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守保
- 作品数:23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低度百合酒的酿造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度百合酒的酿造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百合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兼用珍贵植物资源,具有清火、润肺、安神、防癌和抗癌的功效。本发明利用百合的生理保健功能,复配一定比例的糯米,经过洗净、浸泡、蒸煮、接种、前发...
- 颜守保
- 文献传递
- 微生物基因组重排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基因组重排技术是21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基于全基因组的定向微生物菌种改良技术.本文介绍了基因组重排技术的原理,并重点概述了基因组重排的具体过程,最后对基因组重排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仝倩倩仝倩倩王顺昌李亚亮
- 关键词:基因组重排递推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即食豆干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为研究加工工艺对即食豆干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即食豆干各工艺阶段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料、卤制、油炸和杀菌的样品中分别检测出44种、62种、56种、53种物质,含量分别是2560.84μg/kg、3168.53μg/kg、2277.82μg/kg、937.64μg/kg,醛类、醇类、酮类、烷烃类以及其它类构成即食豆干的风味成分;卤制能降低腥味醇类物质含量,增加香气醛类、酮类和其它类物质的含量,使豆干具有焦糖香气,甜香及香辛料香;油炸后具有特征香气的醛类、酮类和醇类等物质含量均有所下降,特征香气成分损失严重;特征风味物质在杀菌后进一步损失,且最终产品中重要豆腥味物质正己醛、1-辛烯-3醇的相对含量(32.63%)较高。因此,即食豆干的加工工艺可进行适当改良,以期获得更高品质的即食豆干产品。
- 叶韬王云尹琳琳朱峰程雨薇颜守保顾永忠陆剑锋
- 关键词:豆干即食挥发性物质风味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酵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 2017年
- 发酵工程是生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工程性和综合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该文对发酵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发酵工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仝倩倩张科贵李亚亮颜守保王顺昌
- 关键词:发酵工程教学改革
- 一种利用草甘膦母液生产30%草甘膦水剂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IDA法草甘膦母液生产30%草甘膦水剂的方法,属于草甘膦母液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采取的方法步骤为:(1)将草甘膦母液通过精密过滤器和超滤系统,除去母液中的粘性物质、悬浮物及大分子有机物等杂质;(2) ...
- 颜守保
- 文献传递
- 一种板栗蒸馏酒酿造工艺
- 本发明的一种板栗蒸馏酒酿造工艺,其步骤依次为配料和预处理、蒸煮、打浆、液化、糖化、固液分离Ⅰ、接种、固液分离Ⅱ、蒸馏、储藏、调配,本发明中通过严格控制各原料之间的配比,严格控制各步骤的工艺参数、并通过大量试验获得醪液的发...
- 朱其顺颜守保李其琴汪乐飞段方庞剑涛
- 生物工程专业工厂实践教学的探索被引量:4
- 2014年
- 从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工厂实践课程体系及改革工厂实践模式等方面,对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工厂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为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应用价值。
- 颜守保王顺昌汪承润仝倩倩
-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学探索
-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策略研究——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视角被引量:3
- 2021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将重点从合规监管转向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和新金融形态的出现,迫切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确保国内金融稳定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体系构建研究也是金融监管部门适应新时期金融体制发展需求,规避金融体系“大而不倒”“逆向选择”等风险,积极应对监管机构改革的重要措施。
- 李青李青颜守保
-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危机
- 大气CO_2和O_3升高对菜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利用OTC平台和青菜盆栽实验,探索[CO_2]、[O_3]或[CO_2+O_3]升高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期获得未来大气CO_2或/和O_3升高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风险性。结果表明,[CO_2]升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总磷(TP)、总碳(TC)、铵态氮(AN)、硝态氮(NN)含量和含水量(SWC),进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土壤蛋白酶(PRA)、蔗糖酶(SA)、脲酶(UA)、多酚氧化酶(POA)、酸性磷酸酶(APA)和中性磷酸酶(NPA)活性。相反,[O_3]升高不同程度降低了土壤DOC、TP、TK、TC、TN、AN、NN、SWC、MBC和MBN含量,提高了MBC/MBN比值,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PRA、SA、UA、POA、APA和NPA酶活性。而[CO_2+O_3]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O_3]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降低了[CO_2]升高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刺激效应。因此,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可用于评价未来大气CO_2或/和O_3升高对菜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 施翠娥艾弗逊汪承润颜守保车运城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
- 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被引量:7
- 2015年
- 以共和盆地乌柳人工林为对象,调查了不同发育阶段(4、11、25和37年生)乌柳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菊科、藜科、豆科和禾本科为各阶段乌柳林下植被的优势科。4个林龄乌柳林下植被重要值较大的物种不尽相同,赖草在各林龄乌柳林下植被中均为优势种。演替各阶段多年生植物种数占绝对优势且基本保持稳定,其单种重要值明显大于一年生植物。随着林龄的增加,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中出现的一年生植物逐渐消失,小、半灌木开始出现在林下植被中。林下植被的地上生物量和盖度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随演替进展,林下植被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稳定,物种多样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植被群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 刘海涛贾志清颜守保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林下植被乌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