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玉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5篇断陷
  • 5篇层序
  • 4篇莫里青断陷
  • 4篇白垩世
  • 3篇伊通盆地
  • 3篇早白垩世
  • 3篇成岩作用
  • 2篇地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原型盆地
  • 2篇原型盆地恢复
  • 2篇三江盆地
  • 2篇下白垩统
  • 2篇古近系
  • 2篇白垩统
  • 2篇沉积相
  • 2篇储层
  • 1篇地层学

机构

  • 15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地质研究...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15篇何玉平
  • 12篇刘招君
  • 5篇董清水
  • 5篇陈秀艳
  • 4篇王伟涛
  • 3篇陈永成
  • 3篇和钟铧
  • 2篇窦磊
  • 2篇郭璇
  • 2篇王世辉
  • 2篇张艳
  • 2篇杨建国
  • 2篇杜江峰
  • 1篇张雷
  • 1篇黄湘通
  • 1篇朱建伟
  • 1篇侯伟
  • 1篇方石
  • 1篇金仙梅
  • 1篇王剑

传媒

  • 3篇世界地质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升平油田升132井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升平油田具有典型的陆相多油层储层特征,其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的葡一组,地层平均厚度约50m,分为11个含油小层。储油层具有砂体薄、连通性差、开发效果较差等特点,可能存在有剩余油。为进一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工作。岩性、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本区主要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和河道间4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本区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并在本区划分出A、B、C、D、E5类储层流动单元,其中A类是最好的储层流动单元,B类是次好的储层流动单元,E类是无效储层。沉积微相和流动单元空间分布的对比说明,前者好于后者,且有利于发现剩余油。
朱建伟刘招君董清水何玉平黄湘通
关键词:储层流动单元沉积微相聚类分析剩余油
黑龙江省绥滨坳陷下白垩统碎屑岩源区分析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坳陷下白垩统从下而上为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和东山组。通过分析各组砂岩—泥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特征,揭示了不同时期盆地的源区构造背景存在差异。滴道组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城子河组、穆棱组多呈现出从活动大陆边缘向火山弧转换的地球化学特征,东山组则反映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结合各组古水流方向、沉积相特征和岩屑所反映的源区岩性特征,认为滴道组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南侧,城子河组、穆棱组时期则主要来自盆地东南,并且碎屑岩均来自上地壳。
王伟涛刘招君何玉平陈秀艳
关键词:地球化学物源分析
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坳陷下白垩统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9
2007年
通过对滨参1井下白垩统泥岩的取样分析,认为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坳陷下白垩统泥岩的稀土元素具如下地球化学特征:(1)各组泥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都表现出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明显富集和具有明显负Eu异常的特点,但∑REE、∑LREE/∑HREE、LaN/YbN、LaN/SmN、GdN/YbN、Eu/Eu*、Ce/Ce*和(La/Yb)UCC等参数则显示出明显的不同,反映了泥岩形成时的物源有差别。滴道组和城子河组的物源可能主要为绥滨坳陷南部桦南隆起地区的花岗岩、东南部宝清地区的沉积岩和东部东三江盆地的沉积岩;穆棱组和东山组物源可能主要为绥滨坳陷东南部宝清地区的沉积岩和东部东三江盆地的沉积岩。在穆棱组和东山组沉积期,还可能有来自下地壳或幔源的深部物质加入,导致物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Ce/Ce*和Ceanom指数显示绥滨坳陷早白垩世各组泥岩的古环境均为还原环境,对油气生成十分有利。(3)绥滨坳陷早白垩世为大陆边缘环境,其构造演化过程为活动—稳定—活动。
侯伟刘招君王伟涛何玉平张雷
关键词:下白垩统泥岩稀土元素古环境
三江盆地群城子河组—穆棱组层序地层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露头、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和地化分析资料,建立三江、勃利、鸡西和虎林盆地城子河组(包括七虎林组、云山组)至穆棱组(珠山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海侵事件、煤层、古生物证据及构造事件进行盆地间层序地层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统一盆地"概念,其中构造事件和海侵事件引起的区域不整合和海相夹层是主要对比标志。将三江盆地群统一划分为8个层序,层序I~VIII发育遵循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扩展的规律。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沉降、海平面变化及气候。这是首次将三江地区作为"统一盆地"进行层序分析,对进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陈秀艳刘招君何玉平和钟铧王剑
关键词:层序对比城子河组穆棱组
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储层发育六种孔隙类型,其中以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和填隙物内孔隙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主要有四种,以ⅢA、ⅢB级为主。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成岩作用条件下,本区沉积相带控制着孔隙结构的平面分布特征;而在同样的沉积环境控制下,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的纵向发育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窦磊董清水何玉平金仙梅
关键词:孔隙结构影响因素莫里青断陷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
伊通盆地属佳-伊地堑的南段,限制在东辽河断裂和第二松花江断裂之间,由南向北依次为莫里青断陷、伊丹断隆、鹿乡断陷、岔路河断陷四个二级构造单元。盆地内主要分布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仅在盆地边缘分布有零星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
何玉平刘招君郭璇张艳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集层莫里青断陷伊通盆地
文献传递
吉林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古近系双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古近系双阳组是在吉林省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中油气赋存的主要层位。储层主要为湖底扇和扇三角洲的砂体。依据双阳组储层的大量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储层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解5方面的作用。储层中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的过程可划分为蒙皂石渐变带、第1迅速转化带和第2迅速转化带,相应的成岩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A1期和晚成岩阶段A2期。依据在垂向上的成岩变化,建立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垂向上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储层物性的垂向分带。
何玉平刘招君董清水郭璇张艳窦磊
关键词:成岩作用莫里青断陷伊通盆地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滴道组”与东荣组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2007年
通过绥滨坳陷"滴道组"与东荣组岩性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和层序发育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岩性方面这两套地层下部均含有砂砾岩、砾岩,中部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上部沉积岩中均有火山岩夹层,不同的是"滴道组"含煤,东荣组不含煤;地震剖面上东荣组振幅及连续性好于"滴道组";层序发育过程中均经历了两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在时间上具有可对比性。平面上,绥滨坳陷东北部为东荣组纯海相沉积,而西南部为"滴道组"(扇)三角洲沉积。因此,原"滴道组"应划归东荣组,认为"滴道组"为东荣组的异相沉积。据此进一步揭示其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陈秀艳刘招君陈永成何玉平王伟涛王世辉杨建国
关键词:东荣组层序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晚白垩世坳陷盆地坡折带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通过对晚白垩世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的综合研究,从基底构造、古地理位置、地层产状和厚度、钻井和地震资料特征及构造发育情况等方面表明,该区在青山口组-嫩江组坳陷期发育侵蚀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构造坡折带。由于多种类型坡折带的存在,制约着盆地充填可容空间的变化,控制了区内的层序发育、沉积体系展布和非构造圈闭类型。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湖盆坡折带附近是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有利部位,可以应用坡折带理论指导本区的隐蔽油气藏勘探。
杜江峰刘招君董清水何玉平
关键词:坡折带松辽盆地南部坳陷盆地隐蔽油气藏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通过对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砂岩进行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电子探针、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和手段,对双阳组储层微观现象进行了精细的剖析,揭示了研究区储层宏观成岩作用规律以及储层孔隙展布特征.双阳...
何玉平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莫里青断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