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欢欢 作品数:10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适用于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制定适合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U昏迷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本临床路径对昏迷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住ICU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筛查试验的昏迷患者行30 min T管试验决定可否撤机,再根据咽反射存在与否决定拔管时机可作为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 张宪芬 张殿宝 陶欢欢关键词:昏迷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试验 撤机 拔管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依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疼痛、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较对照组低,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陶欢欢 张宪芬 孟海英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针对性护理 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低氧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CAB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EF值、吸烟情况、术前肺功能、体外循环与否、搭桥数目、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尿素、肌酐值、二次插管率、住院30天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吸烟(OR=2.676,95%CI=1.202-5.958)和体重指数(OR=0.848,95%CI=0.742-0.970)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氧血症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非低氧血症组长,尿素、肌酐、二次插管率较非低氧血症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和体重指数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氧血症患者预后差,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延长,尿素、肌酐升高,二次插管率高。 张宪芬 高文根 张殿宝 王朝娟 宋丹 陶欢欢关键词:冠脉搭桥术 低氧血症 吸烟 体重指数 冠脉搭桥术后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冠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7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CABG后AKI相关因素,并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应用呋塞米、多巴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米力农、胺碘酮、羟乙基淀粉及前列地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CABG后AKI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04),应用呋塞米(P=0.01)、肾上腺素(P=0.035)与CABG后AKI有关.AKI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较非AKI组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0 d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手术时间、应用呋塞米、肾上腺素是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延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 张宪芬 高文根 张殿宝 宋丹 陶欢欢关键词:冠脉搭桥术 急性肾损伤 预后 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 被引量:3 2016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年患病率约3/100000。低氧血症是其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达50%,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PP)能显著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氧合,临床效果满意。 张宪芬 高文根 宋丹 陶欢欢 孟海英关键词:术后低氧血症 主动脉夹层 俯卧位通气 通气改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俯卧位通气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严重低氧血症(PaO2/FiO2<100)患者呼吸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对比四个时间点患者呼吸参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俯卧位通气30min(T2)、2h(T3)、实施后1h(T4)患者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静态肺顺应性(Clst)较实施前(T1)均明显上升,呼吸指数(RI)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1h(T4)患者Pa O2较实施30min(T2)、2h(T3)时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30min(T2)患者收缩压(SAP)较实施前(T1)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合状况,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张宪芬 高文根 孟海英 宋丹 陶欢欢 张殿宝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氧合指数 俯卧位通气 临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胆石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7月78例糖尿病并发胆石症患者,其分为对照组施以传统基础护理,试验组施以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胆石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陶欢欢 徐伟 孟海英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 糖尿病 胆石症 围手术期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PICC导管营养支持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内毒素、C反应蛋白、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 徐伟 马敬 张淑梅 陶欢欢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营养支持 并发症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拟行OPCAB患者分为强化他汀组(55例)和常规他汀组(50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立普妥)40 mg/d和20 mg/d,用药自术前1周至术后21 d。评估2组患者术后7 d、21 d认知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与常规他汀组比较,强化他汀组术后第7、21天累加测试、循迹连线测试及术后21 d数字广度测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他汀组和常规他汀组术后7 d POCD发生率分别为30.91%和54.00%,术后21 d POCD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g/d阿托伐他汀较20 mg/d明显改善OPCAB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少术后7 d、21 d POCD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强化他汀治疗安全有效。 张宪芬 韩婉青 张殿宝 曹劝省 陶欢欢 王永生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阿托伐他汀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 强化他汀治疗 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后血小板变化规律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6例植入IABP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利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分析应用IABP后血小板变化规律.根据冠心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介入组和药物组,比较三组患者血小板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96例患者应用IABP(97.10±64.66)h.应用IABP后即出现血小板下降,2~4 d血小板最低,随后开始上升;手术组与介入组、药物组比较血小板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预后与手术组、介入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及自动出院率更高.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正常患者预后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后血小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值在2~4 d.手术组血小板低于介入及药物组.血小板下降与冠心病预后无关,但药物组患者死亡率高于手术组及介入组. 张宪芬 高文根 孟海英 陶欢欢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