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强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细胞
  • 4篇电泳
  • 4篇内障
  • 4篇晶状体
  • 4篇白内障
  • 2篇蛋白质
  • 2篇质谱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性
  • 2篇凝胶
  • 2篇凝胶电泳
  • 2篇免疫
  • 2篇晶状体蛋白
  • 2篇晶状体上皮细...
  • 2篇泪液
  • 2篇角膜
  • 2篇白质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爱尔眼科医院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16篇黄强
  • 7篇吴开力
  • 5篇刘奕志
  • 5篇柳夏林
  • 4篇吴明星
  • 3篇夏朝霞
  • 3篇马璇
  • 3篇张敏
  • 2篇刘欣华
  • 1篇黄文勇
  • 1篇李凯军
  • 1篇蔡葵花
  • 1篇张新愉
  • 1篇冯光强
  • 1篇唐仕波
  • 1篇杨培增
  • 1篇潘竹娟
  • 1篇朱晓波
  • 1篇郭莉
  • 1篇李芬芳

传媒

  • 4篇眼科研究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晶状体上皮细胞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防治后发性白内障
吴明星刘奕志刘玉华黄强黄文勇张新愉夏朝霞吴开力
该研究通过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发现硫酸乙酰肝素多糖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抑制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未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防治提出新的可能途径。并进一步结核蛋白质组学进行不同细胞周期中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差异的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动物实验
Müller细胞中HTLV-Ⅰ病毒Tax蛋白表达及效应分析
目的:观察HTLV—1病毒Tax蛋白对Muller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寻找Tax蛋白的结合和/或效应靶蛋白分子。方法: 重组质粒pc—Tax质粒转染Muller细胞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罗琳吴开力潘竹娟黄强
文献传递
长期紫外线B辐射对豚鼠角膜的损伤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长期紫外线B(UVB)照射作用下,豚鼠角膜受损害的位置及受损后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16只豚鼠随机平均分为UVB照射组和对照组。对前者反复进行UVB照射眼部,每周1或2次,共29周,强度为0·15mW/cm2(总量为8·2J/cm2)。在实验的不同时期,行裂隙灯检查、Scheimpflug眼前部照相、内皮镜照相并分析,最后对角膜切片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UVB照射后,可见角膜上皮损伤,基质出现变性样改变,并有新生血管形成;角膜水肿增厚,第16周厚度为0·38mm,30周为0·39mm,同期对照组分别为0·34mm和0·35mm;内皮细胞面积增大、密度下降,第30周细胞面积为(462·8±21·2)μm2,细胞密度为(2168·0±98·9)个/mm2,而同期对照组分别为(397·6±19·4)μm2,和(2508·1±111·2)个/mm2。结论对豚鼠眼部长期反复进行UVB照射可损伤角膜上皮、基质、内皮,以上皮和浅基质层损害最甚。
马璇黄强吴开力
关键词:紫外线B角膜损伤角膜水肿细胞密度
兔晶状体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在晶状体蛋白质组特性研究中的价值 ,为白内障的防治提供新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固相 pH梯度 (IPG)等电聚焦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兔龄为 3个月的新西兰兔透明晶状体蛋白质进行分离 ,使用ImageMaster 2DElite 3.0 1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像 ,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仪对主要的高丰度晶状体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 双向电泳图谱显示 ,在 2 5 0 μg兔晶状体中蛋白质分布在等电点 (PI)为 pH值 5~ 9、相对分子质量为14 0 0 0~ 94 0 0 0的区域内 ;而高丰度晶状体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 0 0 0~ 4 0 0 0 0。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检出 180个蛋白质斑点的近似PI、相对分子质量及蛋白质相对含量 ,质谱鉴定得到其中 16个高丰度晶状体蛋白质的种类。结论 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可有效分离和分析晶状体蛋白质组的特性 ,为分析白内障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改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为白内障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前景。
刘奕志张敏柳夏林黄强刘欣华夏朝霞吴明星
关键词: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VEGF、TGF2β、b FGF、TNF-α、CRP和PEDF在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比较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之间血清VEGF、TGF2β、b FGF、TNF-α、CRP和PEDF的表达差异。结果:NDR、NPDR和PDR三组VEGF、TGF2β、b FGF、TNF-α、CRP均较对照组高(P<0.05),NDR、NPDR和PDR三组PEDF均较对照组低(P<0.05),NPDR、PDR组VEGF、TGF2β、b FGF、TNF-α、CRP均较NDR组高(P<0.05),NPDR、PDR组PEDF均较NDR组低(P<0.05);PDR组VEGF、TGF2β、b FGF、TNF-α、CRP较NPDR组高(P<0.05),PDR组PEDF较NPDR组低(P<0.05)。结论:糖尿病引起VEGF、TGF2β、b FGF、TNF-α、CRP和PEDF表达异常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张艳莉赵岐黄强
关键词:糖尿病血清细胞因子
二维电泳联合质谱技术鉴定水溶性晶状体蛋白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应用二维电泳结合质谱分析分离鉴定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及观察乙酰化修饰后的γ晶状体蛋白的变化。方法 分别从小鼠及小牛晶状体获得水溶性晶状体蛋白质 ,并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出牛γ晶状体蛋白 ,进行体外乙酰化 ;将各晶状体蛋白样品进行二维电泳 (2DE) ,经染色、照相和图像分析 ,进一步用胰蛋白酶消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分析鉴定各晶状体蛋白。结果 在 2DE电泳图谱上 ,小鼠水溶性晶状体蛋白有 2 0余个斑点 ,各晶状体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多位于 180 0 0~ 3 0 0 0 0D范围。主要已鉴定的α、β和γ晶状体蛋白 ,分别占 19%、43 %和 3 6%。来自小牛的γ晶状体蛋白主要有 5个斑点 ,其中 3个大的点 (γB、γD和γs)占总量的 90 %。体外乙酰化后 ,带负电荷的斑点数明显增多。结论  2DE结合生物质谱技术是分离鉴定晶状体蛋白的有效手段 。
柳夏林郭莉黄强吴明星吴开力
关键词:晶状体蛋白二维电泳质谱
人、牛、羊、骆驼泪液蛋白质组分析
陈子沿李凯军黄强Farrukh Shamsi吴开力
同源盒基因Pax-6在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LEC)内同源盒基因Pax 6的表达 ,探讨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特性的基因因素。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原代、传 1代、传 2代及传 3代LEC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 ,检测细胞中Pax 6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Pax 6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原代、传 1代及传 2代培养的LEC中均可检测到Pax 6基因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 ,传 3代培养的LEC中仅检测到Pax 6基因蛋白的微弱表达。阴性对照均未见Pax 6基因的表达。结论 体外培养的小鼠LEC中具有Pax 6基因 ,该基因的正常表达是维持LEC特性的必要条件。
刘奕志夏朝霞柳夏林黄强
关键词:同源盒基因PAX-6晶状体上皮细胞LEC
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对内毒素诱发的大鼠眼葡萄膜炎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前房相关免疫偏离 (ACAID)形成前后对内毒素诱发的葡萄膜炎 (EIU)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 5 μl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IRBP) ( 10 μg/ μl)注射至SD大鼠前房诱导ACAID的动物模型 ,于前房注射IRBP后 3d( 3d组 ,n =18)、7d( 7d组 ,n =18)行足底注射 2 0 0 μg伤寒杆菌内毒素 (LPS)。同时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的检测以监测ACAID的形成。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 ,并取脾组织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 ,检测GATA 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 ,进行半定量分析。LPS注射后 2 4h观察EIU的临床表现 ,并摘取眼球行组织学检查。LPS单纯注射组作对照组 (n =2 4 )。结果对照组和 3d组DTH呈阳性反应 ,血清中未测出IL 10 ,GATA 3基因和蛋白表达无增加 ;7d组DTH呈阴性反应 ,血清中IL 10升高 ( 7 1pg/ml± 1 3pg/ml,P <0 0 1) ,GATA 3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临床检查可发现 ,对照组和 3d组于LPS注射后 2 4h眼部炎症达高峰 ,瞳孔中央完全被纤维素样渗出膜遮盖 ,7d组大鼠眼部充血、渗出明显减轻 ;组织学检查发现 7d组较对照组和 3d组虹膜及睫状体基质内、前房、后房和玻璃体内细胞渗出明显减少。结论 前房注射抗原 7d后 ,GATA 3及IL
傅涛杨培增黄祥坤周红颜李芬芳黄强
关键词:前房GATA-3葡萄膜炎充血
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设计并论证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质量浓度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方法】 25只白兔摘除眼球冷冻后获取玻璃体,经过匀浆?沉淀?稀释等系列预处理后首先检验正常兔眼玻璃体个体差异性及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接着建立标准曲线方程,考察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立最低检测定量限,最后检测苏拉明在玻璃体内的样品稳定性?【结果】选取261 nm和269 nm两波长,全部6个个体及混合玻璃体的吸光值差ΔA(A261-A269)介于±0.002之间;外加高?低浓度苏拉明的曲线以及实际注药的高?低浓度苏拉明曲线与空白玻璃体的曲线走势一致且位于其上,各曲线的波峰波谷位置未见偏移;标准曲线方程为y = 4 234 x + 2,r = 0.999 1;次低?中浓度?次高标准浓度点的日内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3.16%?9.67%?10.35%,日间RSD分别为17.59%?10.09%?11.1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5.89±0.08) %?(96.69±0.07) %?(97.43±0.01) %;设计标准曲线的最低质量浓度45 μg/mL;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4.14%?15.94%,检验回收率为(94.92±0.01) %;常温组样品,8 h及以内稳定性尚好,之后不稳定?低温组及3次冻融组稳定性良好?【结论】在给定条件下,白兔玻璃体的个体差异可以忽略。
朱晓波唐仕波蔡葵花陈红英黄强
关键词:玻璃体苏拉明药物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