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略谈“长崎会所”与“十三行”被引量:5
- 2003年
- 日本江户后期,在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将贸易权逐渐收归幕府手中.经过幕府多年的政策性选择,专事对外贸易的日本商人群体逐渐发生变化,江户贸易商由平户相对自由贸易时期的多元化主体,最终定型于"长崎会所"--一个幕府直接控制下的近乎于行业管理性质的贸易机构.而在中国清朝,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外贸商人群体--十三行,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也折射出了清朝政府的贸易管理政策的基本立场.
- 高淑娟
- 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机构清朝
- 关于'底线' 的思考
-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收入、生活都比改革开放前发生了质的飞跃.然而,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也多了起来.社会底线屡屡被突破,诸多极端事件折射出经济发展之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需要集体理性追根溯源,多方努力加以解决.研究了底...
- 高淑娟乔木
- 关键词:社会治理经济增长道德教育
- 文献传递
- 日本贸易自由化的过程及启示
- 2000年
- 高淑娟
- 关键词:GATT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从教学模式上探索“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 <正>21世纪的激烈竞争,向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工作体现在每一门课、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才能适应这一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建设社会
- 高淑娟
- 文献传递
- '新农村'创建的民间智慧--烟台南山集团的启示
- 作为大型的企业集团,南山集团大力发展良性循环轨道,陆续打造出铝业、纺织服装、旅游、教育四大产业链,迅猛发展为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实现了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的战略转变,对中国当前社会...
- 高淑娟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
- 文献传递
- 从经贸关系看日本人的中国观的变迁
- <正> 近代以前,日本一直以中国为榜样,中国的文化、科学、技术对日本影响深远。到了近代,大清帝国逐渐衰败,几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羽翼渐丰的日本也加入其间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冷战的影...
- 高淑娟
- 文献传递
- 史学·史料·史实——谈谈前近代中日两国锁国政策的比较研究
- 2008年
- 经过多年探讨,笔者2003年出版的专著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闭关锁国是实质性的,有着深厚的经济文化根源,因此难以形成近代化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而日本的锁国只是形式上的,本质上却是开放的,并由此培育出适应近代化要求的社会基础。"而贾秀梅、郝士宏的《近代前中日两国锁国政策的比较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9卷第9期,2007年9月)一文,将这一核心结论用在了其"内容摘要"和"结论"之中。在刊发其书面道歉的同期刊物上,笔者特发此文,廓清事实,并备后查。
- 高淑娟
- 关键词:锁国政策
- 日本质量管理的三个层次被引量:2
- 2006年
- 张秀敏高淑娟
- 关键词: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战后初期劣质品竞争力
- 试论中日历史上的实物地租单一化
- 2002年
- 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地主制经济。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较早地从领主制经济过渡到地主制经济,较早出现了土地买卖,较早地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国,成为一种高度成熟的封建制典型。它形成了以分散的小农经营为其基础,为数甚多的小地主各自支配着少数农民从事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以剥削地租,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地方小市场在城市和农村的普遍存在,以及地主。
- 高淑娟
- 关键词:地主制经济幕藩体制货币地租数制资本主义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