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溯

作品数:2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颜延之
  • 2篇咏怀
  • 2篇咏怀诗
  • 2篇文选
  • 1篇代字
  • 1篇咏史
  • 1篇咏史诗
  • 1篇中古
  • 1篇中古时期
  • 1篇阮籍
  • 1篇阮籍《咏怀诗...
  • 1篇沈义父
  • 1篇史诗
  • 1篇书籍
  • 1篇书籍史
  • 1篇宋末
  • 1篇重读
  • 1篇文献史
  • 1篇文献学
  • 1篇写本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0篇于溯

传媒

  • 4篇古典文献研究
  • 1篇文史哲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史林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今诗苑英华》考被引量:1
2014年
《隋书·经籍志》著录昭明太子《古今诗苑英华》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作二十卷。此书至宋尚见于《遂初堂书目》①,后则澌灭无闻。书虽久佚,但因出萧统之手,很早就引起了选学界的注意。1976年,清水凯夫先生发表《<文选>编辑的周围》一文,其中第三部分名为'《文选》与《诗苑英华》',是文据《颜氏家训·文章》的记载:
于溯
互文的历史:重读《五柳先生传》被引量:3
2012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于溯
关键词:古典文献研究
陈寅恪“合本子注”说发微被引量:3
2011年
"合本"与"子注"作为固有的佛教文献术语,本以描述互不关联的两种文献形态。陈寅恪先生合二者而发明"合本子注"这一新概念,盖以魏晋已降,合本之子本,渐类注疏之体,颇具存异之功,与陈氏理想中"喜聚异同,取材详备"之历史编撰方法,多所冥会也。"合本子注"作为一个文献学(philology,即陈氏所谓"语言学")范畴的概念,既是一种文献整理的方法,也是一种文本研究的方法。
于溯
关键词:文献学陈寅恪
纪行赋中的道里信息——以沈炯《归魂赋》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作为一种纪实性的行旅书写,纪行赋天然地成为历史地理研究材料。赋文既沿空间展开,一篇纪行赋就是一条具体的交通线路,这条线路上不仅有山形水文、州县郡国,还镶嵌着邮传亭驿、桥栈关津、田畴古迹,就连路况险易、城池兴衰等即时状态,亦在在可见。纪行赋又多喜就途经地的本地典故发挥议论,也就是说,它还提供多重时间维度中的地理信息。以上这些特点,使纪行赋与纯粹的"地理类"文献相比,别具一种史料价值。以沈炯《归魂赋》为例,可以看到具体交通线路在复杂历史情境下的使用情况。
于溯
关键词:纪行赋交通地理
李善《文选·咏怀诗注》中的旧注问题
2011年
南朝学者颜延之和沈约都曾注释过阮籍的《咏怀诗》,《文选》收录《咏怀》十七首,李善为这组诗作注时,即以颜、沈旧注为基础而稍加补充。按照《文选注》对采用旧注的体例规定,《咏怀》十七首每句文下按颜、沈、李的顺序出注,颜注不题注家,沈注题"沈曰",李注题"善曰",三家注文条序井然,各不相混。宋人合并李善注和五臣注时,误将不署名注当作善注,在这些注文前都补题"善曰"。这个错误直接导致了后世对《咏怀诗》颜注面貌的认识混乱。
于溯
关键词:阮籍《咏怀诗》颜延之
行走的书簏:中古时期的文献记忆与文献传播被引量:7
2020年
在东汉到唐的几百年间,物质文献因纸张逐渐代替竹帛而发生重大变革,与之同步发生的另一个重要的文献史现象是,文献记忆极度兴盛,记忆成为纸张之外另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由文献记忆形成的“记忆本”,被当时人视为版本学意义上的文献形态,它全套移植了写本从制作到校勘各个步骤的概念,并可以与写本自如互校。记忆本较写本更为易得、易读、易检、易携,它迫使物质文献不断自我改进,以期尽可能模拟到记忆本之优长,使读者从记诵中解放出来。文献记忆和物质文献共同参与了中古文献的形成和流通,中古文献史的面貌,要比学界过去认识的更加复杂。
于溯
关键词:书籍史文献史写本
略论颜延之《五君咏》对早期咏史诗的变革被引量:2
2008年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咏史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形成并且完成了其早期的发展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以颜延之《五君咏》为标志,班固《咏史》所开创的纪体咏史诗传统被打破,传体咏史诗作为一种全新的咏史诗类型登上诗坛,为咏史诗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五君咏》亦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深切的人生关怀,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前此咏史诗或以叙事细碎而致酷不入情,或以情思繁芜而致结构散乱的缺陷,对后世咏史诗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垂范作用。
于溯
关键词:颜延之咏史诗
唐《孔纾墓志》初考
2009年
《孔纾墓志》,全称《唐故左拾遗鲁国孔府君墓志铭并序》,志石长76 cm,宽75 cm,志文39行,满行40字,正书。此石拓片收于《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河南卷》;《金石萃编》及《全唐文》有录文。《唐代墓志汇编》亦收入此志,《续编》重收,但个别释字断句似有阙误。
于溯
关键词:《全唐文》
颜延之研究五题
颜延之(384—456)是南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后世将他与谢灵运、鲍照并列而合称为“元嘉三大家”。本文试图结合晋宋之交的时代背景,对颜延之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特性和个体特性作以考察。   第一章,对颜氏家族的郡望、...
于溯
关键词:颜延之《文选注》
沈义父《乐府指迷》的版本问题与“词忌用代字”说
2013年
南宋末人沈义父的《乐府指迷》是历代词话中时代较早的一种,它虽然篇帙短小,但内中所论,不乏词学上的重要问题,饶宗颐《词集考》甚至认为《指迷》与张炎《词源》分别启发了清词的常州、浙西二派,"三百年来词学转变,大体乃辗转于《乐府指迷》与《词源》二说间耳"~①。
于溯
关键词:《词源》代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