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登
- 作品数:25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钠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关系的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钠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5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钠水平与血清蛋白、凝血功能、24小时尿量、Child-Pugh分级、腹水消退难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预后等的关系。结果并发低钠血症者172例,低钠血症患者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血钠正常者。腹水越严重,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血钠水平与血清蛋白及24小时尿量呈正相关,与凝血功能呈负相关。结论血钠水平与患者肝功能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密切相关。
- 卢世云陈登登林志辉潘秀珍
- 关键词:低钠血症肝硬化预后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相关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6例SAP患者。根据预后不同将SAP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24h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19例的APACHE Ⅱ评分、24h内尿量、血肌酐、动脉血氧分压、血浆凝血功能及腹水发生率与生存组67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血三酰甘油、血清白蛋白、血钙、血pH值、入院时呼吸频率、心率及麻痹性肠梗阻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平均动脉压、血尿淀粉酶、白细胞、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及肝功能无显著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动脉血氧分压、血清白蛋白和SAP死亡相关。结论腹水、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清白蛋白是SAP死亡独立的早期危险因素。
- 卢世云陈登登林志辉彭孝伟潘秀珍
- 消化性溃疡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 1996年
- 消化性溃疡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福建省立医院林志辉,陈登登,傅丹,潘秀珍本文根据我院胃镜检查资料,分析本地区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季节变化,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资料取自1988年11月至1992年8月期间在我...
- 林志辉陈登登傅丹潘秀珍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1997年
-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gen tyeⅢ,pcⅢ)含量的检测,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健康对照组和其他胃肠疾病组为对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HA、pcⅢ含量,并将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肝硬化代偿、失代偿期两组血清HA、poⅢ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胃肠疾病组(p<0.001).肝硬化组中,Child-Pugh’s A.B.C三组及其积分与血清HA.peⅢ含量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p<0.01).以血清HA≥165ug/L或pcⅢ≥148.2ug/L为临界值(cut-off value)的联合诊断指标比单项指标好,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示值分别是0.77,0.94和0.97.结论:作者认为,血清HA.pcⅢ可作为肝硬化诊断,病情程度判断及疗效观察的无创伤性、可动态监测的指标.
- 陈登登吴平陈贻胜林棱潘秀珍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变透明质酸
- 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含量变化与Child分级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1996年
- 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含量变化与Child分级关系的探讨陈登登,吴平,陈贻胜,林棱,潘秀珍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typeⅢ,PCⅢ)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对象与...
- 陈登登吴平陈贻胜林棱潘秀珍
- 关键词:肝硬变前胶原透明质酸
- 重症急性胆管炎非手术疗法探讨(附24例分析)
- 1994年
- 林才经孙保华陈登登
- 关键词:急性胆管炎非手术治疗
- ^(99m)TC-MIBI直肠门脉显影评估普鲁纳洛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采用99mTC_MIBI直肠门脉显影法测定心肝核素显影比(H/L比值)评估普鲁纳洛治疗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肝硬变门脉高压患者在普鲁纳洛治疗前后均进行99mTC_MIBI直肠门脉显影测定,并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变门脉高压者H/L显著高于对照组(0.14±005,n=10,P<001);肝硬变门脉高压组于普鲁纳洛治疗后H/L组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著(n=14,0.56±0.22,0.77±0.26,P=0.025);H/L比值<0.6者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无复发.结论普鲁纳洛预防肝硬变门脉高压者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安全、有效;99m_TC_M1B1直肠门脉显影可作为普鲁纳洛治疗疗效观察的可靠的无创伤性的指标.
- 陈登登陈贻胜林志辉吴平潘秀珍
-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普萘洛尔静脉造影术
- Barrett′s食管被引量:4
- 2001年
- Barrett’s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以食管与胃黏膜交界的连接线 (齿状线或Z线 )为界 ,在Z线 2cm以上出现柱状上皮者。又分为短段Barrett’s食管 ( <3cm)和长段Barrett’s食管≥ 3cm。除少数先天性因素外 ,大多由胃食管反流病 (GERD)引起。根据国外的调查资料 ,在因GERD症状而行内镜检查的病人中 ,Barrett’s食管的检出率约为 6%~ 12 % ,而在所有内镜检查的病人中 ,检出率为 0 .4 1%~0 .89%。目前已公认 ,Barrett’s食管是在胃食管交界处发生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 陈贻胜陈登登
- 关键词:发病机制内镜诊断
- 急性胰腺炎血浆凝血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128例住院AP患者资料。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的PT、APTT、INR和FIB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与无MOD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胆源性病变组和非胆源性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有肝功能衰竭与无肝功能衰竭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AP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但SAP组和MODS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 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障碍可提示与患者预后有关。
- 卢世云陈登登林志辉彭孝伟潘秀珍
- 关键词:胰腺炎凝血酶原时间
- 咖啡因清除试验的临床应用
- 1996年
- 目的评价咖啡因清除试验作为定量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口服250mg咖啡因后测定二次受试者血药浓度,计算咖啡因清除率。共检测23例对照组及60例各种肝病患者。结果对照组咖啡因清除率(CL)为1.60±0.4ml/kg·min-1,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患者的CL轻度降低,肝硬化组严重降低。肝硬化患者的CL与Child评分呈明显负相关;CL极度降低者生存期短。以对照组CL的-1s为临界值,则本试验对肝功能异常的敏感度为88.33%,特异度为86.96%,准确度为91.25%。结论咖啡因清除试验是一个方便、可靠的肝脏贮备功能指标。
- 林志辉潘秀珍陈登登陈贻胜
- 关键词:咖啡因肝疾病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