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金春

作品数:21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玉米
  • 7篇杂交
  • 5篇杂交种
  • 4篇选育
  • 4篇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种质
  • 4篇自交
  • 4篇自交系
  • 3篇性状
  • 3篇玉米杂交
  • 3篇玉米种
  • 3篇育种
  • 3篇RAPD标记
  • 2篇玉米品种
  • 2篇玉米育种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玉米种质
  • 2篇玉米自交系
  • 2篇杂交种产量

机构

  • 21篇贵州大学
  • 3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1篇顾金春
  • 20篇彭忠华
  • 16篇戴保威
  • 3篇徐如宏
  • 3篇高翔
  • 3篇张明生
  • 2篇杨晓容
  • 2篇冯修纪
  • 1篇龙宣宇
  • 1篇王进华
  • 1篇吴盛黎
  • 1篇周国富

传媒

  • 8篇种子
  • 4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玉米科学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技服务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3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杂交种西山66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2003年
针对西南山区特殊立体生态特点和山区玉米产区的主要问题,从品种的适应性、遗传基础、生态类型间的关系考虑,选育适宜西南山区的玉米杂交种。2000年在杂交种产量比较试验中。西山66比对照(交三单交)平均增产20%,在2001~2002年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西山66比对照(兴黄单89-2)平均增产9.49%和26.4%。西山66杂交种表现抗逆性强、果穗大、结实性好、熟期适中、高产质优等特征,适宜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玉米产区种植。
彭忠华顾金春戴保威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早熟优质糯玉米杂交种西山糯的选育与特征特性被引量:1
2002年
西山糯是贵州大学农学院玉米研究所以一个利用热带种质改良的温带糯质材料选育的优良自交系 (南糯白 )作母本 ,与一个带有独山白糯地方血缘的自交系 (糯 - 1)作父本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 ,根据品比、区试、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 ,该品种生育期早、抗逆性好、品质优良、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制种产量较高 ,于 2 0 0 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彭忠华顾金春戴保威
关键词:糯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组合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2年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根据育种目标 ,模拟出“理想品种”中各性状参数和各个性状的不同权重系数 ,在筛选新组合时 ,对多个相关性状进行定量分析 ,减少人为因素对筛选的影响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糯甜玉米杂交组合F1代的各主要性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 ,比较其灰色关联度 ,结果表明 ,组号为F133的杂交组合综合性状最好 (G1=0 .872 ) ,F113次之 (G1=0 .811 1) ,F119综合性状最差 (G1=0 .4 88 6 6 ) 。
彭忠华杨晓容戴保威顾金春冯修纪龙宣宇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玉米杂交组合
贵州山区地方玉米种质类群分析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以贵州主要的 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 ,PH99 10、PH99 2、PH99 1和PH99 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依次最高 ,利用潜力较大。参试的 5 0个测交组合中PH99 9×交 5 1、PH99 9×苏 37、PH99 1× 792 2和PH99 3×自 330组合特殊配合力较大 ,产量较高 ,对照优势较大。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结合一般配合力效应 ,将 10个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初步划分为 5群。其中黄早四、自 330和交 5 1群一般配合力较高 ,为我国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几个杂种优势群。地方种质系×外来种质系是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其中地方 (或地方改良系 )系×苏湾选系为西南山区最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
彭忠华戴保威顾金春王思松
关键词:杂种优势群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玉米
高山玉米品种(杂交种)的物质生长特性被引量:1
2000年
本试验在贵州大学教学试验场进行 ,研究了高山生态型与平原生态型玉米品种 (共 7个 )的物质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 1)两类型品种的生物产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拔节以后 ,生物产量高的品种 ,籽粒产量也高。两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 (r =0 .9881 ) ,( 2 )抽雄吐丝后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大于运转量的贡献 ,然而产量却随着运转量的增加而提高 ,呈正相关 ,达极显著 (r =0 .932 7 ) ,运转量平原生态品种高于高山生态品种。 ( 3)灌浆速度高山玉米快于平原玉米。 ( 4)群体生长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 2次高峰 ,分别在拔节—大喇叭口期和乳熟—蜡熟期。两生态型玉米品种的净同化率不同 ,乳熟期—蜡熟期 。
彭忠华顾金春吴盛黎
关键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
贵州山区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与改良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介绍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贵州从国内外引进玉米种质资源的概况 ,利用途径、效果等问题 ,提出对其 (外来种质 )利用与改良途径进行探讨。
彭忠华周国富戴保威顾金春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
贵州山区玉米地方种质的改良创新对策及利用途径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优良基因的载体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育种水平的首要问题 ;切实保护现有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努力推进地方种质改良创新是当前育种工作的一个重点。全面系统地改良创新地方种质是走出种质资源贫乏状态的出路之一 ,是实现玉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概述了贵州山区玉米地方种质改良创新的情况等问题 ,对其改良创新的对策及利用途径进行探讨。
彭忠华顾金春戴保威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
不同玉米品种生态型自交系的选育及其改良途径被引量:17
2003年
针对贵州生态条件的复杂性、栽培技术的多样性,着重分析了不同生态区与之相适应的品种群的特征特性,表明不同生态区与之相适应的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首先决定于生态环境,其次是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生态环境的互作,品种的性状表现与不同生态区影响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相吻合。把贵州品种划分成4种不同的品种生态型。提出不同生态型品种自交系选育与改良的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良的途径。
彭忠华龙风王思松顾金春
关键词:玉米品种生态型自交系选育
甜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01年
甜玉米主要是由普通玉米胚乳基因隐性突变引起的。甜玉米又分为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普通甜玉米受单隐性su基因控制 ,这类甜玉米不耐贮存 ,主要用来加工各种类型的甜玉米罐头 ;超甜玉米是由隐性基因sh2控制的 ,其甜度增加 ,贮存期相对延长 ,主要作为青玉米上市和加工速冻玉米。甜玉米栽培应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 ,并且要适时采收 。
顾金春彭忠华戴保威
关键词:甜玉米隐性基因生物学特性冷冻贮藏生育特点栽培技术
特用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以 PST等 7个特用玉米自交系为亲本 ,按 griffing( )配成 2 1个杂交组合 ,分析单株粒重等 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行粒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其余大部分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时存在。在一般配合力效应上 ,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效应值不同 ,各性状值的效应最高出现于不同亲本。在单株产量上 ,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为 PHT>PYT>PHBT;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的组合有 :PYT× PHT>PYT× PHBT>PHT× PHBT等 ,这些具有较高 SCA和 TCA的组合一般都符合本地种质与热带种质、本地种质与温带种质和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的杂交组配模式。相关分析表明 ,行粒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为株高、穗长。对于这些性状而言 ,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但也不排除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的特殊配合力的可能性 ,根据配合力互补原理 ,可望从 7个亲本间选配出高产优质的组合。
彭忠华顾金春杨晓容冯修纪
关键词:特用玉米性状配合力杂交育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