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3篇气管
  • 2篇隐球菌
  • 2篇隐球菌病
  • 2篇原发性
  • 2篇增殖
  • 2篇支气管
  • 2篇顺铂
  • 2篇球菌病
  • 2篇全反式
  • 2篇全反式维甲酸
  • 2篇维甲酸
  • 2篇细胞增殖
  • 2篇腺癌
  • 2篇联合顺铂
  • 2篇菌病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肺腺癌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陈红杰
  • 7篇刘红
  • 7篇张国瑞
  • 5篇苗丽君
  • 4篇王静
  • 4篇刘红
  • 2篇黄永杰
  • 2篇王茜
  • 2篇代灵灵
  • 2篇康燕
  • 2篇李海燕
  • 2篇李芳
  • 2篇程哲
  • 2篇彭强
  • 2篇黄凤祥
  • 1篇刘莹
  • 1篇张辉
  • 1篇刘素玲
  • 1篇吴志伟
  • 1篇倪然

传媒

  • 3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肺肉瘤二例
2011年
1病历资料 例1,女,56岁,因“纳差1年,胸闷,咳嗽,气喘10d”于2009年9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纳差,无恶心、咳嗽等症状,10d前出现右侧强迫卧位,胸闷、气喘,伴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经当地县医院按“结核”治疗,效果差。
陈红杰张昭刘红王静
关键词:原发性肺肉瘤病历资料白色粘痰咳嗽纳差胸闷
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疾病控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4例成年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同期85名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受试者进行调查问卷,同时应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对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未控制、部分控制和控制)进行调查,并分别计算不同量表的评分。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的SAS、SDS标准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析ACT评分与SAS、SDS标准评分的关系。根据各组研究对象有无焦虑、抑郁情绪,比较不同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ACT评分;分析哮喘不同控制水平与SAS、SDS标准评分的关系。结果哮喘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20.1%、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10.6%(均P〈0.01);SAS、SDS标准评分分别为(40.8±8.1)、(44.9±9.1)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6.8)、(38.7±5.4)分(均P〈0.01);哮喘患者中无焦虑组、无抑郁组的ACT评分分别为(18.6±4.4)、(18.5±4.6)分,均高于焦虑组、抑郁组的(14.7±3.8)、(16.6±4.2)分(均P〈0.01);哮喘未控制组SAS、SDS标准评分为(43.7±7.8)、(47.2±9.7)分,均高于部分控制组的(37.6±7.1)、(43.3±6.6)分及控制组的(33.6±4.3)、(35.1±6.7)分(均P〈0.01);哮喘组SAS、SDS标准评分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52和00.23,均P〈0.01),随着SAS、SDS标准评分的升高ACT评分随之降低(b=00.29和00.12,均P〈0.01)。结论哮喘患者较健康人群更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哮喘控制效果越差,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越重。反之亦然。
程哲代灵灵李芳刘莹康燕陈红杰王茜张辉倪然
关键词:哮喘焦虑抑郁共病现象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genotyped and 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刘红陈红杰黄永杰张国瑞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27例诊治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TB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TBA患者27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石蜡切片免疫组织荧光检查、实验室检查、CT检查结果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5∶1,平均年龄60.7岁,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闷或气喘。CT示气管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结节、狭窄及钙化。支气管镜下可见气管支气管黏膜肥厚、腔内结节及管腔狭窄,多灶型病变多见。肺功能改变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免疫组织荧光示89%(24/27)患者为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尿常规未见尿蛋白,尿免疫固定电泳未发现M蛋白,仅1例患者血清λ轻链升高。5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CT及气管镜检查示轻度好转,1例明显好转。结论TBA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和支气管镜检查有一定特异性表现,免疫组织荧光是一种技术要求低、经济可行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鉴定方法,其病变以局限性病变为主,糖皮质激素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陈红杰苗丽君张国瑞杨涵余亚丽刘红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糖皮质激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LAMP检测的413例患者,其中LAMP检测标本情况为肺泡灌洗液266例、痰标本147例。根据临床诊断情况将患者分为肺结核病组和非肺结核病组。将患者抗结核治疗前的LAMP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及痰涂片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应用χ^2检验对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及痰标本的阳性率差异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13例中119例(28.8%)为临床诊断的肺结核病患者,其中65例LAMP阳性,LAMP的综合敏感度为54.6%(65/119)。294例(71.2%)为非肺结核病患者,其中276例LAMP检测结果为阴性,特异度为93.9%(276/294),阳性预测值为78.3%(65/83),阴性预测值为83.6%(276/330),阳性似然比为11.42,阴性似然比为0.32。LAMP在痰涂片阳性标本中的敏感度为95.2%,在痰涂片阴性标本中的敏感度为45.9%,特异度为93.9%。在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中肺泡灌洗液标本和痰标本中LAMP的阳性率分别为63.2%(48/76)和39.5%(17/43)(χ^2=6.183,P<0.05)。结论 LAMP检测痰标本和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用于结核病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在临床诊断的肺结核患者中,LAMP对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的阳性率高于痰标本。
王赛男陈红杰刘红苗丽君余亚丽李席席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肺结核敏感度特异度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增殖及PDCD5和TP53 mRNA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索ATRA应用的最适浓度,研究各组肺癌A549细胞PDCD5、TP53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TRA(10-5 mol/L、10-6 mol/L、10-7 mol/L)与顺铂(10-2 μmol/L)联合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利用RT-PCR检测ATRA、顺铂作用于肺癌细胞A549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PDCD5、TP53 mRNA的表达.结果 ①MTT研究可观察到,在24 h、48 h、72 h各时间点,ATRA组、顺铂组及两药联合组A549细胞增殖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同一时间点,ATRA不同的浓度间,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PDCD5、TP53mRNA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ATRA对肺癌A549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TRA及其与顺铂联用,可以诱导PDCD5及TP53的mRNA的表达.PDCD5与TP53的表达呈正相关.
刘红李海燕李伟国康燕陈红杰黄永杰王静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PDCD5TP53
基于数据库挖掘UBE2C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泛素偶联酶E2C(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C,UBE2C)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和基因肿瘤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分析UBE2C在LUAD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UBE2C诊断LUAD的价值。通过TCGA、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ICGC)数据库、cbioPortal数据库研究UBE2C表达与LUA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分析UBE2C参与LUAD发生和发展的可能通路。结果:LUAD组织中UBE2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N分期正相关(均P<0.05);与正常肺组织相比,UBE2C蛋白在LUAD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BE2C诊断LUAD的AUC值为0.969(95%CI:0.953~0.984,P<0.01)。UBE2C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P<0.05)。UBE2C表达高低与年龄、性别、TNM分期、T分期及N分期有关(均P<0.05),且UBE2C高表达组病死率较低表达组高(95/247 vs 68/248,P=0.009)。生存分析结果显示:UBE2C高表达组LUAD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发生UBE2C改变的LUAD患者其OS低于未发生改变者(P<0.01)。UBE2C高表达富集在与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DNA错配修复、DNA复制等通路相关的基因集(均P<0.01)。结论:UBE2C在LUAD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其高表达或发生基因改变提示LUAD患者预后差,UBE2C可作为一个潜在的LUAD分子诊断标志物,是LUAD治疗的潜在靶点。
刘盈黄凤祥陈红杰彭强赵畅苗丽君
关键词:肺腺癌数据库基因表达预后
安罗替尼与帕博丽珠单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1]。肺癌大致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其中SCLC占13%~17%[2]。由于SCLC的异质性和侵袭性强,在明确诊断时,仅有30%的患者为局限期,约70%的患者为广泛期(extensivestage,ES)。
陈红杰苗丽君张国瑞杨涵余亚丽刘红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SCLC侵袭性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肺结节病患者激素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水平、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对肺结节病患者激素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肺结节病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结节病患者激素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ACE水平、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联合对肺结节病患者激素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91例患者中,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71例(激素治疗反应情况:敏感40例,不敏感31例),预后良好38例、预后不良53例。激素治疗反应敏感患者与激素治疗反应不敏感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明显者占比、sACE水平、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病变累及肺外实质器官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明显者占比、sACE水平、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病变累及肺外实质器官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CE水平、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是肺结节病患者激素治疗反应不敏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CE水平、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联合预测肺结节病患者激素治疗反应不敏感的AUC分别为0.927〔95%CI(0.871,0.983)〕、0.882〔95%CI(0.783,0.981)〕、0.951〔95%CI(0.894,1.0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2.4 U/L、556个/μl、0.295,灵敏度分别为93.5%、96.2%、99.9%,特异度分别为80.0%、76.7%、83.3%;sACE水平、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联合预测肺结节病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904〔95%CI(0.825,0.968)〕、0.898〔95%CI(0.820,0.976)〕、0.949〔95%CI(0.895,1.0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2
刘淼刘红胡莹月张国瑞陈红杰余亚丽
关键词:肺结节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后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背景目前,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尚不完全明确,且无规范的方案指导其治疗。目的分析PPMA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2019年收治的105例PPM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研究通过复诊和电话随访等方式随访患者的生存状态,终点事件为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累积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PM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105例PPMA患者中男42例(40.0%),女63例(60.0%)。中位年龄60岁,其中<60岁52例(49.5%),≥60岁53例(50.5%)。临床表现:有临床表现83例(79.0%),其中咳嗽、咳痰39例,胸闷、胸痛19例,咯血15例,发热10例;无临床表现22例(21.0%)。肿瘤大体形态:结节或团块样阴影68例(64.8%);大片状实变影37例(35.2%),其中23例初诊时误诊为肺炎、2例误诊为肺结核。本研究105例PPMA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8%、62.9%、42.1%,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不同年龄、TNM分期、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PPMA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2.342,95%CI(1.150,4.768)]、TNM分期[HR=8.124,95%CI(3.385,19.495)]、肿瘤大小[HR=3.341,95%CI(1.475,7.567)]、淋巴结转移[HR=6.169,95%CI(2.356,16.156)]是PPMA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PMA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结节或团块样阴影。本组PPMA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8%、62.9%、42.1%,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且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是PPMA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赵文艳刘红陈红杰张国瑞余亚丽
关键词:肺腺癌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