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培芝
作品数:
3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李海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刘惕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小麦
1篇
疫霉
1篇
疫霉菌
1篇
幼胚
1篇
育种
1篇
杂交
1篇
再生株
1篇
品种间
1篇
品种间杂交
1篇
侵染
1篇
种间
1篇
种间杂交
1篇
种衣剂
1篇
种衣剂包衣
1篇
外植体
1篇
小麦品种
1篇
酶系
1篇
霉病
1篇
抗病
1篇
抗病育种
机构
3篇
黑龙江八一农...
作者
3篇
刘惕若
3篇
李海燕
3篇
于培芝
传媒
3篇
黑龙江八一农...
年份
1篇
2004
1篇
2001
1篇
199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遗传性研究
被引量:2
2001年
用不同抗性品种进行品种间杂交,杂交后代的单株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研究了小麦抗赤霉病的遗传特性。田间鉴定结果,小麦品种间杂交中用抗性强的品种作父本或作母本,它们的F2代抗、感单株出现数量一致。对不同抗性品种间杂交后代抗赤性的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抗×感病及中抗病×感病组合的遗传力大于感病×感病组合的遗传力。从不同抗性品种间杂交后代不同抗性单株出现的比例,可以看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不属质量性状遗传。
李海燕
于培芝
刘惕若
李有志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品种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辣椒种衣剂包衣防疫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表明:种衣剂处理对辣椒疫霉菌的侵染过程及辣椒植株的防御酶系均有影响。包衣处理的叶片上休止胞的萌发畸形,不形成附着胞,无力侵入寄主,侵入时间也比对照明显滞后,菌丝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速度及孢子囊产生的数量明显受到抑制。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出现活性高峰后开始下降。表明甲霜灵对寄主植物抗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且与疫霉菌的激发有关。
李海燕
刘惕若
于培芝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侵染
防病机理
防御酶系
小麦品种间杂交幼胚外植体再生株抗赤性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利用赤霉菌毒素作选择压,在MS基上用小麦品种间杂交幼胚作外植体,研究了它们愈伤组织形成及幼苗分化;分化成株的再生植株在田间接种鉴定了它们的抗病性。在毒素作用下.品种间杂交幼胚外植体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但数量明显低于未经毒素处理的外植体。田间抗性鉴定结果,不论是中抗组合,还是抗病组合中.毒素压下获得的再生株的抗性比亲本都有增强,中抗组合中高抗单株出现率平均比亲本增加35.7%,抗病组合中抗病单株比亲本增加32%。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利用品种间杂交幼胚作外植体离体筛选抗病再生株,亲本抗性很关键,亲本抗性强.其再生株的抗性提高的幅度大.筛选出抗病单株的机率就越大。
李海燕
于培芝
刘惕若
关键词:
小麦
外植体
再生株
种间杂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