂1例,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2例。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用5-0丝线缝合,用硬膜外麻醉导管(直径0.8mm)作为泪管支架,术后3个月拔除硬膜外麻醉导管支架。结果32例中,治愈28例(87.50%),基本治愈3例(9.38%),无效1例(3.12%)。拔除支架管后,29例随访1—36个月(平均12个月),3例失随访。所有病例眼睑伤口愈合良好。无眼睑和内眦外伤性畸形。结论“经皮肤一针吻合法”修复泪小管断裂,能直接吻合泪小管的两断段,伤口不长期存留缝线,避免了缝线引起的炎性肉芽肿而造成的泪小管狭窄或阻塞。 陶海 王伟 王朋 余伟群 赵杰 吴海洋 柳川 侯宝杰 徐青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微生物发酵提高油茶粕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以油茶粕为原料,研究微生物固态发酵对油茶粕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取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种接种量、摇床转速对油茶粕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 d、接种量为3 m L以及摇床转速180 rpm时发酵效果较好;再选择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水平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A2B2C2,在该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量最高为0.386%,较未发酵对照组(0.219%)提高了76.3%。 刁欢 孙方方 朱华燕 刘洁 余伟群关键词:油茶粕 微生物发酵 黄酮 提取率 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封闭视网膜裂孔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封闭视网膜裂孔替代眼内充填物的可行性。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45只青紫兰兔(45眼)。方法将45只青紫兰兔的右眼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造孔和视网膜下注液,建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模型。模型建立1周后,将符合条件的42只兔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14眼,经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裂孔周围行激光光凝裂孔。蛋白胶组用纤维蛋白胶(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封闭视网膜裂孔后,玻璃体腔应用灌注液充填;气体组玻璃体腔应用30%SF6气体充填;单纯激光光凝裂孔组玻璃体腔单纯灌注液充填。术后1、4周分别行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眼B超、OCT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指标视网膜裂孔封闭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4周,蛋白胶组、气体组、单纯激光光凝裂孔组视网膜复位分别为12/14眼(85.7%)、13/14眼(92.9%)、5/14眼(35.7%),前两者复位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激光光凝裂孔组(P=0.009,0.036)。结论在兔眼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国产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能够替代眼内充填物起到临时封闭视网膜裂孔的作用。 赵杰 侯宝杰 姜丽娜 吴志鸿 韩毳 余伟群 徐青 柳川关键词:纤维蛋白胶 视网膜裂孔 应用泪道内窥镜诊治鼻泪管下口巨大结石1例 随着泪道内窥镜引入泪道,泪道结石的诊疗取得了巨大进步,近期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泪道内窥镜诊治鼻泪管下口巨大结石,现报道如下。病例王xx,男,主因"左眼被铁制材料戳伤后流泪1年半余。"于2014—05-16收入我科。诊断为:1... 王朋 陶海 余伟群 周希彬 柳川 吴志鸿关键词:泪道内窥镜 下泪小管 泪小管断端 鼻泪管 文献传递 表现为泪道阻塞泪囊黏膜皮肤样变异1例 2014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因右眼流泪10余年入院就诊。查体:右眼泪囊区皮肤无红肿,无皮下包块,右眼上下泪小管距离泪点8mm处遇软性抵抗,加压均不能突破软性抵抗至泪囊内侧骨壁。冲洗液上冲下返,下冲上返,均不能入咽。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提示鼻泪管阻塞,泪囊大小正常,未见泪囊肿物影。 王朋 陶海 张芳丽 余伟群 黑砚 李月月关键词:泪道阻塞 “经皮肤一针吻合法”修复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经皮肤"一针吻合法"修复泪小管断裂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2眼)采用"经皮肤一针吻合法"修复的泪小管断裂病例资料,下泪小管断裂29例,上泪小管断裂1例,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2例。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用5-0丝线缝合,用直径为0.8mm硅胶管作为泪管支架插入吻合的泪小管,术后3mo拔除泪管支架,随访时间3~36mo。结果:32例病例中,治愈28例(88%),基本治愈3例(9%),无效1例(3%)。拔除支架管后,29例患者随访1~36(平均12)mo,3例患者失随访。所有病例眼睑伤口愈合良好,无眼睑和内眦外伤性畸形。结论:"经皮肤一针吻合法"法修复泪小管断裂,能直接吻合泪小管的两断端,伤口不长期存留缝线,避免了缝线引起的炎性肉芽肿而造成的泪小管狭窄或阻塞。这种方法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手术损伤,是经济、安全、有效的。 陶海 王伟 王朋 赵杰 余伟群 吴海洋 柳川 侯宝杰 徐青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头孢曲松在人眼中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测定头孢曲松 1g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点人眼房水中的药物浓度 ,了解头孢曲松的眼通透性。方法 :白内障 12 0例随机分为 0 5h组 ,1h组 ,2h组 ,4h组 ,8h组 ,16h组 ,2 4h组 ,并设空白对照组 ,每组 15例。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后 ,每例按所确定的时间点于术中眼内操作前取房水 2 0 0~ 30 0 μl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头孢曲松的浓度。结果 :0 5h、1h、2h、4h、8h、16h、2 4h各组的房水药物浓度分别为 0 2 35± 0 12 1mg/L、0 4 74± 0 2 2 4mg/L、0 4 5 3± 0 16 2mg/L、0 5 32± 0 182mg/L、0 4 86± 0 193mg/L、0 4 75± 0 2 34mg/L、0 4 81± 0 196mg/L。 0 5h组的房水药物浓度低于其他组 (P <0 0 1) ,1h组、2h组、4h组、8h组、16h组、2 4h组房水中药物浓度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且房水中药物浓度高于大部分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度 (MIC50 )。结论 :头孢曲松可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的治疗 ,也可根据病情作为内眼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时间以术前 侯世科 余伟群 吴海洋 陶海关键词:头孢曲松 通透性 静脉注射 药物浓度 先天性副泪小点和副泪小管导致干眼症1例 被引量:4 2010年 王朋 陶海 吴海洋 余伟群关键词:干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