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财凤

作品数:15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超声
  • 9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6篇成像
  • 5篇造影
  • 5篇超声造影
  • 4篇羟基乙酸
  • 4篇聚乳酸
  • 4篇聚乳酸羟基乙...
  • 4篇超声检查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造影剂
  • 3篇乳腺癌新辅助...
  • 3篇乳腺肿
  • 3篇热治疗
  • 3篇肿瘤
  • 3篇化疗
  • 3篇光热治疗
  • 3篇辅助化疗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14篇万财凤
  • 10篇李凤华
  • 8篇杜晶
  • 6篇王琳
  • 3篇金叶
  • 3篇杨红
  • 3篇许丽
  • 3篇张雨
  • 2篇李红丽
  • 2篇方华
  • 2篇刘雪松
  • 1篇马猛
  • 1篇王柱清
  • 1篇李铮
  • 1篇张时君
  • 1篇杨施
  • 1篇朱勇
  • 1篇田汝辉
  • 1篇肖玉芳
  • 1篇胡洪亮

传媒

  • 3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阿霉素-全氟溴辛烷纳米级聚乳酸超声造影剂体外显像和抗肿瘤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制备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成膜材料,内载阿霉素(DOX)-全氟溴辛烷(PFOB)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并评价其体外超声显像效果及体外抗肿瘤疗效。方法应用改进的单乳化水包油(O/W)溶剂挥发法制备DOXPFOB@PLGA纳米粒子,检测其一般特性及DOX体外释放行为;应用超声成像仪观察其体外超声显像效果;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评估其体外癌细胞杀伤效果。结果成功制备DOX-PFOB@PLGA纳米粒子,平均粒径(236. 7±45. 9)nm,分散性好; DOX的包封率为(53. 52±1. 72)%,载药量为(4. 28±0. 61)%,DOX体外释放具有PH响应性(24h累计释放量(%):PH5. 7,40%; PH7. 4,15%);体外超声显像显示纳米粒子具有造影增强效果;体外细胞实验显示其具有良好抗肿瘤效果。结论成功制备集成像与化疗功能为一体的PFOB-DOX@PLGA超声造影剂,具有良好的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和体外抗肿瘤疗效。
董琪张雨杜晶谢少伟杨红万财凤许丽李凤华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阿霉素超声成像
集超声成像与光热治疗为一体的纳米级液态氟碳聚乳酸超声微囊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乳酸(PLGA)为成膜材料,内载液态氟碳化合物(PFOB),外包裹金纳米壳层,构建金纳米壳液态氟碳聚乳酸纳米微囊,并进行其体外实验研究。方法运用单乳化水包油(O/W)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PFOB的纳米级PLGA粒子;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硼氢化钠为氧化剂制备金纳米粒子;使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制备金纳米粒子聚乳酸微胶囊;最后采用表面原位引晶法制备金纳米壳聚乳酸微胶囊。结果金纳米粒子聚乳酸微胶囊粒子平均粒径为(268±80)nm,呈球形,分散性好;体外超声成像实验显示,金纳米壳聚乳酸微胶囊呈细腻均匀的点状密集高回声;细胞毒性试验显示材料无明显生物毒性,且体外溶液和细胞光热效果良好。结论成功制备集癌症成像与治疗为一体的金纳米壳液态氟碳聚乳酸微胶囊,具有良好的体外显像和光热治疗效果。
张雨许丽杜晶万财凤杨红李凤华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金光热治疗超声成像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对乳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1例乳腺癌ABVS图像,观察病灶的边缘、生长方式、后方回声、钙化及"汇聚征"等形态学表现,并与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包括病理级别、淋巴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 B-2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1.85%(42/81)伴毛刺征,其中11.90%(5/42)的毛刺仅在冠状面察见,毛刺征组的ER/PR阳性率高、c-erb B-2阳性率低(均P<0.01);30.86%(25/81)有后方回声增强,多见于ER/PR阴性、c-erb B-2阳性的乳腺癌(均P<0.01);53.09%(43/81)伴微钙化,并与c-erb B-2阳性表达有关(P=0.018);45.68%(37/81)有"汇聚征",常为低级别(Ⅰ/Ⅱ级)(P=0.023)、ER/PR阳性、c-erb B-2阴性(均P<0.01)的乳腺癌。结论 ABVS通过形态特征特别是"汇聚征"能反映肿瘤的预后指标,能对乳腺癌进行有效的在体预后评估。
金叶李凤华王琳杜晶万财凤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因子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应变比值法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行乳腺NAC并手术的患者40例,分别于化疗前和术前行常规超声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用超声弹性评分法和应变比值法(分别选取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和脂肪组织作为参照)评估其NAC前后的弹性变化;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并比较不同参照时应变比值法评估NAC疗效的截断值、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40例患者中,NAC结束后治疗有效者24例,无效者16例。有效者NAC后超声弹性评分≤3分者占87.5%(21/24),4~5分者占12.5%(3/24);无效者NAC后超声弹性评分≤3分者占31.2%(5/16),4~5分者占68.8%(1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超声弹性评分法评估NAC疗效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68.8%。无论选取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还是脂肪组织作为参照,有效者、无效者NAC前后应变比值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5);以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为参照时,弹性应变比值法评估NAC疗效的截断值为58.1%,曲线下面积为0.820,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2%、87.5%;以脂肪组织为参照时,弹性应变比值法评估NAC疗效的截断值为71.9%,曲线下面积为0.753,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3%、68.8%。选取不同参照时弹性应变比值法预测NAC疗效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结论超声弹性评分法和应变比值法均可作为评价乳腺癌NAC疗效的有效手段;且应用应变比值法时无论选取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还是脂肪组织作为参照,其评估价值无明显差异。
王砚万财凤刘雪松王琳杜晶李凤华李红丽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影像学检查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浅表淋巴结疾病常见于恶性肿瘤的转移、淋巴瘤、结核、炎症等,准确鉴别其性质对原发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等有重要临床意义。超声、CT、MRI以及PET/CT在浅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就浅表淋巴结疾病的影像学检查进展做一综述。
万财凤李凤华
关键词:淋巴疾病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聚乳酸羟基乙酸载全氟溴辛烷-四氧化三铁包金纳米粒子双模态成像与光热治疗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制备具有表面金壳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包载全氟溴辛烷(PFOB)和四氧化三铁(SPIOs)的纳米粒子,用于探究其体外超声显像和磁共振成像能力和光热杀伤肿瘤细胞效果。方法采用单乳化水包油(O/W)溶剂挥发法制备PFOB-SPIOs@PLGA纳米粒子,金种子生长法形成纳米粒子表面金壳制备;对其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评估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情况;采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仪器观察纳米粒子的体外成像效果;近红外激光照射纳米粒子溶液观测升温效果;AM单染在激光共聚焦下观察光热杀伤肿瘤细胞效果。结果成功制备了PFOB-SPIOs@PLGA@Au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平均粒径(347±65.8)nm,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磁共振测得r2值为(465.23±30.39)mM-1s-1,具有体外磁共振T2成像效果;具有体外超声成像效果;近红外激光照射纳米粒子溶液10min最高温度可达45.2℃;CCK-8法检测纳米粒子对各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制备了粒径均一的PFOB-SPIOs@PLGA@Au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超声和磁共振T2体外成像效果和体外升温效果,且无明显细胞毒性。
郑东东杨红万财凤董琪杜晶李凤华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光热治疗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病灶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77个病灶,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其ABVS和MRI图像特征,并比较二者评估乳腺病灶大小和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效能,评估ABVS冠状面上的"汇聚征"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70例患者中,良性37例(共43个病灶),恶性33例(共34个病灶)。ABVS[(18.0±8.9)mm]和MRI[(17.0±9.0)mm]测得病灶最大值与病理测值[(17.8±9.2)mm]均呈正相关(r=0.96、0.95,P<0.01),但ABVS和MRI所测病灶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MRI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31/34)和85.29%(29/34)、86.05%(37/43)和90.70%(39/43)、88.31%(68/77)和88.31%(68/77)、83.78%(31/37)和87.88%(29/33)、92.50%(37/40)和88.64%(39/4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5(P>0.05)。"汇聚征"阳性率为32.47%(25/77),在良、恶性病灶中分别占6.98%(3/43)和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87,P<0.01)。ABVS重建冠状面"汇聚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70%(22/34)、93.02%(40/43)、80.52%(62/77)、88.00%(22/25)和76.92%(40/52)。结论 ABVS和MRI均能有效诊断乳腺肿块,但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敏感度更高,其冠状面的"汇聚征"能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金叶李凤华杜晶王琳万财凤
关键词:乳腺肿瘤
30例乳腺化生性癌的多种影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对比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BC)的影像学表现,并归纳其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MB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对比肿块的影像学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30例MBC病例共有31个病灶,其中鳞状细胞癌18个,混合型化生性癌3个,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7个,肌上皮癌1个,梭形细胞癌2个。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89岁,平均年龄(61.8±14.2)岁。肿块的最大径101.0 mm,最小径6.6 mm,中位数25.5 mm,平均(33.1±18.5) mm。术前共有29例患者行超声检查,累计共检出30个病灶;其中,23个病灶形态不规则(76.7%),19个呈低回声(63.3%),11个呈混合回声(36.7%),14个边界不清楚(46.7%),7个病灶内伴细小钙化(23.3%);有5例腋下淋巴结肿大,其中3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10.3%)。8例患者行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检查,病灶呈分叶状、团块状或不对称外形,边界欠清或不清,部分内可见粗大不均质或细沙样钙化。6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均呈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T2WI低信号;强化后呈不均匀信号,边缘欠光整,呈分叶或毛刺样。3例患者MRI平扫提示分别存在周围组织侵犯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可能,但超声均未提示;除1例胸大肌侵犯经病理证实,另外2例均为假阳性。4例患者同时行CR、MRI和超声检查,MRI对2例微小钙化未显示,超声对1例淋巴结肿大未显示。16个病灶为三阴性,三阴性率为51.6%;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率达32.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率为25.8%。结论·超声、CR与MRI联合检查可以相辅相成,提高对MBC恶性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陈翠金叶王琳李红丽万财凤姜立新
关键词:乳腺化生性癌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计算机X线摄影三阴性乳腺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US)、CEUS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对79例单发乳腺病变患者分别进行US和CEUS检查,分析病灶的US及CEUS增强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评分法绘制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 US、CEUS单独及联合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884、0.953,Z检验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使用US和CEUS检查(P<0.05)。结论 US和CEUS检查均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万财凤杜晶李凤华方华王琳
关键词:超声检查ROC曲线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多模态乳腺肿块良恶性分类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超声单模态信息量少的问题,提出基于双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乳腺肿块分类模型。收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21年的96例乳腺癌患者(51例恶性,45例良性)的807张灰阶图像和807张弹性图像进行实验。首先,对传统的ResNeXt101模型进行改进,去掉最后的平均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并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以提高模型对图像重要信息的关注;然后,将病人同一病灶的灰阶图像和弹性图像分别输入至两个改进的ResNeXt101网络中;最后,将两路网络输出的特征进行拼接融合,构建全连接分类层进行良恶性鉴别。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双路网络准确率为84.2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高于单模态的准确率和AUC值。
王怡伟李晓兵聂生东姜立新万财凤蒋卓韵贾守强
关键词:乳腺癌图像分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