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中涛

作品数:264 被引量:1,270H指数:19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3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理学
  • 85篇医药卫生
  • 35篇生物学
  • 25篇化学工程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农业科学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1篇学成
  • 41篇化学成分
  • 37篇活性
  • 28篇化合物
  • 2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0篇分子
  • 18篇色谱
  • 18篇黄酮
  • 17篇类化
  • 17篇类化合物
  • 16篇微生物
  • 16篇光度
  • 15篇药物
  • 15篇印迹聚合物
  • 15篇光度法
  • 15篇分子印迹
  • 14篇萃取
  • 12篇生物发酵
  • 12篇微生物发酵
  • 10篇青霉

机构

  • 251篇云南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红塔烟草(集...
  • 6篇云南烟草科学...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昆明学院
  • 3篇大理学院
  • 3篇桂林师范高等...
  • 3篇遵义医学院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3篇大理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昆明师范高等...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 2篇红云烟草(集...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64篇丁中涛
  • 79篇曹秋娥
  • 67篇蔡乐
  • 34篇杨雪琼
  • 29篇杨亚滨
  • 26篇周俊
  • 21篇朱秀芳
  • 18篇周皓
  • 15篇太志刚
  • 13篇董建伟
  • 13篇谭宁华
  • 11篇汪国松
  • 11篇凌剑
  • 10篇方云山
  • 9篇保志娟
  • 9篇尹田鹏
  • 9篇刘松愈
  • 9篇王颖臻
  • 8篇马志刚
  • 7篇邹永明

传媒

  • 33篇云南大学学报...
  • 17篇云南化工
  • 9篇天然产物研究...
  • 9篇分析试验室
  • 7篇化学研究与应...
  • 6篇云南植物研究
  • 6篇中草药
  • 5篇分析化学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光谱实验室
  • 4篇Acta B...
  • 4篇烟草科技
  • 4篇波谱学杂志
  • 4篇有机化学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云南民族大学...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中国烟草学报
  • 3篇Chines...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16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25篇2009
  • 15篇2008
  • 22篇2007
  • 17篇2006
  • 14篇2005
2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卷烟烟气中稠环芳烃研究的新进展
2007年
综述了卷烟烟气中稠环芳烃(PAHs)的生成条件、途径、毒理性及分析方法研究的新进展。稠环芳烃是卷烟烟气中最重要和数量最多的一类有害物质,多数PAHs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刘芳杨柳吴亿勤缪明明丁中涛
关键词:卷烟烟气稠环芳烃
新功能单体的合成及靛玉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合成了3个新功能单体N-1-苯乙基丙烯酰胺(PEAA)、N-烯丙基-2-羟基苯甲酰胺(AHBA)及1-苯基-3-甲基-1H-吡唑-5-基-丙烯酸酯(PMPA),采用本体聚合法,对功能单体的种类及用量、致孔溶剂的种类及交联剂的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合成了19个靛玉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1-19)及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P1-19)。平衡吸附实验研究表明,以AHBA为功能单体制备的靛玉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14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高的印迹因子。对MIP14进行了混合标准样品的吸附选择性及实际样品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HBA为功能单体制备的靛玉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更高的亲和性和更好的吸附性能。
成会玲朱秀芳杨顺香曹秋娥丁中涛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靛玉红
2006~2018年稀有放线菌中的新天然产物被引量:4
2019年
微生物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在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放线菌中发现了大量的活性新化合物,其中从稀有放线菌中得到的新化合物的数量呈现上升态势.对2006年1月~2018年6月报道的从陆地植物、土壤、海洋沉积物、海洋动物等来源的稀有放线菌中所发现的新活性化合物进行综述,结构类型涉及大环内酯、聚酮、蒽醌、联吡啶类、多烯等类型化合物,包括515个新天然产物.同时对稀有放线菌的生物转化也进行了综述.
张举成杨雪琼杨雪琼周皓杨亚滨
关键词:稀有放线菌活性化合物生物转化
新试剂1-(4-安替比林)-3-(对苯甲酸)-三氮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以4-氨基安替比林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重氮化和偶联两步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三氮烯类显色剂:1-(4-安替比林)-3-(对苯甲酸)-三氮烯(ABTA),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新试剂与Pd(II)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钯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d(II)的质量浓度在0.25~2.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ε=2、87×10^4 L/(mol·cm),大量常见离子对Pd(II)的测定不干扰。该方法用于催化剂样品中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赵霞刘鹏丁中涛曹秋娥
关键词:光度分析
一种通过固体发酵微生物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产生抗生素TMC‑154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微生物固体发酵产生抗生素TMC‑154的方法。即:微生物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 828H2(CGMCC No.12073)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固体发酵,经过合适的溶剂超声提取...
蔡乐丁中涛邢赟尹田鹏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同时测定烟草薄片中的糖和保润成分被引量:6
2014年
建立了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一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分离测定烟草薄片中糖和保润成分的方法,研究了4种糖成分(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蔗糖)和5种保润成分(丙二醇、丙三醇、木糖醇、山梨醇和甘露醇)在色谱中的保留行为。以480mmol/LNaOH淋洗液等度淋洗,Carbopac MAl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进行分离,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在所考察浓度范围内,9种化合物在测试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6,检出限为12.6~39.9μg/L(以3倍信噪比计算),5次平行进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1%~3.3%,标准加标回收率在95.4%~104.8%之间。
张蓉司晓喜伊奥尔张红丁中涛张凤梅朱瑞芝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烟草薄片
基于银纳米三角片与罗丹明6G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钴离子被引量:6
2015年
以罗丹明6G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复合物为荧光探针,银纳米三角片为猝灭剂,研究了银纳米三角片与荧光复合物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建立了测定钴离子的荧光分析法。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荧光复合物与银纳米三角片混合后,由于荧光复合物在银纳米三角片上吸附而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达到80%左右。当钴离子存在时,银纳米三角片与罗丹明6G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被破坏,荧光逐渐恢复。随着钴离子浓度的增加,体系荧光值的恢复率(I/I0)与钴离子的浓度(cCo^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I0=1.054+21.72 cCo^2+,相关系数r^2为0.996 2。通过对自然水样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实现了钴离子的定量检测,回收率在90.4%~115.1%之间。建立了一种可靠的选择性检测钴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
张秀清彭君凌剑刘朝娟曹秋娥丁中涛
关键词:罗丹明6G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钴离子
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与1,10-菲罗啉或2,2'-联吡啶对钴(Ⅱ)的协同萃取行为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H2A)与1,10-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dipy)对Co(Ⅱ)的协同萃取行为.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CoA·B(B分别为Phen和dipy),求得萃取平衡常数logKex分别是4.78(H2A+phen)和1.61(H2A+dipy),并对协萃配合物的IR谱进行了讨论.
丁中涛刘松愈张天发
关键词:菲罗啉联吡啶
一种抗炎活性化合物peniroquesine 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萜类化合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炎活性化合物peniroquesine A,其结构如式I所示。该化合物属于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活性化合物peniroquesine A是一种具有...
丁中涛蔡乐王家鹏俞静
文献传递
新试剂1-(8-′(5′-磺酸基喹啉))-3-(对硝基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研究了该化合物作为光度法测定铜的显色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pH9.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有乳化剂OP存在时目标化合物与Cu^2+形成一种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96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5.75×10^4L·mol^-1·cm^-1,Cu^2+的浓度在0.05—0.48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理,方法可满意地用于食品样品中铜的测定。
宋春侠李彦生丁中涛曹秋娥
关键词: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