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金

作品数:92 被引量:473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土壤
  • 20篇水稻
  • 17篇气候
  • 16篇气候变暖
  • 16篇变暖
  • 14篇增温
  • 12篇红壤
  • 11篇冬小麦
  • 11篇小麦
  • 11篇季稻
  • 10篇夜间增温
  • 10篇双季稻
  • 7篇氮素
  • 7篇稻田
  • 7篇籽粒
  • 6篇栽培
  • 6篇生育
  • 5篇养分
  • 5篇生长发育
  • 5篇施用

机构

  • 63篇江西省农业科...
  • 30篇南京农业大学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江西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江西省红壤研...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92篇陈金
  • 32篇邱才飞
  • 31篇关贤交
  • 31篇彭春瑞
  • 30篇陈先茂
  • 30篇钱银飞
  • 29篇邵彩虹
  • 24篇谢江
  • 21篇张卫建
  • 20篇邓国强
  • 14篇田云录
  • 10篇李瑶
  • 9篇刘光荣
  • 9篇董文军
  • 8篇夏文建
  • 8篇张彬
  • 8篇邓艾兴
  • 8篇王萍
  • 6篇陈霞
  • 6篇刘增兵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4篇杂交水稻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稻米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4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大豆系统中硒的动态生物有效性研究
该文从土壤-植物-食物链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土壤-大豆系统中植株吸收积累硒的生育期动态及成熟收获时硒在大豆各器官中的分布与分配及对大豆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生育期中土壤有效硒的变化,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
陈金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
文献传递
一种花生收割清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收割清理装置,涉及花生收割设备领域。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减少泥土附着量的花生收割清理装置。技术方案:一种花生收割清理装置,包括有收割装置,收割装置由收割机架、侧板、连接架、右引导架和左引导架等...
关贤交谢江陈金陈先茂梁喜欢邓国强钱银飞邱才飞李秀秀胡娟彭春瑞
基于预设SPAD阈值的花生氮肥施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利用花生叶片SPAD值进行实时、无损诊断花生生长过程中的氮素丰缺,指导花生合理施用氮肥,试验通过设定花生出苗后30、45、60、75 d和90 d倒3叶的SPAD值,分别将SPAD值按各时间段在30~33、38~41、42~45、44~47和43~46每隔1个点值预设一种施氮方案,共3种方案(分别以SN-1、SN-2和SN-3表示),探究不同氮素管理方案对花生的自身固氮力、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3种方案中,SN-3阈值设定过高,不利于花生的生长,SN-1和SN-2的阈值设定方案较合理,均可促进花生根瘤生长,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其中,SN-1的阈值设定最佳,与常规施肥比较,SN-1的花生单株根瘤量和单个根瘤重分别增加17.65%和4.35%,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36和3.99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增加12.95%。因此,SN-1方案的SPAD预设值可以作为花生栽培过程中各生育时段的氮素丰缺阈值。
邱才飞邵彩虹彭春瑞钱银飞陈金关贤交谢江
关键词:花生氮肥根瘤氮素利用效率
猪粪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以早稻金优458和晚稻五丰优T025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在等氮量条件(早稻总施氮量180kg/hm^2,晚稻总施氮量225kg/hm^2)下,猪粪与化肥4种配施处理(全施化肥处理T1、25%猪粪和75%化肥配施处理T2、50%猪粪和50%化肥配施处理T3、75%猪粪和25%化肥配施处理T4)对南方红黄壤区双季稻田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与化肥配施能显著增加水稻的总颖花量;2013年水稻产量表现为T2>T3>T1>T4>CK,2014年产量表现为T2>T3>T4>T1>CK;T2处理在够苗期的有效分蘖多,成穗率、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最高;随着猪粪施用比例的增加,水稻分蘖变差,成穗率下降,氮素吸收利用能力降低,最终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下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关贤交陈金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关键词:双季稻猪粪氮素
基于DNDC模型的双季稻体系氨挥发损失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探索长江流域双季稻体系氮肥施用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评价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DNDC)模型对产量和氨挥发拟合的适应性,设计了早稻和晚稻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原位观测氨挥发排放通量,利用DNDC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运用模拟结果探讨了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损失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模型能较好模拟双季稻体系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早稻、晚稻和双季稻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28、0.979,早稻、晚稻和整个双季稻生育期氨挥发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98和0.99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DNDC模型能较好预测因施肥引起的氨挥发排放峰,但在氨挥发通量和排放总量的定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敏感性指数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氮肥用量和气温是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DNDC模型在模拟双季稻体系籽粒产量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DNDC模拟和田间观测数据计算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是420和417 kg·hm^-2。稻田氨挥发损失量与施氮量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和线性关系,二次函数能更好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使DNDC更准确的进行估算和应用,有必要获取更翔实的环境资料以减少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
夏文建王淳张丽芳张文学冀建华陈金刘增兵刘光荣
关键词:DNDC模型籽粒产量氨挥发
冬小麦生产力对气温升高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态机制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且呈现显著的季节和昼夜差异。未来气温将以更快的速度递增,且冬春季和夜间的升温幅度分别显著高于夏秋季和白天。冬小麦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也是冬春季的主要作物,气候变暖对其生产的潜在影响显著...
张卫建陈金田云录
关键词:冬小麦气候变化生产力
文献传递
一种井冈蜜柚增效缓释专用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井冈蜜柚增效缓释专用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属于缓释肥技术领域,该增效缓释专用肥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混合基肥100份、过氧化镁15‑25份、固体二氧化氯0.03‑0.05份、半叶素0.1‑0.5份、腐殖质...
陈金梁喜欢戴星照彭春瑞陈先茂刘佳刘爱红关贤交谢江李秀秀刘磊邓国强邱才飞钱银飞邹雪兰
调控田间作物的环境温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调控田间作物的环境温度的装置,包括支架、横梁、悬挂架、反射罩和远红外加热器;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悬挂架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射罩;所述远红外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反射罩的底平面上。本实...
张卫建宋振伟陈金郑成岩邓艾兴田云录张彬
文献传递
一种废白土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白土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有机肥由如下各组份含量的各原料制备而成:废白土20~30%、谷壳灰2.5~7.5%、茶粕5~15%、腐殖酸2.5~7.5%、米糠粕5~15%、畜...
邱才飞邵彩虹彭春瑞王少先钱银飞关贤交陈金陈先茂陈霞
文献传递
NAA和IBA浸沾浓度及时间对地菍插枝发根的影响
2023年
地菍是集药用、观赏和果用为一体的新型多用途植物,人工栽培主要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为促进地菍插枝的生根,研究了NAA和IBA两种物质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搭配对地菍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在10~50mg/L时,浸泡时间在60~120s均可显著缩短发根初始时间、提高发根量和增加发根粗度和总根长,而IBA在100~200 mg/L,随着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发根量也随之增加。
邱才飞邱小英陈金邵彩虹钱银飞关贤交
关键词:NAAIBA插枝发根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