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小鸥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1篇胆疾病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血清总胆汁酸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符合率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检验
  • 1篇生化检验项目
  • 1篇实验室
  • 1篇实验室能力验...
  • 1篇凝集
  • 1篇总胆汁酸
  • 1篇卫生保健
  • 1篇临床化学
  • 1篇临床化学试验
  • 1篇螺旋体
  • 1篇螺旋体抗体
  • 1篇梅毒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于小鸥
  • 1篇宋鉴清
  • 1篇郭玮
  • 1篇李花
  • 1篇穆润清
  • 1篇郝晓柯
  • 1篇黄亨建
  • 1篇张传宝
  • 1篇殷丽丽
  • 1篇尚红
  • 1篇刘柏新
  • 1篇王兰兰
  • 1篇马越云
  • 1篇乔蕊
  • 1篇杜毅鑫
  • 1篇王齐晖
  • 1篇陈文祥
  • 1篇庞翔娟
  • 1篇张捷
  • 1篇潘柏申

传媒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清总胆汁酸对肝胆疾病诊断的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对肝胆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速率法对211例肝病患者及38例对照者的TBA水平进行检测,并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指标。结果病例组血清TBA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肝硬化亚组和梗阻性黄疸亚组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亚组(P<0.01)。血清TB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血清TBA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TBA是反映肝胆疾病较灵敏的生化指标,与胆汁代谢密切相关,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于小鸥杜毅鑫刘柏新
关键词:总胆汁酸肝胆疾病
化学发光法和TPPA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及阳性符合率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方法对809例受检者同时进行CMIA法和TPPA检测,以TPPA试验为金标准,计算CMIA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及其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对CMIA法S/CO值绘制ROC曲线,确定CMIA法对梅毒诊断效能最大时的S/CO截断值。结果 CMIA法检测阳性率为40.42%,TPPA试验检测阳性率为36.3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IA法的灵敏度为97.96%,特异度为92.43%。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8.07%,CMIA法的S/CO值越小,其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越低。ROC曲线分析CMIA法S/CO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为4.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1%和94.93%。此外受检者年龄越大,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越低,60岁以上者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显著低于60岁以下者。结论 CMIA法的诊断效能与TPPA试验接近,是较好的梅毒筛查方法。应用CMIA法对低值标本和老年人标本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时须警惕假阳性结果,必要时进行TPPA检测以确保结果准确。当CMIA法S/CO截断值设定为4.98时,可获得最大诊断效能。
殷丽丽姜繁明于小鸥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
血清中常见干扰物对干化学法测定肝功能实验的干扰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血清中常见的几种干扰物对干化学法测定肝功能的干扰程度。方法利用干化学分析仪VITROS 950对混合血清进行肝功六项测定,在每个干扰物的浓度水平下测定两次取平均值。计算干扰百分率,超过±5%时判定干扰物对结果测定有干扰。结果血红蛋白对肝功六项均有干扰。游离胆红素对ALT、GGT有干扰。结合胆红素对ALP、GGT有干扰。抗坏血酸对TBIL有干扰。结论多种干扰物在不同浓度下对相应的检测项目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在得到每个干扰物的最低干扰浓度后,可以判定标本是否为不合格标本。
王齐晖宋鉴清李花于小鸥庞翔娟
关键词:肝功能试验
我国人群多中心参考区间研究-生化检验项目分析质量保证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验证和监控6个参考区间研究中心检测实验室26个生化检验项目(共29种方法)的正确度、精密度和可比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系统评估阶段,分别利用两种浓度水平的商品质控品和新鲜冰冻血清标准物质对6个实验室的分析系统进行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样本分析阶段,每次检测样本时均测定1次室内质控品、每月测定1次新鲜冰人血清标准物质。计算各分析系统的变异系数、整体偏倚和各实验室测定总误差,以监控各分析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可比性。结果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1)6个实验室29种方法的实验室内变异系数范围0.4%~6.0%,均在可接受范围内。(2)21个项目(24个方法)总体平均偏倚范围为-5.15%(ALT)~4.46%(Ur), TP、Glu-GOD、Ur、Cl、Ca方法的总体平均偏倚超出了范围。样本测定阶段的质量评估:(1)各方法测定偏倚的平均值范围为-1.95%(Ca)~2.92%(Ur),中位数1.26%,均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2)测定商品质控物时,各实验室的绝大部分方法的CV能满足标准的要求;TP、Alb、Cl、Ca这4个项目的CV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相对较多;测定正常值质控品时,所有项目的总体平均TE均满足由生物学变异推导的中等分析质量要求;测定异常值质控品时,除总蛋白的总体平均TE(5.05%)略超出允许范围(5.0%)外,其余项目的总体平均TE均能满足要求。结论6家实验室使用的检测系统通过了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在样本分析阶段,多数实验室绝大部分检验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性能满足质量分析的要求,总体性能表现良好。受目前分析技术条件的限制,少部分方法还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其质量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01-305)
张传宝黄宪章王兰兰郝晓柯穆润清潘柏申张捷陈文祥庄俊华黄亨建马越云于小鸥郭玮乔蕊尚红
关键词:参考值临床化学试验实验室能力验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