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希树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庆农业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3篇药剂
  • 3篇药剂防治
  • 2篇叶枯病
  • 2篇增产
  • 2篇小麦赤霉病
  • 2篇霉病
  • 2篇枯病
  • 2篇防病
  • 2篇防病增产
  • 2篇病情
  • 2篇赤霉
  • 2篇赤霉病
  • 1篇稻田
  • 1篇雪霉叶枯病
  • 1篇药剂防治试验
  • 1篇油菜
  • 1篇油菜菌核
  • 1篇油菜菌核病
  • 1篇增产效果

机构

  • 10篇安庆农业学校
  • 1篇安庆市植物检...
  • 1篇太湖县植检植...

作者

  • 10篇何希树
  • 2篇肖满开
  • 1篇李明波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保护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植保技术与推...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三次全国农...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3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紫鞘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水稻剑叶鞘部分或全部变紫的紫鞘病,在安徽安庆早、中、晚稻田普遍发生,且对产量有一定影响。经研究认定病原是不同于叶鞘腐败病菌的半知菌帚枝霉属(Sarocladium)中的1个种。品种间感病差异明显。初步试验用杀菌剂多菌灵、粉锈宁、井岗霉素于水稻破口抽穗期喷雾均有较好防效,其中以多菌灵加井岗霉素的效果最好,达79.24%;次为粉锈宁,防效69.15%。经 SSR 测验,施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
何希树肖满开
关键词:井岗霉素粉锈宁晚稻田枝梗剑叶叶枯病
4种复配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病增产效果比较研究
1996年
研究证实了多菌灵硫磺胶悬剂、防霉宝水溶性粉剂,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剂和粉霉灵胶悬剂4种新剂型复配农药对小麦赤霉病都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其中以粉霉灵胶悬剂效果最佳。防病效果82.5%,增产效果18.51%,净增收益807.
何希树吴成方曹世南肖满开
关键词:复配杀菌剂小麦赤霉病防病增产效果
安庆市水稻紫鞘病发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笔者多年对安庆市水稻紫鞘病发生的研究,查清了病原,观察分析摸清了发生规律,测定了病株田间分布型和田间调查理论抽样数,进行了病株损失率测定和探讨研究出适当可行的分级标准,为本病的深入研究及调查测报办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肖满开吴彩玲徐劲峰何希树李明波
关键词:水稻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研究初报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报道了小麦雪霉叶枯病的症状、病原菌及成株期病情分级方法等。该病害在我地典型症状为大斑叶枯;确定病原菌无性阶段为Gerlachianivalis(Ces.exSacc.)GainsandMull.(雪腐捷氏霉菌),有性阶段为Monographellanivalis(Schaffn.)Mull.;成株期采取由下向上对中、上位三片叶及其对路分4级标准调查法,经方差分析和SSR测验表明符合实际;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小麦中后期多雨病重。
何希树吴成方曹世南肖满开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症状病情分级标准
豇豆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被引量:5
1989年
目前国内一些资料介绍豇豆根腐病是由Fusrium solani f. phaseoli(Burkh)所致,对这种菌能否引起茎腐未作报道;而所见报道的豇豆茎腐病是由亚大茎点菌[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i)Ashby]所致;据黄健坤等报道,Phytophthora vignc Purss是造成广州长豇豆“死藤”的重要病原菌[1984,《植物病理学报》,14(4):193—198]。1985年以来,安庆地区豇豆经常严重发生烂根、烂茎、死藤的枯萎病,特别是当地春植主要品种“一点红”豇豆常成片病死,严重威胁豇豆生产。为探讨安庆豇豆枯萎病的病原、发生因素和防治措施,我们于1985—1988年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何希树
关键词:枯萎病豇豆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三个关键问题
1989年
小麦赤霉病是我地小麦上流行频率最高,威胁最大的一种病害。此病在我处一般于4月中、下到5月上、中旬,即小麦抽穗扬花到灌浆期发生为害。如果这个期间气温较高,多雨潮湿,极易造成严重病灾。防治小麦赤霉病,在目前抗病品种还很缺乏的情况下,除加强田间管理,突出做好清沟排水工作,根除渍害,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生以外,认真进行药剂防治是重要的一环。据了解。
何希树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药剂
对小麦白粉病三种病情分级方法的验证与商榷被引量:1
1992年
随着小麦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国内报道其病情调查方法所见有7、8种之多,作者从中选择王晓军、刘孝坤等和陆锡康等的3种方法于1989-1991年在本校实验农场进行了验证比较。 一.方法 供试品种为当地感病品种扬麦5号(3种分级方法见文献)。 病情调查:于小麦扬花末期,选长势均匀的田块,随机取9点,每点20株3次重复。
何希树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
菊花蚜虫的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2
1997年
何希树夏吉明吴成方
关键词:药剂防治
小麦叶枯类病害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被引量:3
2002年
经多年调查研究 ,初步明确引致安庆地区小麦成株期叶枯病的病原主要为 4种真菌 ,其中细链格孢菌 (Al ternariatenuis)发生最普遍 ,雪霉叶枯菌 (Gerlachianivalis)危害最重。一般是几种叶枯病混合发生 ,较少单一出现。病害由下向上蔓延 ,中下部叶片发生多 ,小麦中后期多雨高湿病重。不同品种抗病差异明显。两年药剂试验表明 ,复配剂 36
何希树
关键词:小麦病原鉴定药剂防治
摘除老黄叶+喷药对油菜菌核病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花、终花期摘除基部老黄叶+喷药对油菜菌核病的防病增产效果明显。摘叶+喷粉霉灵的防病效果最好,达75·3℅,促进增产效果为23·1℅;摘叶+喷克菌灵的防病效果为68·1℅,但促进增产效益最佳,...
何希树肖满开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