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有海

作品数:169 被引量:389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4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4篇防除
  • 72篇杂草
  • 52篇麦田
  • 51篇野燕麦
  • 51篇小麦
  • 46篇油菜
  • 46篇春小麦
  • 36篇油菜田
  • 36篇菜田
  • 35篇小麦田
  • 34篇春小麦田
  • 32篇除草
  • 27篇春油菜
  • 25篇春油菜田
  • 20篇除草剂
  • 16篇药效
  • 16篇阔叶杂草
  • 16篇安全性
  • 15篇防除效果
  • 11篇田间

机构

  • 142篇青海省农林科...
  • 26篇青海大学
  • 6篇青海农林科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苏州农业职业...
  • 3篇青海省农科院
  • 2篇十堰市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海南州农林科...
  • 1篇北京雷力海洋...

作者

  • 169篇魏有海
  • 140篇郭青云
  • 135篇郭良芝
  • 98篇翁华
  • 93篇辛存岳
  • 54篇程亮
  • 45篇邱学林
  • 18篇李玮
  • 16篇朱海霞
  • 12篇涂鹤龄
  • 9篇肖明
  • 8篇程亮
  • 4篇尚铁城
  • 4篇吕晓辉
  • 3篇侯璐
  • 3篇耿贵工
  • 3篇咸文荣
  • 3篇李秋荣
  • 3篇侯璐
  • 2篇郭青云

传媒

  • 29篇青海农林科技
  • 15篇杂草科学
  • 8篇湖北农业科学
  • 8篇农药
  • 6篇现代农药
  • 6篇青海大学学报
  • 5篇甘肃农业科技
  • 4篇植物保护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青海科技
  • 3篇作物杂志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21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17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9%精恶唑禾草灵EW防除麦田野燕麦试验
2009年
春小麦是青海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但野燕麦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其分布广,田间发生密度大,危害严重,在青海省浅山、脑山、垦区等均有分布,为解决青海省小麦田野燕麦的危害问题,2006年笔者用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9%精恶唑禾草灵EW,在青海春小麦田对野燕麦的防除及小麦的安全性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程亮郭青云郭良芝魏有海辛存岳翁华
关键词:精恶唑禾草灵春小麦田野燕麦防除田间小区
川水地区油菜田杂草出苗动态被引量:2
2000年
定点系统观察川水地区油菜田几种主要杂草苣荬菜、艹扁 蓄、荞麦蔓、酸模叶蓼等。田间发生总密度 331 .84万株 /hm2 ,杂草种类多样性指数为 0 .7648。多年生杂草苣荬菜发生量为 1 2 2 .34万株 /hm2 ,4月上旬开始出苗 ,7月下旬终止 ,历经 1 1 4d左右 ,出苗高峰期在 5月上旬。一年生杂草艹扁 蓄、荞麦蔓、酸模叶蓼 ,田间发生量分别为 74.83万株 /hm2 、51 .5万株 /hm2 、3933万株 /hm2 ,4月上旬开始出苗 ,5月下旬终止 ,历经 53d左右 ,有两个出苗高峰期 ,第一个峰期在 4月上旬 ,第二个峰期在 5月上旬。这三种一年生杂草在田间出苗最适深度 1 993年分别为 1— 3cm、2— 3cm、1— 3cm ;1 999年分别为 3— 5cm、2— 4cm、2— 3cm。出苗深度变化与5月份降水量 。
郭良芝郭青云邱学林辛存岳魏有海
关键词:杂草油菜田
干旱地区农田浅耕对杂草控制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在干旱农业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减少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有效利用自然降水,为发展旱作农业,提高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连续3年浅耕、深耕配施除草剂,采样调查耕层杂草种子的消长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结果秋收后2d浅耕,将落入地表85%~90%的杂草种子全部耙入0~10cm耕层内,便于防除。5、10d浅耕,随土壤裂缝进入10cm以下种子依次占1.8%、4.1%;深耕,0~10cm耕层杂草种子占19.8%,10~30cm耕层种子占80.2%,10cm以下土层种子很少萌发出苗,难以根除;浅耕配施除草剂,耕层杂草种子平均每年以75.4%的速度下降,深耕以27.3%速度下降;浅耕可节约50%机耕费,在蓄水灌溉地区可节约50%灌水量;浅耕耙松表土,防止土壤水分散失,对不同耕作层的水分、养分含量影响不大;浅耕耕种2~3年应深翻耕种或休闲一年。结论在干旱地区秋收深耕,对翻入土壤10cm以下的杂草种子难以根除,且造成土壤风蚀严重,水分严重不足,影响播种或出苗,也是形成春旱的主要原因。而浅耕则有助于旱作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辛存岳郭青云魏有海郭良芝翁华
关键词:旱作农业养分
精恶唑禾草灵防除青稞田野燕麦药效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试验采用精恶唑禾草灵EW防除青稞田田间杂草野燕麦,结果表明,69 g/L精恶唑禾草灵EW适宜用药量为900~1 200 mL/hm2(有效成分量62.1~82.8 g/hm2),于青稞3~5叶期施药,采用300 kg/hm2药液茎叶喷雾,药后40 d株防效81.2%~89.0%,鲜重防效83.2%~90.8%,除草效果良好,对青稞安全,施用后青稞增产3.5%~11.8%。
翁华魏有海郭良芝程亮郭青云
关键词:精恶唑禾草灵野燕麦青稞
酸模叶蓼的生物学特性与危害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为一年生双子叶杂草,种子繁植。在西宁地区全生育期138d左右,出苗期53d,4月中旬为第一出草高峰,出草量占出草总数的14.8%,5月上旬为第二出草高峰,出草量占出草总数的31.4%。出草最适深度1993年为1.0~3.0cm,1999年为2.0~3.0cm。花期45d左右,结果期50d左右,单株结籽量平均2618.8粒。种子有休眠习性。酸模叶蓼在油菜4叶期至结角期与油菜竞争强烈,表现N、P、K含量比油菜高1.17%~55.78%。酸模叶蓼鲜重与油菜单株角果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酸模叶蓼鲜重与油菜产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241.38—0.0138x1(r1=-0,9726),y2=2407.1-0.1413x2(r2=-0.9303)。
郭良芝郭青云邱学林辛存岳魏有海
关键词:酸模叶蓼生物学特性农田杂草
油菜连作田密花香薷增多原因分析
油莱连作田密花香薷增多与48%氟乐灵EC长期单一使用有直接关系,与20年前比较,防除密花香薷除株效果减少了50多个百分点,鲜重效果减少了30多个百分点。
郭良芝郭青云辛存岳魏有海翁华程亮
文献传递
86%2,4-D二甲铵盐AS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
2009年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30 d,86%2,4-D二甲铵盐AS对猪殃殃、泽漆、荞麦蔓、藜的株防效分别为72.04%、94.92%、85.22%、95.92%,药后50d,对株防效分别达76.61%、97.73%、97.77%、98.54%,药后50d,鲜重效分别为72.76%、98.73%、97.49%、99.34%;株效、鲜重效都优于对照药剂72%2,4-D丁酯EC 540.0 ga.i./hm2处理,但处理间差异步显著。对春小麦安全,增产率在8%以上,在大田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程亮郭青云魏有海郭良芝辛存岳翁华
关键词:春小麦阔叶杂草
恶唑禾草灵防除春小麦田野燕麦的效果
2008年
10%恶唑禾草灵EC防除春小麦田野燕麦试验结果表明,用量900~1500 /hm^2,在小麦3~4叶期、野燕麦2~3叶期兑水300 kg/hm^2茎叶喷雾,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达90%以上,对小麦安全。
程亮郭青云郭良芝魏有海辛存岳翁华
关键词:恶唑禾草灵春小麦野燕麦安全性
酸模叶蓼田间发生量与油菜籽产量损失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酸模叶蓼 (Polygonumlapathifolium)一年生双子叶杂草 ,是青海川水地区农田主要杂草之一 ,田间发生量 (鲜重 )与油菜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r=- 0 .930 3 ,回归方程 ^Y =2 40 7.1- 0 .1413x ;酸模叶蓼的发生 ,导致田间油菜角果数的减少 ,两者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r=- 0 .972 6 ,回归方程 ^Y =2 41.38- 0 .0
郭良芝郭青云邱学林辛存岳魏有海
关键词:酸模叶蓼发生量油菜杂草
一株除草活性菌株培养条件研究
菌株HZ-31分离于自然感病的大刺儿莱,由青海省农科院植保所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实验室提供保存。前期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株对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除草活性,且对青海省主栽作物小麦、蚕豆、豌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现为...
朱海霞魏有海郭良芝程亮翁华李玮郭青云
关键词:除草活性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