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永翔

作品数:86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专利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29篇养殖
  • 20篇弧菌
  • 13篇刺参
  • 12篇发光杆菌
  • 11篇亚种
  • 8篇对虾
  • 8篇灿烂弧菌
  • 8篇大菱鲆
  • 7篇鱼类
  • 7篇脱脂
  • 7篇脱脂乳
  • 7篇菌株
  • 7篇冷冻
  • 7篇病原
  • 6篇冻干
  • 6篇冻干保护剂
  • 6篇网箱
  • 6篇保护剂
  • 5篇动物
  • 5篇养殖鱼

机构

  • 8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8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青岛国家海洋...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市水生动...

作者

  • 82篇于永翔
  • 78篇王印庚
  • 76篇张正
  • 64篇廖梅杰
  • 57篇荣小军
  • 45篇李彬
  • 6篇王岚
  • 5篇姜勇
  • 5篇史秀清
  • 3篇罗展
  • 2篇于雯雯
  • 2篇刘福利
  • 1篇战文斌
  • 1篇谢国驷
  • 1篇张旭志
  • 1篇曲克明
  • 1篇刘智超
  • 1篇徐勇
  • 1篇梁洲瑞
  • 1篇王凯

传媒

  • 16篇渔业科学进展
  • 4篇微生物学报
  • 3篇水产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3篇2024
  • 15篇2023
  • 7篇2022
  • 13篇2021
  • 14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病原、免疫因子三要素与池塘养殖对虾AHPND发生的关联性被引量:5
2023年
为研究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Disease,AHPND)的发生与环境、病原和虾体免疫间的相互关系,文章对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AHPND发生及其环境、病原、虾体免疫因子进行持续性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试验点的气温、水温、溶解氧(DO)、pH、盐度、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波动范围为21-29℃、24.8-31℃、1.4-8.32 mg/L、8-8.91、34-50、0.01-0.26 mg/L和0.005-0.212 mg/L;水体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变化范围为3×10^(3)-2.4×10^(5)和2×10^(2)-1.8×104 CFU/mL,虾体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变化范围为9.8×10^(4)-8.8×10^(6)和3.9×10^(3)-3.61×10^(6)CFU/g;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在可培养优势菌株中,弧菌检出数量达到135株,占全部鉴定菌株的61.6%,其中主要弧菌种类有欧文氏弧菌(Vibrio owensii)、坎贝氏弧菌(V.campbellii)、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harveyi);虾体中ACP、AKP、SOD、LZM和PO等免疫酶活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5-75、1-8.5、2.4-11.07、1.3-43和6.23-28 U/mg。结合AHPND发生前后各理化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虾体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DO、LZM和PO可作为池塘养殖模式下对虾警示AHPND的指示因子。相关研究结果为指导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及AHPND临床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于永翔王印庚王印庚张正廖梅杰张正荣小军廖梅杰唐苗苗李彬
关键词:环境因子可培养细菌免疫因子凡纳滨对虾
凡纳滨对虾繁育系统菌群结构及优势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繁育系统内发生细菌性玻化症(shrimp postlarva bacterial vitrified syndrome,BVS)时期可培养微生物的菌群特征以及优势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细菌体外培养方法结合基因测序技术对不同育苗阶段的亲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及其育苗池水和饵料内可培养细菌菌群的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方法解析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系统内分离纯化的526株具有典型形态差异和群落优势的细菌分属于4门5纲16目24科38属113种。在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共453株,占总分离株的86.1%;在属水平上弧菌属(Vibrio)丰度最高,共369株,占总分离株的70.2%;在种水平上,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为最优势种,共112株,占总分离株的21.3%,并且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在饵料中具有最高丰度。多元关联分析表明,随着对虾幼体的发育,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影响逐渐增加。对112株潜在溶藻弧菌的MLSA分析表明,其中100株菌株进一步确认为溶藻弧菌。进一步利用MLSA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发现,100株溶藻弧菌分为9个簇,分离自同类样品的菌株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簇中。【结论】在BVS发生时期,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溶藻弧菌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的优势弧菌,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解析对虾繁育系统可培养微生物演替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对虾苗期病原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唐苗苗王印庚王春元张正张正李彬廖梅杰葛建龙李彬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菌群结构
过硫酸氢钾干预下对虾养殖系统中水质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分析
2022年
通过水质理化因子监测、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检测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系统解析过硫酸氢钾(2KHSO_(5)·K_(2)SO_(4)·KHSO_(4),PMS)干预下对虾养殖池塘水体环境指标和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0.2 g/L PMS对对虾养殖水体中低含量氨氮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泼洒PMS 24 h和72 h后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盐度、亚硝酸盐无显著差异。PMS泼洒后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分别由3.13×10^(6) CFU/g和1.98×10^(6) CFU/g降低至4.30×10^(5) CFU/g和1.09×10^(5) CFU/g,弧菌占比由63.36%降低至25.35%;水体中可培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分别由2.70×10^(4) CFU/mL和6.00×10^(3) CFU/m降低至8.50×10^(3) CFU/mL和1.20×10^(3) CFU/mL,弧菌占比由22.22%降低至14.11%,PMS可显著降低虾体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数量及弧菌占比。对水体的菌群结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和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菌门,泼洒PMS前后(PB1/PA1),腈基降解菌科、PeM15、DS001、Llumatobacteraceae、微杆菌科、红细菌科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巴纽尔斯菌科、腐螺菌科、Stappi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对比泼洒PMS前后3 d的变化趋势表明,泼洒PMS后池塘优势菌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且菌群结构PCoA指数偏离度较低。相关研究结果为评判PMS在水产养殖中的防控作用及其科学使用提供数据支撑。
蔡欣欣于永翔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刘潇朱洪洋荣小军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可培养细菌弧菌菌群结构
致病性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致病性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及应用。所述菌株对鱼类、小鼠等动物具有极强的致病力,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467。用1.1×10<Sup>...
张正于永翔王印庚王凯施琳妮张浩廖梅杰荣小军
文献传递
一种美人鱼发光杆菌冻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人鱼发光杆菌冻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病原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美人鱼发光杆菌冻干保护剂,包括如下组分:脱脂乳、脱纤维羊血、海藻糖、乳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本发明通过对冻干保护剂...
于永翔张正王印庚刘定远王春元廖梅杰荣小军李彬
预防深远海养殖鱼类细菌性肠道疾病的组合物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深远海养殖鱼类细菌性肠道疾病的组合物及应用,属于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的组成成份及质量份数为:鞣酸小檗碱20~30份,马鞭草乙醇提取物8~10份,200~300目的大黄超微粉15~20份,...
张正姜勇于永翔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胶合体包络技术的离岸处置浒苔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胶合体包络技术的离岸处置浒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浒苔的离岸打捞、粉碎、发酵、浒苔的胶合体包络;打捞船将浒苔打捞上船后,利用粉碎机将浒苔粉碎,然后在生物反应室中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后的浒苔液利用载体...
廖梅杰王印庚李彬荣小军张正于永翔
文献传递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ELISA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ELISA检测试剂盒及应用。包括浓度大于1.0×10<Sup>9</Sup>cfu/ml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灭活菌液作为抗原,以及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
张正于永翔王丽芳王印庚罗展王学波李永杰
文献传递
海水养殖中常见病原菌冻干保护剂配方与冻干工艺研究
长期保存海水养殖病原菌的活性是深入进行其病原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目前情况下制备和保藏生物材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5株海水养殖重要致病菌菌种保藏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成果将...
于永翔
关键词:海水养殖病原菌真空冷冻干燥冻干保护剂
文献传递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苗生产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仔稚鱼的消化道、投喂饵料和养殖水源中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菌群结构分析和优势菌株的16S r DNA同源性比较,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演替规律。结果显示,在大菱鲆仔稚鱼5-36日龄的不同发育时期,消化道中的细菌数量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17-26日龄期间,仔稚鱼消化道可培养细菌数量级在105-106 CFU/g以上,并且与其他时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弧菌总量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17日龄之前与之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至投喂颗粒饵料期,细菌总量和弧菌总量均稳定在104 CFU/g数量级,弧菌成为大菱鲆仔稚鱼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种。本研究发现,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群变化明显,并且生物饵料中的细菌对消化道中的菌群结构影响较大,其中的Vibrio ichthyoenteri最终成为仔稚鱼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种。
史秀清张正王印庚于永翔邓威李华
关键词:大菱鲆苗种繁育消化道菌群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