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征宇
- 作品数:180 被引量:1,67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双扩散对流理论简介及国外研究现状被引量:11
- 1989年
- 双扩散对流理论是近30年来由海洋学家流体力学家发展起来的一门流体力学分支理论,主要考察具有两种扩散机制(如热扩散和溶质扩散)的流体力学稳定性、对流的发生及对流模式.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其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鲍征宇
- 关键词:海洋学家热扩散温度梯度自然对流
- 碳酸盐岩溶解动力学及其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
- 溶解动力学实验手段可以直接揭示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遭受的各类溶蚀作用,对判断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洞缝的发育演化帮助巨大。文章简述了碳酸盐岩溶解动力学的研究概况,并以南堡凹陷为例,阐述了碳酸盐岩溶解动力学特征和溶蚀形貌的演化机...
- 张天付鲍征宇黄康俊夏文臣张宁
-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气储层
- 凝固平界面的非线性不稳定性与动力学分岔被引量:7
- 2000年
- 采用对凝固平界面正弦式干扰波凸缘的曲率、温度及其梯度、溶质浓度及其梯度进行平均的方法 ,导出了正弦式干扰波振幅随时间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对该方程定态解的非线性不稳定性和动力学分岔分析结果表明 :(1 )平—胞转变的动力学分岔方式因界面温度梯度大小的不同而不同 :在小的界面温度梯度范围内为准亚临界 滞后分岔 ;中等温度梯度条件下为超临界 滞后分岔 ;大的界面温度梯度条件下则为超临界分岔 ;(2 )在快速凝固区 。
- 吴金平侯安新黄定华鲍征宇高志农屈松生
- 关键词:凝固
- 热液成矿分带的径向对称性被引量:4
- 2005年
- 热液成矿分带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在研究银山和铜厂等具体矿床分带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热液成矿分带具有径向对称性,并且用自孤子理论研究了其内在机制,指出热液矿床是活性扩散系统中的自孤子,给出了热液成矿自孤子的定义。用静态径向对称自孤子模型对热液成矿分带的径向对称性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定性的认识,它们对更深入地研究热液成矿分带的动力学机制和成矿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 徐德义於崇文鲍征宇
- 关键词:反应扩散方程
-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碳酸盐岩中有机包裹体研究被引量:20
- 2004年
- 本文通过对威远、资阳地区上震旦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有机包裹体的研究,提出有机包裹体多分布于储层孔洞缝中所充填的三期矿物中,研究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溶蚀孔洞和裂缝。并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及单个有机包裹体成分,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热演化程度、油气运移期次、油气运移的深度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三次主要的油气运移和聚集,其各自演化的程度及油气运移的深度和温度皆不同。
- 唐俊红张同伟鲍征宇张铭杰
- 关键词: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碳酸盐岩
- 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9
- 1998年
- 王亚平鲍征宇
- 关键词:土壤污染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
- 若尔盖地区地表油气化探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被引量:1
- 2008年
- 地表油气化探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地区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若尔盖地区近地表油气化探原始数据特征分析,认为该复杂地貌区的化探样品分析数据差异较大,其干扰因素主要源于地形地貌和样品岩性等差异.为了研究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可能对化探指标的影响,利用地表遥感图像解译对研究区进行了地球化学景观分类,分别统计背景值,以消除不同景观条件下对化探成果的干扰影响;为了抑制不同岩性造成的干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出区域总样品数中比例大、岩性相同的原始分析数据作为标准,对全区样品进行分类,利用比值法进行校正.最后通过综合异常分析,给出了3个可能的油气远景区.
- 高璞鲍征宇姚志刚
- 关键词:油气化探抑制方法
- 广东省韶关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 鲍征宇
-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探成矿元素数据处理地质数据
- 四川盆地西南部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3年
-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灯影组、二叠系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中次生成因的孔隙、溶洞、裂缝较发育,经历了多期白云石和石英充填;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或脉体中有机包裹体的特征和组合类型,以及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将烃类在储层中的油气演化和运移聚集期次划分为:1印支期石油大量形成阶段的油气运移和聚集;2燕山期凝析油-湿气演化阶段的油气运移和聚集;3燕山期—喜山期干气演化阶段的天然气大规模运移和聚集。
- 唐俊红张同伟鲍征宇张铭杰杨荣生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石油地质均一温度油气运移油气聚集
- 我国地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中国地质大学与欧洲法语类大学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课程是教学计划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犹如细胞之于人体一样.合理的课程设置,成熟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是实施专业教学的根本保证.
- 谢淑云鲍征宇贾先巧
- 关键词:地质专业公共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