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鑫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中毒
  • 3篇有毒植物
  • 3篇中毒事件
  • 3篇分子标记
  • 3篇分子标记技术
  • 2篇毒蘑菇
  • 2篇毒死蜱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家兔
  • 2篇灌流
  • 2篇DNA分子
  • 2篇DNA分子标...
  • 2篇DNA分子标...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电机
  • 1篇叠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机构

  • 1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公安部物证鉴...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作者

  • 15篇龙鑫
  • 11篇孙承业
  • 6篇张宏顺
  • 6篇马沛滨
  • 6篇谢立璟
  • 5篇周静
  • 4篇李海蛟
  • 3篇王英伟
  • 3篇孙健
  • 2篇郭翔
  • 2篇陈霄
  • 1篇张烁
  • 1篇侯小平
  • 1篇唐丽萍
  • 1篇王效俊
  • 1篇刘全儒
  • 1篇孟聪申
  • 1篇蒋绍锋
  • 1篇刘冰
  • 1篇余成敏

传媒

  • 4篇药物不良反应...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间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疗行为差异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区域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疗行为的差异。方法选择河北、黑龙江、重庆区域共18家县级医院2012年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胆碱酯酶活性检测、阿托品及复能剂使用情况、住院天数、费用及预后。结果住院天数中位数4 d,总费用2 755.39元,药品费用1 185.00元。三区域间胆碱酯酶活性检测次数、阿托品的使用天数和剂量、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病例的复能剂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不同地区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疗行为仍存在一定差异,制定其临床路径非常必要且紧迫。
龙鑫蒋绍锋罗东马瑞凤宋莉马沛滨
关键词:诊疗行为回顾性调查住院费用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有毒植物鉴定中应用的评价研究
研究背景:在我国,植物由于其存在的广泛性,易于获得,以及我国有把植物作为食材或药材的传统等原因,有毒植物中毒成为对公众健康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针对有毒植物中毒控制技术的开展却很少,特别是在有毒植物中毒现场中,由...
龙鑫
关键词:有毒植物RAPD技术DNA条形码技术
文献传递
三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有毒植物鉴定效能的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3种不同的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属级的鉴定能力以选出最适合在中毒现场快速鉴定有毒植物的分子技术。方法选取毛茛科、大戟科共18种19份有毒植物叶片样品,用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基因组DNA,分别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简单重复序列问标记(ISSR)和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属级),使用NYSTS、SPSS、PAUP、MEGA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比较3种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结果准确性:RAPD技术未能鉴定样品的属级,ISSR技术和DNA条形码技术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8%和100%。可靠性:RAPD技术与ISSR技术主观影响率分别为44%、26%,条带重复率分别为47%、45%;DNA条形码技术trnH-psbA片段扩增成功率与测序成功率均为100%。时效性:从总DNA提取开始至得到最终鉴定结果,RAPD、ISSR、DNA条形码技术耗时分别为8.5、9.0、42.2 h。可操作性:RAPD与ISSR技术的鉴定工作可在普通实验室完成,DNA条形码技术的鉴定工作则需要特殊的测序设备。结论初步认为DNA条形码技术是比较适用于突发有毒植物中毒事件中快速病因判定的分子鉴定技术。
龙鑫孙承业谢立璟王英伟刘冰
关键词:有毒植物DNA条形码技术
乌头属植物中毒事件的病因判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验证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发生的一起乌头属植物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的作用。方法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的要点是根据现场、病例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中毒患者临床情况,采集中毒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样本及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国家CDC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可疑有毒植物的形态学鉴定、DNA分子鉴定和毒素检验,并按照中毒病因判定模型,综合3方面的结果进行病因判定,指导临床诊断和救治。结果 2010年5月30日,新疆塔城地区某县某矿业金属有限公司13名员工食用在附近山上采集的"野芹菜"后15~30 min内陆续出现口唇及四肢麻木、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立即被送往当地医院,运送途中死亡4人,9人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其中2人抢救无效均于中毒后4 h左右死亡。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形态学鉴定确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1例呕吐物样品和3例血液样品中检测出乌头碱,血液样品中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17、0.25和0.48μg/L。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现场采集的可疑有毒植物新鲜叶片与乌头属植物属于同一类。综合上述结果,明确该起事件为误采误食乌头属植物茎叶所致突发中毒事件。结论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可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谢立璟王效俊侯小平刘全儒王英伟龙鑫马沛滨孙承业
关键词:乌头属中毒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有毒植物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有毒植物中毒是对健康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其易获得性、传统用药习惯和误用滥用等原因,植物中毒发病率居高不下。2000-2006年我国食物中毒原因中,有毒动植物(包括有毒蘑菇)中毒病死率远高于微生物中毒与化学物中毒,居首位。
龙鑫谢立璟孙承业
关键词:DNA分子标记技术有毒植物中毒公共卫生问题化学物中毒有毒动植物
血液灌流对毒死蜱清除能力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阐明血液灌流对毒死蜱家兔经口染毒的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探索血液灌流对毒死蜱清除能力.方法 12只家兔毒死蜱经口染毒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血液灌流,另一组不灌流.在染毒后不同时间采集动物血样,气相色谱法检测血中...
郭翔黄先青何坚张宏顺龙鑫何仟陈霄
关键词:血液灌流毒死蜱代谢动力学家兔
鹅膏肽类毒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在阅读国内外鹅膏肽类毒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鹅膏肽类毒素的种类、来源、毒性及毒作用机制、中毒表现及治疗方面做出归纳整理,以期为今后鹅膏肽类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孙健孙承业李海蛟章轶哲张宏顺周静龙鑫马沛滨
关键词:毒性
百草枯致兔眼损伤的病理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百草枯致[损伤的病理]变,为构建相应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将20只普通级健康成年白色新西兰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只。每只家兔左眼结膜囊内滴入百草枯原液100μl后立即将其眼睑轻轻闭合,使药液分别保留30 s(30 s组)、1 h(1 h组)、4 h(4 h组)、8 h(8 h组)和24 h(24 h组);右眼结膜囊内滴入生理盐水100μl作为对照。接触百草枯原液达规定时间后,以生理盐水分别冲洗双眼5 min。应用裂隙灯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技术观察眼结膜、虹膜和角膜的损伤情况并进行评分,记录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和损伤完全恢复时间。实验第21天处死动物,取角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0 s组家兔出现轻至中度结膜刺激症状,未见角膜、虹膜损伤,实验第2天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达峰,为(14.0±2.3)分,眼损伤完全恢复时间为(9.5±0.6)d,角膜组织切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1 h组家兔出现中至重度结膜刺激症状,虹膜无损伤,角膜有局灶性损伤,染毒后(5.5±1.9)d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达峰,为(47.5±8.5)分,高于30 s组(P<0.05),眼损伤完全恢复时间为(13.5±2.4)d,组织切片见角膜受损部位上皮扁平细胞层缺失。4 h组、8 h组和24 h组家兔除了出现重度结膜刺激症状外,均出现角膜和虹膜损伤,损伤程度随着接触百草枯原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眼损伤累加最高积分分别在染毒后(6.2±1.0)、(7.7±1.0)和(7.2±2.1)d达峰,分别为(67.5±10.5)、(79.5±9.7)和(80.0±9.5)分,均高于30 s组和1 h组(均P<0.0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组中有2只家兔分别在实验第12、19天眼损伤完全恢复,另2只和8 h组、24 h组的全部家兔至实验第21天眼损伤未完全恢复。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4 h组家兔角膜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呈虫蚀样改变;8 h组角膜上皮扁平细胞和棘状细胞脱落,仅存柱状基底细胞,部分深达角膜基质层,角膜基质纤维板�
郭翔张宏顺龙鑫孙承业
关键词:百草枯眼损伤角膜
急性海芋中毒救治1例被引量:2
2011年
1例44岁男性误食海芋块根,数分钟后出现口唇麻木、咽喉疼痛、恶心、呕吐、流涎、呼吸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中毒后20 min入院,诊断为急性喉头水肿。给予静脉推注苯海拉明20 mg、地塞米松5 mg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等处理,并行吸氧、保肝等对症治疗。中毒5 h后症状逐渐好转,50 d后痊愈。海芋是天南星科海芋属有毒植物,含有皂素毒苷及草酸钙等。口服后可致神经和胃肠系统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0~30 min,严重者可致死亡;皮肤或者眼接触海芋汁液会导致皮肤瘙痒、结膜炎,甚至失明。吸入含有海芋的粉尘后也可对眼、鼻腔及咽喉黏膜产生强烈刺激而引起相关症状。中毒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海芋中毒无明确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治疗为主。
谢立璟王英伟龙鑫孙承业
关键词:海芋中毒救治
一种真菌采集烘干一体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菌采集烘干一体包,包括背包主体,还包括:铰接于所述背包主体的内侧背部,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的屉盒,所述水平面为所述屉盒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屉盒具有通风网格底部,所述屉盒包括成纵向叠放的多个;用于盖住顶端...
李海蛟孙承业谢立璟马沛滨龙鑫周静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