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德庄

作品数:59 被引量:232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肝炎
  • 41篇病毒
  • 29篇肝炎病毒
  • 15篇乙型
  • 15篇肝组织
  • 14篇原位
  • 14篇原位杂交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丙型
  • 10篇法检
  • 10篇丙型肝炎
  • 9篇庚型
  • 8篇血清
  • 8篇杂交法
  • 8篇输血传播
  • 8篇输血传播病毒
  • 8篇细胞
  • 7篇丁型
  • 7篇丁型肝炎
  • 7篇免疫

机构

  • 4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北京市卫生局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安阳市第五人...
  • 2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国家研究院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邯郸市第二医...
  • 1篇北京佑安医院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59篇黄德庄
  • 26篇郎振为
  • 17篇贺立香
  • 16篇周育森
  • 14篇罗朝霞
  • 14篇谢立
  • 14篇贺丽香
  • 12篇阎惠平
  • 11篇闫惠平
  • 7篇金荣华
  • 7篇陈万荣
  • 6篇王海涛
  • 6篇温韬
  • 4篇郭雁宾
  • 4篇张建成
  • 4篇靳海英
  • 4篇宋晨朝
  • 4篇许德军
  • 4篇崔红
  • 3篇汪俊韬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天津医药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国外医学(病...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传染病网络动...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 2篇2000
  • 7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押以基因工程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蛋白(HCAg)为抗原,建立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分泌的McAb进行鉴定。方法:用纯化HCV基因工程表达抗原(HCAg)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及骨髓瘤细胞按常规方法融合、筛选、克隆化及腹水注射制备McAb。采用ELISA及分片断鉴定技术进行鉴定。结果押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HC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经多次复苏传代仍能稳定分泌抗体,特异性强,效价高。与不同抗原蛋白的ELISA反应呈特异性阳性反应。分片断鉴定结果显示,所获5株McAb主要为抗HCV核心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S3。结论:此5株丙肝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对丙肝抗原具有特异亲和性,为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基础。
谢立陈万荣张明程黄德庄贺立香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病毒感染单克隆抗体结构蛋白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免疫酶斑点法检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筛查早期HCV感染者的简单快捷方法。方法制备特异性的抗HCV核心蛋白和抗HCVNS3的单克隆抗体(mAb)酶标记物,应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各种类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HCV-Ag,并与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HCV-Ag及RT-PCR检测HCVRNA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酶斑点法检测表明,HCV-Ag的检出率在抗HCV抗体阳性、乙肝和非甲非戊肝炎患者中,分别为15.4%(8/52)、1.73%(19/1099)和1.03%(1/97);在81例甲肝和67例戊肝患者及50例正常人中均未检出。免疫酶斑点法与双抗体夹心ELISA及RT-PCR的检测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与RT-PCR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免疫酶斑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为HCV的早期诊断和常规筛查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时红波谢立黄德庄贺立香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免疫酶斑点法抗原单克隆抗体
经输血传播病毒在肝外组织中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经输血传播病毒(TTV)在肝及肝外组织的定位、分布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PCR及原位杂交方祛,对13例非甲-非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尸解肝、胰、肾、脾、睾丸和心脏石蜡包埋组织中的TTVDNA进行了检测。结果 5例肝组织、3例肾脏及胰腺、脾脏组织各2例中检出了TTV核酸杂交信号,2例睾丸及心肌组织各检出1例。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肝及肝外组织实质细胞的核内。这些肝外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损伤改变。PCR的检出率与原位杂交基本一致。结论 TT病毒能感染肝及肝外组织,肝外组织中的感染可能与TT病毒的再度感染及在不同人群中的较高感染率有关。
郎振为金荣华王勇阎惠平周育森罗朝霞黄德庄
关键词:DNA病毒经输血传播病毒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肝外组织
组织原位杂交法研究输血传播病毒的致病性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根据肝组织中TT病毒 (TTV)感染和复制状况探讨病毒的致病性。方法 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地高辛素为标记物、对称和不对称PCR法分别标记TTV双链探针和 2条单链探针。原位杂交检测 5 6例肝组织 ,其中 6例TTV阳性者分别做单链探针杂交。结果  5 1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阳性率 2 7 5 % (14/5 1)。对照组 5例杂交阴性。TTVDNA主要见于肝细胞核内 ,受染细胞的病变和坏死不十分明显 ;在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及肝硬化组织中均有检出。用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与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一致 ,杂交信号强度相仿 ;2例肝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 ,信号强度较弱。结论 TTV可能导致肝损伤 ,并在肝脏内有复制 ;
阎惠平郎振为黄德庄周育森金荣华罗朝霞贺立香王海涛
关键词:输血病毒传播TT病毒感染
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的克隆性
2005年
目前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从临床诊断发展到亚临床诊断.许多并无症状及体征的亚临床期患者亦可获得明确的诊断.但一些体积较小的如直径小于2 cm的肝内瘤样病变与甲胎蛋白(AFP)阴性小HCC,因病灶过小,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也不易获得准确诊断[1].
张沛怡王燕颖成军郎振为杨倩张建中黄德庄杨艳杰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旁组织乙型肝炎病毒DNA克隆性HCC
树突状细胞抗病毒抗肿瘤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3年
树突状细胞 (DC)是功能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 ,它具有激活初始型 T细胞和诱导初级免疫应答的特殊能力。近年来有关 DC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技术、合理选择细胞因子激活 ;选择病毒或肿瘤抗原导入 DC诱发细胞免疫等技术均有很大进展 ,将为临床上抗病毒、抗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有关
黄德庄郭雁宾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病毒抗肿瘤抗原呈递细胞生物学
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2008年
闫丽谢立黄德庄
关键词:肝炎肝炎病毒
PCR产物固相杂交酶联显色观察白细胞介素-2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
2004年
目的 建立一步法基因扩增产物固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并用于临床观察白细胞介素 2 (IL 2 )联合干扰素 α(IFN 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例患者中有 4例患者接受IL 2和IFN α联合治疗 ,其中 2例为IFN α单独或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复发者 ,未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者 2例 ,疗程为一年。余下的 3例患者为单独使用IFN α治疗者。同时采用一步法基因扩增产物固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HCVRNA)滴度评价疗效。结果 IL 2联合干扰素治疗对干扰素治疗后复发者仍有效 ,完全应答率为 10 0 % ;对未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者也有效 ,完全应答率为 5 0 %。结论 白细胞介素 2联合干扰素可作为初次治疗及复发后再治疗的选择方案。而一步法基因扩增产物固相杂交酶联显色检测血清HCV RNA滴度的方法可快速、特异、灵敏地反应出治疗过程中HCV RNA量的变化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疗效判定指标。
王芳郭雁宾黄德庄王风水贺立香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基因扩增
肝病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
1998年
目的探讨临床肝病病人中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5’UTR两对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建立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69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标本中GBV-C/HGVRNA,并对其中1例PCR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结果169例各型肝病病人GBV-C/HGVRNA总的检出率为95%(16/169)。在29例有手术输血史患者中,310%(9/29)GBV-C/HGVRNA呈阳性,明显高于无手术输血史组(5%,P<001)。序列分析显示1株庚肝病毒5’UTR部分基因片段与已知庚肝病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914%~9891%之间。结论GBV-C/HGV感染普遍存在于临床肝病患者中,病人感染GBV-C/HGV的临床表现未发现有特殊性,GBV-C/HGV可能不是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黄呈辉黄呈辉刘德恭孟庆华周育森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核苷酸序列肝炎
分子杂交法研究肝炎病人血清和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对各型肝炎病人血清和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核酸检测分析 ,探讨病毒的致病性。方法 以地高辛为标记物制备TTVDNA探针 ,斑点杂交法、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血清中及肝组织中TTVDNA。结果 检测 10 3例血清 ,TTV总阳性率为 2 5 2 4% (2 6 /10 3) ;甲~戊型肝炎组检出率 2 1 81% (12 /5 5 )、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检出率 47 37% (9/19)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5 % (3/2 0 )。临床可见TTV的单独感染和重叠感染 ;出现急性、慢性甚至重度肝损伤。 12例肝组织可见TTV阳性 ,阳性颗粒主要见于肝细胞核内。结论 从血清和肝组织证实了TTV的存在 。
阎惠平周育森郎振为黄德庄金荣华罗朝霞贺立香王海涛
关键词:TTV核酸探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