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全德

作品数:27 被引量:517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地压
  • 20篇冲击地压
  • 6篇煤层
  • 6篇煤柱
  • 5篇工作面
  • 5篇厚煤层
  • 4篇预警
  • 4篇特厚煤层
  • 4篇矿震
  • 4篇监测预警
  • 3篇支承压力
  • 3篇深井
  • 3篇钻孔
  • 3篇微地震
  • 3篇卸压
  • 3篇承压力
  • 2篇地压防治
  • 2篇顶板
  • 2篇断层
  • 2篇岩层

机构

  • 27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义马煤业集团...
  • 7篇北京安科兴业...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2篇北京安科兴业...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兖州煤业股份...
  • 1篇冀中能源邯郸...
  • 1篇梅山钢铁股份...

作者

  • 27篇魏全德
  • 15篇姜福兴
  • 7篇姚顺利
  • 5篇王存文
  • 4篇杨光宇
  • 3篇朱权洁
  • 3篇温经林
  • 2篇张明
  • 2篇史先锋
  • 2篇杨伟利
  • 1篇冯宇
  • 1篇李克庆
  • 1篇刘金海
  • 1篇刘懿
  • 1篇曲效成
  • 1篇缪华祥
  • 1篇孙春东
  • 1篇于正兴
  • 1篇杨淑华
  • 1篇许胜铭

传媒

  • 9篇煤矿安全
  • 5篇采矿与安全工...
  • 4篇煤炭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炭工程
  • 1篇中州煤炭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应力监测的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探讨
2016年
采用KJ550煤矿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监测跃进煤矿25110工作面煤体应力状态,判断25110工作面运输巷的冲击危险性。根据KJ550监测煤体内应力变化规律,结合覆岩断裂分析得知,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呈现多峰值和多低谷形态,经井下现场钻孔实测证实了KJ550煤矿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准确性。
杜青炎魏全德刘军苏士杰
关键词:断层活化冲击地压支承压力
特厚煤层下山煤柱区巷道冲击危险性实时监测预警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研究了特厚煤层煤巷下山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和冲击危险性实时监测预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下山煤柱区地层结构与开采形成的"不对称工字形"覆岩空间结构是造成异常应力集中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下山煤柱区上覆岩层空间结构模型和走向支承压力估算模型,得到了煤柱区域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该支承压力分布区域的移动和量值的变化是导致下山煤柱区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震动场-应力场一体化监测预警下山煤柱区巷道冲击地压方法,应用微地震系统监测覆岩断裂运动,通过微震冲量快速预测"冲击危险区",通过钻孔应力动态预警"冲击危险程度",实现了下山煤柱区巷道"区域与局部相结合"和"冲击危险区与冲击危险程度相结合"的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经千秋煤矿21采区下山煤柱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魏全德姜福兴姚顺利魏向志舒凑先郝其林
关键词:特厚煤层下山煤柱冲击地压监测预警
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分析被引量:119
2013年
基于50多个煤矿的防冲实践总结,介绍了13个冲击地压治理的关键理论和相关技术,并重点阐述冲击地压治理的成套体系中的开采前危险性评价、开采设计方案优化、开采前危险区的防冲预处理、开采过程中监测预警、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区解危、解危效果检验、工作面安全管理、防治经验总结等8个重要环节,并提出在实践方面需要建立防冲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闭环式的工作流程,且在技术方面需做到在冲击地压危险区进行"强卸压、强监测和强防护"的防冲技术。
姜福兴魏全德姚顺利王存文曲效成
关键词:冲击地压矿震监测预警
特厚煤层卸压措施有效性实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强冲击特厚煤层卸压措施难以选择的工程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测,对大直径卸压钻孔、煤层深孔卸压爆破、煤层注水3种卸压措施,进行了单卸压措施时效性对比实测。现场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大直径卸压钻孔卸压效果见效慢,但时效性较强,应作为常规的卸压措施;煤层深孔卸压爆破卸压效果见效快,但时效性较差,短时间内存在应力恢复现象,应作为临时解危措施;煤层注水卸压效果适中,同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存在应力转移和巷道大变形的情况,对于巷道断面较小的冲击地压工作面不应作为常规防冲措施,可以作为防尘措施实施。
杜建鹏魏全德杨光宇杨光宇
关键词: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应力监测煤层注水
煤矿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平台研究与展望被引量:50
2018年
为解决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的难题,通过研究煤矿复合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和发生前兆的关联性,将复合动力灾害发生前兆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并与监测参数类型相对应,提出了针对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的临场预警、中期预警以及远期预警的关键监测参数。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平台的构成主要包含监测硬件、分析软件及预警方法 3个部分,硬件主要指动力灾害监测系统及平台监控室硬件;软件主要指平台采集及分析软件;预警方法指标包括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联合预警方法和单参数与多参数联合预警方法。在河南、山东等存在复合动力灾害的矿井进行了预警试验和基础研究,预警了矿井的复合动力灾害。同时,展望了复合动力灾害危险性实时预警平台的发展趋势。
姜福兴杨光宇魏全德王存文王存文朱斯陶
强冲击厚煤层上保护层尖灭区域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被引量:4
2017年
为保证上保护层尖灭被保护层工作面的回采安全,根据华丰煤矿地质条件,采用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单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大部分处于卸压范围内,上巷附近区域煤体应力产生集中,易发生冲击地压。通过采用"负煤柱"沿空掘巷能有效降低上巷附近区域煤体应力,促使高应力向深部转移。
舒凑先魏全德刘涛温经林张明杨光宇张俊飞张斌
关键词:解放层冲击地压沿空掘巷
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临场预警机制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4
2015年
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预警是世界性难题,通过多年的监测预警机制研究和现场实测发现,采场监测区域内应力突降是此类型冲击地压的典型前兆之一。结合关键岩层断裂特征与煤岩体应力变化关系,得出依据矿震发生前煤岩应力突变规律实现临场预警的机制:高位关键岩层拉伸断裂前后采场超前应力从单峰演化为双峰状态,在关键岩层断裂位置下方煤岩体内出现应力突降,数分钟后因岩梁断裂回转,其下方支承区域内岩体受强烈动载破坏而引发矿震。根据临场应力突降值和突降范围,判定矿震对采场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及时作出现场避灾处理,结合开采前预判关键层破断步距和开采过程中高精度微震追踪岩层破裂高度,判断矿震发生的区域,提高临场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揭示的现象和关键数据为临场预警矿震诱发型冲击地压提供了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姜福兴姚顺利魏全德张立明王颜亮
关键词:采矿工程矿震冲击地压
大直径钻孔钻屑检验方法及现场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现有钻屑检验方法和标准在千米深井较难应用的工程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探索应用Ф75 mm大直径钻孔替代Ф42 mm钻孔进行钻屑检验的方法和标准。研究结果表明:Ф75 mm钻孔的钻屑量变化规律与Ф42 mm钻孔基本一致,因此,Ф75 mm钻屑孔可以替代Ф42 mm钻屑孔进行现场应用。大直径钻孔钻屑检验方法经河南义马矿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李京达魏全德贾明魁
关键词:千米深井大直径钻孔钻屑法支承压力冲击地压
坚硬顶板多层煤开采动力灾害治理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鹤岗矿区富力煤矿62184工作面为背景,开展了坚硬顶板多煤层开采动力灾害(矿震和矿震诱发的冲击地压)治理技术研究。根据已发生的多次冲击显现分析了坚硬顶板多层煤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发生原因。根据微地震监测数据确定了对工作面冲击危险产生主要影响的坚硬岩层。提出从降低静载荷、削弱动载荷、增强抗冲能力、完善冲击危险性监测预警4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冲击地压综合治理工作,以此为依据制定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在现场施工后起到良好效果。
史先锋曲效成魏全德徐勇勇冯国春董强靳贤如
关键词:冲击地压动力灾害治理措施监测预警
巨厚砾岩与逆冲断层控制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机理分析被引量:103
2014年
以某典型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勘查,研究了巨厚砾岩与逆冲断层控制下特厚煤层工作面冲击地压致灾机理和防治方法。通过对地层结构与开采形成覆岩空间结构的研究,建立了侧向静态支承压力估算模型,得到了21221工作面上覆岩层空间结构与应力分布规律;估算了巨厚砾岩传递应力、自重应力与F16逆冲断层及相变带构造应力的叠加总应力,该应力超过了该矿的临界冲击应力;特厚煤层在叠加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滑移,逐渐形成滑移线场,并产生塑性膨胀,导致巷道围岩应力增加,在外部扰动应力作用下,煤体发生瞬间大范围滑移是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类冲击地压的致灾机理,通过合理设计巷道平面位置以避开传递应力峰值区域、采用半煤岩巷道以减小滑移线场范围和合理设计煤层大直径卸压孔参数以改变煤体滑移方向等措施,有效治理了该类冲击地压。
姜福兴魏全德王存文姚顺利张寅韩荣军魏向志李泽成
关键词:逆冲断层冲击地压特厚煤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