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法

作品数:43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7篇口腔
  • 19篇病例
  • 16篇病例对照
  • 16篇病例对照研究
  • 14篇口腔癌
  • 10篇肿瘤
  • 10篇吸烟
  • 9篇细胞
  • 9篇鳞状
  • 9篇鳞状细胞
  • 7篇细胞癌
  • 7篇鳞状细胞癌
  • 7篇口腔鳞
  • 7篇口腔鳞状细胞...
  • 6篇膳食
  • 6篇口腔肿瘤
  • 6篇发病
  • 5篇饮茶
  • 5篇非吸烟
  • 5篇病例-对照研...

机构

  • 4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三明市疾病预...

作者

  • 42篇陈法
  • 38篇何保昌
  • 24篇林李嵩
  • 22篇蔡琳
  • 21篇刘凤琼
  • 17篇邱宇
  • 15篇刘芳萍
  • 14篇黄江峰
  • 12篇郑晓燕
  • 11篇胡志坚
  • 6篇施斌
  • 5篇汪靖
  • 4篇包晓丹
  • 3篇曹裕杰
  • 3篇何斐
  • 3篇潘丽珍
  • 2篇瞿书铭
  • 2篇林征
  • 2篇张旭
  • 2篇陈亨贵

传媒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卫生研究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分析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对口腔健康的认知、态度、行为,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福州市大学城6所高校按不同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3 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福州市大学生牙龈炎患病率为73.3%,口腔溃疡患病率为49.2%,龋齿率为39.1%;每天刷牙≥2次者占80.0%,知晓正确刷牙方法者占43.8%;从未有洁牙史和从未定期做口腔保健检查的分别为76.1%和41.1%%;在患口腔疾病时,43.2%的学生选择忍着而未做任何处理,44.6%的学生从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年级、每天刷牙次数是大学生牙龈炎的影响因素。专业和年级存在相乘交互作用,调整OR值为1.458(95%CI=1.241~1.712)。结论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口腔健康知识较为薄弱,口腔保健行为较差。亟需加强非医学低年级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陈法何保昌刘梦研张旭李扬帆陈亨贵张杨愷
关键词:口腔
饮茶与牙龈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饮茶对牙龈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 0 1 0年1 2月—2 0 1 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牙龈癌新发病例1 2 1例,同期经性别、年龄成组匹配,选取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363例作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牙龈癌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饮茶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OR=0.51,95%CI:0.29~0.90);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牙龈癌的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均Ptrend<0.05);此外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以及饮绿茶和乌龙茶也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分层分析结果发现与吸烟者相比,在非吸烟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OR=0.40,95%CI:0.1 7~0.9 6),在非饮酒和饮酒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结果并未发现吸烟与饮茶,饮酒与饮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饮茶是牙龈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且每日饮茶量、饮茶年限与牙龈癌发病风险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
刘凤琼鄢灵君陈法黄江峰刘芳萍邱宇林李嵩郑晓燕伍俊锋何保昌
关键词:牙龈癌饮茶病例对照研究
中链饱和脂肪酸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
2021年
目的探讨膳食中链饱和脂肪酸与口腔癌发病的关联。方法本病例对照研究以面访式问卷的形式调查2013年11月14日至2019年3月2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确诊的225例新发口腔癌患者及527例健康对照。以对照组中能量校正后的各类脂肪酸每日摄入量的中位数进行分组,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分层分析及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高水平组的总中链饱和脂肪酸、辛酸、癸酸、十一烷酸及月桂酸等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其调整后的OR值及其95%CI值分别为3.19(95%CI:2.17~4.69)、2.54(95%CI:1.75~3.69)、2.56(95%CI:1.76~3.71)、5.00(95%CI:3.27~7.64)和3.09(95%CI:2.10~4.54)。在不吸烟者中,辛酸和癸酸与口腔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且无论是否饮酒,其均能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各亚组均发现高总中链饱和脂肪酸、十一烷酸及月桂酸摄入量与口腔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此外,中链饱和脂肪酸与吸烟、饮酒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较高水平的膳食中链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
苏珏李滟铌范毅王思杰徐明明周楠何其璇俞道煊吕吉荣陈青汪晶施斌邱宇林李嵩郑晓燕潘丽珍陈法汪靖何保昌刘凤琼
关键词:口腔癌吸烟饮酒
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的发病影响因素,为口腔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1例非吸烟新发口腔癌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在其他科室就诊的547例非吸烟非口腔相关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患者〈18岁被动吸烟史、≥18岁被动吸烟史、不良修复体、刷牙频率〉2次/天、有口腔溃疡、食水果频率〈1次/天的比例分别为37.27%、49.07%、53.42%、5.59%、8.70%、49.6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97%、29.62%、36.56%、5.30%、2.01%、43.69%(均P〈0.01);病例组患者刷牙频率1~2次/天、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绿色蔬菜频率≥1次/天、食其他蔬菜频率≥1次/天、食水果频率≥1次/天的比例分别为84.47%、13.66%、53.42%、3.11%、83.23%、77.64%、25.4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2.87%、40.04%、55.94%、22.85%、97.26%、96.53%、47.90%(均P=0.000);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岁被动吸烟、≥18岁被动吸烟、有不良修复体、有口腔溃疡是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其他蔬菜频率≥1次/天、食水果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和≥1次/天是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被动吸烟、不良修复体、口腔溃疡及食鱼类、海鲜、其他蔬菜、水果是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何保昌陈法刘芳萍吴文丽黄江峰林李嵩蔡琳
关键词:非吸烟人群口腔癌病例对照研究
饮茶、咖啡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牛奶分层后饮茶、咖啡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OSCC新发病例593例和同期经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1 128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咖啡、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OSCC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其95% 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对超危险度比、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等指标评价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在总调查人群及饮和未饮用牛奶人群中,饮茶均可显著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其调整OR值及95%CI分别为0.54(0.41-0.71)、0.47(0.31-0.71)和0.57(0.40-0.81)。进一步分析发现,开始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饮用绿茶和乌龙茶在以上3个人群中也均有保护作用,且在饮用牛奶人群中各因素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此外,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OSCC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趋势检验均P〈0.05),但未见饮咖啡与OSCC的发病存在关联。饮茶与饮牛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0.52,95%CI:0.37-0.71),但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饮咖啡与饮用牛奶之间不存在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饮茶是OSCC发病的保护因素,且饮茶与牛奶间存在交互作用,故适量饮茶、增加牛奶的摄入可一定程度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
鄢灵君陈法柳迪萌黄江峰刘芳萍伍俊锋刘凤琼叶佳增邱宇林李嵩何保昌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咖啡牛奶病例对照研究
福建地区膳食因素与牙龈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膳食因素与牙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6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牙龈癌患者133例,为病例组;另于同期在福州市西湖、罗星等社区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3岁)匹配的健康成年人321例,为对照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Inter CHANGE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膳食习惯、口腔及卫生情况等。以一般情况、口腔及卫生情况为协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膳食因素对牙龈癌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海鲜和饮茶的交互作用。结果两组畜肉类、鱼类、海鲜、绿叶蔬菜、非绿叶蔬菜、水果的摄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加工肉类、禽肉类、奶类及奶制品、蛋类、豆类及豆制品、腌制食品的摄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畜肉类、鱼类、海鲜、绿叶蔬菜、非绿叶蔬菜、水果的摄入情况是牙龈癌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是否饮茶进行分层,在非饮茶者中海鲜摄入≥3次/周可以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0.33,95%CI(0.17,0.66)〕。海鲜与饮茶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调整OR=0.70,95%CI(0.49,0.98)〕。与不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相比,不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调整OR=0.39,95%CI(0.21,0.74)〕、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调整OR=0.45,95%CI(0.24,0.85)〕、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调整OR=0.35,95%CI(0.17,0.74)〕的牙龈癌发病风险均降低。结论膳食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牙龈癌的发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进食鱼类和海鲜,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
刘凤琼鄢灵君陈法黄江峰刘芳萍邱宇林李嵩何保昌
关键词:牙龈肿瘤膳食
血清铁水平与口腔癌总体生存的关联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水平和口腔癌总体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口腔癌患者,年龄(57.12±13.94)岁,其中男性489人(65.46%),女性258人(34.54%),鳞状细胞癌564例(77.90%),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计算死亡风险比值(HR)及其95%CI。结果口腔癌患者的血清铁水平用M(P25,P75)表示为13.9(10.3,17.8)μmol/L。根据X-tile软件得到的血清铁最佳截断值15.3μmol/L,对患者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高血清铁水平(>15.3μmol/L)口腔癌患者死亡风险是低血清铁水平组(≤15.3μmol/L)的0.72倍(95%CI 0.52~0.99)。分层分析结果提示,在年龄>60岁(HR=0.62,95%CI 0.39~0.99)、男性(HR=0.66,95%CI 0.44~0.98)、TNM分期为I~II期(HR=0.42,95%CI 0.20~0.88)、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HR=0.69,95%CI 0.49~0.97)的患者中,高血清铁水平对口腔癌的预后具有保护作用。结论血清铁与口腔癌的总体生存密切相关,高血清铁口腔癌患者死亡风险更低。
林奕霖包晓丹李洁潘朝敏钱佳文林李嵩邱宇施斌刘凤琼陈法何保昌汪靖
关键词:血清铁口腔癌
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例414例,同期收集来自社区的对照870例。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面访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饮酒史、饮茶史、口腔卫生、饮食习惯、肿瘤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等,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卫生习惯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按照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及性别进行分层,分析不良修复体、复发性口腔溃疡及高血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联。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危险因素有目前牙齿数为20~27颗及〈20颗(以目前牙齿数≥28颗为参照)、不良修复体、复发性口腔溃疡,其调整OR(95%CI)值分别为2.01(1.49~2.73)、3.51(2.39~5.15)、2.33(1.79~3.04)、3.96(2.11~7.44);而刷牙频率为1次/d、刷牙频率〉1次/d、看牙医周期≥5年/次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保护因素,其调整OR(95%CI)值分别为0.24(0.13~0.43)、0.13(0.07~0.24)、0.37(0.26~0.53)。分层分析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增加非吸烟者和非饮酒者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95%CI)值分别为5.21(2.42~11.18)和4.71(2.37~9.36);在非吸烟者和非饮酒者中,高血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存在关联,调整OR(95%CI)值分别为1.70(1.10~2.61)和1.58(1.07~2.34)。结论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黄江峰何保昌陈法刘芳萍鄢灵君胡志坚林李嵩何斐蔡琳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卫生慢性病病例对照研究
钪与口腔癌的关联: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目前国内外鲜见钪(Sc)与口腔癌发病风险关联的报道,且微量元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也多为未匹配组间协变量的回顾性研究。[目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协变量,探讨Sc与口腔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8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390例口腔癌新发患者及同期社区体检1 219例健康人群信息。采用PSM1:1最邻近匹配法,以病例为基准组,匹配病例与健康对照,平衡两组间一般人口学特征与生活方式等,最终成功匹配300例病例与300例健康对照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用于后续研究。用微波消解法消解血清样品,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清中Sc。利用χ^2检验对匹配后病例组及对照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生活方式各因素进行均衡性检验;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中Sc水平。同时,按对照组血清中Sc水平的三分位数将其分成低、中、高水平,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血清中Sc水平与口腔癌发病风险关系的OR值及其95%CI。另外,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Sc水平与口腔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Sc水平的M(P25~P75)为5.56(3.71~6.94)μg·L^-1,低于对照组Sc水平7.21(6.14~8.83)μg·L^-1(P <0.00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Sc水平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存在负相关,中水平组与高水平组的口腔癌发病风险均低于低水平组,其OR(95%CI)分别为0.29(0.18~0.45)和0.14(0.08~0.25)。随着Sc水平的增高,口腔癌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P趋势<0.001)。[结论]血清Sc水平越高,口腔癌的发病风险越低。
汪靖林菁陈林陈青林李嵩包晓丹王瑞刘少杰施斌施斌邱宇郑晓燕潘丽珍蔡琳刘凤琼陈法刘凤琼
关键词:口腔癌病例对照研究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组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5年1月于福建某医院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新发病例113例。同期选取符合标准的社区人群作为对照组,共584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情况、肿瘤家族史等,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相关因素与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吸烟指数〉1000、18岁前被动吸烟、开始戴假牙年龄(35~55岁)及高血压,其OR(95%CI)值分别为14.63(3.88~55.13)、2.34(1.19~4.62)、2.35(1.17~4.73)、3.46(1.71~7.00);保护因素有:进食肉类≥1次/d、进食水果、服用保健品、补充维生素片,刷牙频率&gt;1次/d及进行口腔检查≥5年/次,其OR(95%CI)值分别为0.22(0.07~0.70)、0.18(0.08~0.41)、0.32(0.11~0.88)、0.22(0.07~0.73)、0.28(0.16~0.48)、0.28(0.13~0.60)。结论禁止吸烟、减少18岁前被动吸烟、规律的食用肉类、水果、保健品、维生素片以及定期检查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发生。
刘芳萍何保昌陈法黄江峰鄢灵君胡志坚林李嵩何斐蔡琳
关键词:肿瘤口腔病例对照研究吸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