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利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56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污染
  • 9篇颗粒物
  • 6篇细颗粒
  • 6篇细颗粒物
  • 5篇气溶胶
  • 4篇有机气溶胶
  • 4篇有机物
  • 4篇溶胶
  • 4篇化学组成
  • 4篇二次有机气溶...
  • 3篇秋季
  • 3篇污染过程
  • 3篇聚类分析
  • 3篇灰霾
  • 3篇挥发
  • 3篇挥发性有机
  • 3篇挥发性有机物
  • 3篇长三角
  • 2篇异戊二烯
  • 2篇有机碳

机构

  • 22篇上海市环境保...
  • 4篇东华大学
  • 4篇上海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杭州市环境保...
  • 1篇北京科领奈尔...

作者

  • 22篇乔利平
  • 16篇周敏
  • 15篇李莉
  • 15篇王红丽
  • 14篇楼晟荣
  • 13篇黄成
  • 9篇陈长虹
  • 8篇朱书慧
  • 7篇王倩
  • 6篇陈明华
  • 5篇黄海英
  • 5篇严茹莎
  • 5篇陶士康
  • 4篇陈宜然
  • 3篇牟莹莹
  • 3篇卢清
  • 2篇陈勇航
  • 2篇王杨君
  • 2篇张钢锋
  • 2篇李浩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道路运输减排措施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道路运输减排措施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结合轨迹大数据并运用OD算法对轨迹进行标记,再基于“交通结构‑能源结构”问题,对标记过OD的轨迹进行进一步操作,从而获取“交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政策下的大气污染物...
胡磬遥王红丽黄丹丹乔利平黄成
基于数值计算的细颗粒物采样管路传输损失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细颗粒物(PM_(2.5))理化性质测量是研究大气PM_(2.5)污染来源及成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大限度降低细颗粒物在采样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对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为了评估常规测量体系中采样管路内PM_(2.5)的输送损失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合适的采样管路布置方案,本研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管径、管长及弯管数目这3个主要参数在不同变化范围内对PM_(2.5)输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为20.0 L·min^(-1)时,管径4 mm、管长1.0 m的竖直管路内PM_(2.5)质量浓度输送效率为89.6%,管径增至14 mm时输送效率升至98.3%.流量为1.0 L·min^(-1)时,管径4 mm、管长10.0 m的水平管路内PM_(2.5)质量浓度输送效率仅为86.7%,管长降至0.5 m时输送效率提高至99.2%.弯管弧度为90°时,流量20.0 L·min^(-1)、管径4 mm的湍流态弯管处,PM_(2.5)质量浓度输送效率低至85.2%.流量(L·min^(-1))与管径(mm)之比小于1.4使管内流态为层流时有利于降低颗粒物输送损失.为保证PM_(2.5)输送效率在97%以上,2.5、5.0和10.0 L·min^(-1)仪器建议选择管长在6.0 m以内的竖直采样管;流量为16.7 L·min^(-1)和20.0 L·min^(-1)仪器建议选择管径在12 mm以上的竖直采样管;水平管路管长由流量与管径之比确定;在湍流流态下,建议减少弯管的使用数量.
罗李娜程真朱雯斐张强楼晟荣乔利平晏乃强
关键词:细颗粒物传输损失
异戊二烯二次有机气溶胶有机分子示踪物在线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戊二烯二次有机气溶胶有机分子示踪物在线监测系统,具有:采样装置、标液进样装置、在线热脱附装置、衍生化试剂进样装置以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大气环境中异戊二烯SOA有机分...
朱书慧黄成王红丽乔利平周敏黄丹丹
上海秋季典型大气高污染过程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被引量:65
2013年
于2011年10月1日至10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获得了秋季典型大气灰霾污染过程中含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观测结果显示,在大气灰霾过程中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8±7.11)μg·m-3和(4.07±1.97)μg·m-3,浓度显著高于非霾过程.以非霾天气的起始点作为参照点,得出灰霾期间OC和EC的增长率分别为641%±258%和409%±246%,本次灰霾过程中OC的污染累积与二次生成作用分别占63.8%和36.2%,污染过程以累积为主.灰霾期间OC/EC与O3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正相关,OC浓度的升高与含碳组分的光化学反应有关.采用EC示踪法估算短期大气过程中有机碳(SOC)含量,灰霾天气和非霾天气PM2.5中的SOC浓度分别为1.64~17.96μg·m-3和0.25~2.83μg·m-3,分别占OC的10.7%~66.7%和9.2%~52.5%.
周敏陈长虹王红丽楼晟荣乔利平陈宜然李莉黄成陈明华
关键词:有机碳元素碳
利用SPAMS研究上海秋季气溶胶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老化与混合状态被引量:53
2013年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SPAMS)于2011年11月11~18日在上海测量了气溶胶高污染过程中200 nm~2.0μm气溶胶的粒径谱及其化学组成.对气溶胶粒子的分类结果发现,灰霾天期间大气中主要存在OCEC、METAL、EC、SECONDARY和K-Na等5种气溶胶粒子,其粒子数分别占总数的27.4%、3.4%、7.3%、45.6%和5.4%,二次污染显著.观测得到的5类气溶胶颗粒中都包含18NH4+、80SO3-、96SO4-、97HSO4-、46NO2-、62NO3-、125H(NO3)2-等二次组分,说明灰霾天期间这些颗粒都经历了不同的二次过程或与二次组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混合,且随着灰霾的生成和发展,气溶胶不断老化,二次气溶胶粒子的信号迅速增强.OCEC粒子中97HSO4-的信号较强,说明SO2可能在气溶胶表面发生多相反应,同时因有机物的存在对气态硫酸参与气溶胶成核和增长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严重污染的条件下,气态硫酸和有机蒸气相互作用可能加速了硫酸-有机颗粒物的形成.从气溶胶类型的谱分布可以发现,新鲜的EC气溶胶粒子排入大气后,其表面会不断附着18NH+4、80SO3-、96SO4-、97HSO4-、46NO2-、62NO3-、125H(NO3)2-等二次组分,EC颗粒在老化的过程中其类型逐步由EC气溶胶演变成二次气溶胶粒子.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除了形成降水对气溶胶形成冲刷作用,使得二次气溶胶粒子和OCEC气溶胶粒子数明显降低以外,也将有机胺带入内陆,在清洁天气溶胶粒子中形成Amine粒子.
牟莹莹楼晟荣陈长虹周敏王红丽周振乔利平黄成李梅李莉王倩黄海英邹兰军
关键词:灰霾单颗粒化学组成
濮阳市暖季大气O_(3)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O_(3)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大气中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石化产业规模发展扩大,大气O_(3)污染严重.本文利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基于2021年5—9月逐时污染物、气象数据,研究了濮阳市O_(3)污染特征及O_(3)生成的影响因素(前体物、细颗粒物、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濮阳市O_(3)污染最严重的时间出现在6月,小时浓度最大值达到483μg·m^(-3),各站点浓度最大值基本上大于250μg·m^(-3).O_(3)浓度日变化单峰型特征明显,在13:00—16:00达到峰值.O_(3)与氮氧化物(NOx)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0.3),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3~0.31),其中,己烯、异戊二烯、乙醛的O_(3)生成潜势最大;O_(3)与细颗粒物(PM_(2.5))呈负相关,但不同站点相关显著性存在差异;O_(3)污染随着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而加剧,与偏南风风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选取两段重污染个例分析O_(3)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现高温低湿的天气条件会明显加剧O_(3)污染.可见,濮阳市O_(3)污染情况严重,主要受VOCs控制,可能存在来自南方的污染物输送.
李裕文王体健燕鸥任倩宇王红丽乔利平严茹莎李源昊王慎阳
关键词:污染特征影响因素
基于OMI数据的中国中东部臭氧及前体物的时空分布被引量:44
2016年
基于OMI卫星资料,分析了2005—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流层低层ρ(O_3)、对流层NO_2柱浓度及甲醛总柱浓度的时空演变趋势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流层低层ρ(O_3)呈上升趋势,2005年及2014年分别为60.64、69.43μg/m^3,年均增长率为1.6%;对流层低层ρ(O_3)增长的区域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地区增长超23μg/m^3;呈春夏季高,冬季最低的分布趋势.2005—2012年,对流层NO_2柱浓度呈上升趋势,2005年及2012年分别为4.41×10^(15)、5.90×10^(15)mol/cm^2,年均增长率为4.8%;2012年后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区域面积逐步扩大,部分地区降低约15×10^(14)mol/cm^2;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分布特征;2005—2010年甲醛总柱浓度呈上升趋势,2005年及2010年分别为9.74×10^(15)、1.59×10^(16)mol/cm^2,年均增长率为12.6%,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呈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的分布特征;甲醛总柱浓度增长的区域面积逐渐扩大.利用甲醛与NO_2柱浓度比值探讨臭氧控制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鲁豫晋、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属于VOCs控制区,周围城市属于VOCs-NO_x协同控制区,其他地区属于NOx控制区.
单源源李莉刘琼陈勇航石颖颖刘小正乔利平
关键词:O3HCHO
2013年1月中国中东部大气重污染期间上海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被引量:78
2013年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遭受多场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灰霾天气.期间,本研究采用在线连续观测手段测量了上海市城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等,获得了高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观测结果显示,1月份期间PM10、PM2.5与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25±75)μg·m-3、(82±54)μg·m-3和(44±27)μg·m-3,PM2.5/PM10为65.0%±13.0%,能见度小于10.0km的累计时间长达284 h,占整月小时数的38.2%.灰霾期间大气PM2.5中SO2-4、NO-3、NH+4和OM分别占PM2.5的21.5%±4.9%、22.8%±5.9%、15.9%±3.1%和20.4%±4.3%,其中,二次组分(SNA+SOA)占PM2.5的65.7%±8.4%,表明灰霾期间二次组分对PM2.5的贡献较大;灰霾期间还测得较高的SOR和NOR,分别为0.335±0.121和0.229±0.066,说明SO2-4和NO-3的生成效率较高;较高的[NO-3]/[SO2-4]比值(1.137±0.438)表明灰霾期间机动车的污染较明显.研究发现,随着PM2.5质量浓度不断地增加,SNA的比例明显上升,期间NH+4对SO2-4、NO-3等酸性物质的中和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灰霾期间,因受低温和高浓度颗粒物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大气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明显减弱,昼夜OC/EC值差别不大.
周敏陈长虹乔利平楼晟荣王红丽黄海英王倩陈明华陈宜然李莉黄成邹兰军牟莹莹张钢锋
关键词:灰霾颗粒物化学组成
用于连续测定稻田活性氮通量的原位监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连续测定稻田活性氮通量的原位监测系统,设置通量箱本体、采气架、气泵、切换阀、活性氮测量模块以及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控制切换阀切换连通第一采样管以及第二采样管,使切换阀的进气口切换进入通量箱本体的进气气体以...
周敏苏杭丁祥王红丽乔利平吴宇航楼晟荣曾佳诚张赛伟
长三角地区中小燃煤锅炉PM_(2.5)成分谱特征被引量:7
2018年
选取7台中小燃煤锅炉,分析其排放的烟气中PM_(2.5)的排放因子、成分谱特征和除尘设施对不同粒径段的PM_(2.5)、OC、EC的去除效率.研究发现:除尘设施出口处的PM_(2.5)质量排放因子在0.047~0.283 g·kg^(-1)之间,平均为(0.146±0.081)g·kg^(-1).SO_4^(2-)在离子组分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其次为NH_4^+和Ca^(2+);S在元素组分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其次为Al、Ca、Fe;OC、EC的含量波动幅度较大,各锅炉产生的OC和EC比值均大于1.在所测粒径的范围内,PM_(2.5)的质量浓度呈单峰或双峰分布,峰值点出现在0.07~0.12μm处和1μm以上(双峰时);OC的粒径分布呈双峰或三峰的特征,峰值点分别出现在0.04μm和0.20~0.31μm处和1μm以上(三峰时).除尘设施对PM_(2.5)、OC、EC质量浓度的整体去除效率分别为66%、53%和23%.
徐健黄成李莉李莉楼晟荣陈勇航楼晟荣
关键词:燃煤锅炉PM2.5排放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