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烯醇化酶同工酶电泳测定及其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黄强贾小云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电泳法
- 人胎儿晶体中可溶性蛋白质的研究
- 1994年
- 本文使用Sepharyl S—300(superfine)分离人胎儿晶状体中(18周、21周、24周)可溶性蛋白质各组份,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PAGE)及SDS—聚丙烯酶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其各组份进行鉴定。在各组份晶体蛋白的百分含量中α和β_1晶体蛋白随胎龄增加而减少的负相关倾向(相关系数—0.9542;—0.9674)。β_2和γ晶体蛋白随胎龄增加而增加的正相关倾向(相关系统0.9666;0.9970)。在PAGE图谱中,除γ晶体蛋白随胚龄增加第二条区带变得明显外,其余均无明显变化,而在SDS—PAGE图谱中各组份晶体蛋白的多肽分子量在各胎龄组无变化。因此,我们推测在正常情况下晶体蛋白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中,这对维持晶状体正常细胞结构和正常代谢功能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关系被破坏,将导致晶状体代谢异常。但这种关系是由于蛋白质合成的改变引起的还是与蛋白质分子装配(Assembly)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 曹心嫄李绍珍藩苏华梁舜薇吴开力黄强
- 关键词:晶体蛋白可溶性蛋白质
- 人晶体总蛋白质中的43KD多肽
- 1993年
- 本文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人胚胎、青年、成年透明晶体及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囊上皮、皮质和核三部分的总蛋白质可溶性和脲溶性蛋白质进行了测定,发现在囊上皮部分自胎儿到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均有一条43KD多歇.而自14岁开始在晶体皮质及核的可溶性蛋白质中这条43KD多肽带明显加宽.在晶体皮质及核的碌溶性蛋白中这条谱带随年龄增长变得模糊.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中则几乎消失.
- 曹心嫄陈又昭梁舜薇黄强李绍珍毛文书
- 关键词:晶体蛋白晶体白内障
- 晶体蛋白与老年性白内障被引量:4
- 1999年
- 晶状体的功能是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产生视觉。晶状体干重的80%~90%是蛋白质,每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晶状体透明性的分子基础。一旦晶状体中的蛋白质结构受到破坏,则晶状体透明性丧失而成白内障。1.晶体蛋白概述晶体蛋白构成了晶状...
- 黄强
- 关键词:晶体蛋白老年性白内障
- 柔红霉素、骆驼蓬总碱对兔视网膜的毒性观察
- 1999年
- 目的 探讨药物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骆驼蓬总碱(total alkaloid Of Harmaline,TAH)眼内注射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 于兔右眼晶体囊摘除(extracapsular lens extraction,ECLE)术中分别前房内注射0.2mg/mlTAH和0.2mg/ml DNR溶液0.1ml,通过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电图及眼组织病理学等研究对象兔眼视网膜的影响.结果 对照眼与15只注入TAH眼眼底无明显的病理变化;TAH眼手术前后视网膜电图b波的振幅和潜时与对照眼无差别.而10只注入DNR眼出现严重的内皮性角膜水肿混浊,前房大量纤维索性渗出特等明显的炎性反应眼底及视网膜电图无法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TAH组眼前节结构及视网膜各层结构正常,细胞排列规律;透射电镜检查TAH眼的视网膜感光细胞外节盘膜结构清晰.排列整齐.视网膜细胞排列紊乱,部分明显呈核固缩,表现出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 TAH眼内注射对兔视网膜的毒性较小,有可能用于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研究,而DNR对兔视网膜及其它组织表现出明显毒性,应进一步研究其使用的安全剂量和剂型.
- 吴明星利华明黄强郑湖玲李绍珍
- 关键词:眼内注射柔红霉素骆驼蓬总碱毒性视网膜
- 抗氧化蛋白质──保护蛋白被引量:4
- 1995年
- 抗氧化蛋白质──保护蛋白曹心,黄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广州510060)关键词抗氧化蛋白质,混合功能氧化系统保护蛋白(protectorprotein,PRP)是1988年首先由Kim,K.H.等从啤酒酵母中分离纯化的抗氧化蛋白质(...
- 曹心嫄黄强
- 关键词:蛋白
- 一种简便的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染色方法被引量:29
- 2000年
-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几乎无背景的考马斯亮蓝G2 5 0 (CBBG2 5 0 )染色方法 .该方法所用试剂仅为稀盐酸和CBBG2 5 0 ,CBBG2 5 0的工作浓度为 0 0 0 15 % ,灵敏度达 0 0 2 μg/带 ,染色 2h达 70 % ,4h以上或染色过夜即可充分染色 .与以往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方法相比 ,该方法有经济方便、灵敏度高、几乎无背景等优点 。
- 江南吴开力黄强潘苏华
- 关键词:电泳染色方法蛋白质
- 视网膜母细胞瘤房水烯醇化酶定量检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视网膜母细胞瘤房水烯醇化酶定量检测的临床研究毛羽翔吴中耀杨华胜潘苏华梁舜薇黄强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酶学磷酸丙酮酸水合酶/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临床上少数非典型RB病例虽经各种检查仍可能...
- 毛羽翔吴中耀杨华胜潘苏华梁舜薇黄强
- 关键词:母细胞瘤房水烯醇化酶视网膜肿瘤
- 闭角型青光眼与晶体核性混浊被引量:1
- 1990年
-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青光眼致盲者占盲人总数的5.3~21%,个别地区占24.38%,在我国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比率为0.34:1,闭角型青光眼为失明的主要原因。晶体混浊是青光眼手术控制眼压后视功能减退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抗青光眼手术后晶体混浊的发生和加重,除与年龄有关外还与手术的方式,手术炎症反应有关。但对晶体核性混浊的发生与加重和青光眼的类型之间的关系。
- 周文炳曹心嫄黄强
- 关键词:青光眼闭角型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生血管形成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谷氨酸与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 ,PDR)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用定量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2 5例PDR患者 2 7只眼玻璃体VEGF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玻璃体氨基酸含量 ,并与 14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 14只眼中玻璃体VEGF、谷氨酸和GABA的含量相比较。分析玻璃体VEGF含量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关系。 结果 PDR组患者玻璃体VEGF含量 (中位数 0 .41ng/ml ,四分位间距 0 .5 4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 (中位数 0 .0 17ng/ml,四分位间距0 .0 1ng/ml) (P <0 .0 0 1)。PDR组患者玻璃体谷氨酸含量 [(11.7± 3 .0 ) μmol/L]和GABA含量 [(7.2± 3 .9)μmol/L]亦显著高于对照组谷氨酸含量 [(5 .8± 0 .7) μmol/L]和GABA含量 [(3 .3± 2 .9) μmol/L] (P <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谷氨酸、GABA均与VEGF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PDR患者玻璃体谷氨酸、GABA含量增高表明有视网膜缺血 ,它们与VEGF含量的正相关关系为视网膜缺血诱导新生血管产生提供了生物化学依据 ,也为PDR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邓娟吴德正高汝龙黄祥坤黄强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化G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