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毓
- 作品数:31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血管紧张素Ⅱ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110例,其中颈动脉内膜正常组43例,颈动脉内膜增厚组35例,颈动脉硬化斑块组32例;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压、血浆AngⅡ、血糖、血脂。超声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 T2DM患者中颈动脉硬化斑块组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均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T2DM患者血浆AngⅡ和CIM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AngⅡ、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水平是T2DM患者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r=0.011,0.013,0.051,0.013,P<0.01或P<0.05)。T2DM患者血浆AngⅡ水平与CIMT、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r=0.529,0.232,0.248,P<0.01或P<0.05);校正收缩压和舒张压后,血AngⅡ水平仍与CIMT相关(r=0.532,P<0.01)。结论高血AngⅡ水平可能是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 周竟雄黄春玲陈晓毓吴晓鸿林夏鸿李希圣万绍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 福建省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调查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11月泉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对1 071名18~85岁的泉州市常住乡镇成年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总的超重现患病率为30.6%,总的肥胖现患病率为6.7%,男性与女性超重肥胖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超重肥胖率趋于年轻化,女性超重肥胖率以中年女性明显;经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患者的餐后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的发生风险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泉州市乡镇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 陈晓毓李希圣林夏鸿黄银琼黄惠斌
-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流行病学
- 肥胖患者脂联素基因第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福建省泉州地区汉族肥胖人群脂联素基因第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肥胖症患者248例,正常对照者223例,采用液相平衡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空腹血浆脂联素水平;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脂联素基因SNP45。结果①肥胖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脂联素基因SNP45的GT+GG基因型的分布分别为61%和44%0(2=14.182,P〈0.0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5%和25%∽=10.708,P〈O.01)。②肥胖症组中,脂联素基因SNP45的GG+GT型与TT型相比,前者的TG、LDL—C水平(t=2.604,P〈0.01;t=5.507,P〈0.01)升高,而脂联素和HDL.C水平(t=2.275,P〈0.05;t=10.100,P〈0.01)降低。③正常对照组中,脂联素基因SNP45的GG+GT型与1Tr型相比,前者的脂联素、TG、TC水平(t=2.510,P〈0.05;t=2.922,P〈0.01;t=3.272,P〈0.01)显著低于后者。④以脂联素基因SNP45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症组中脂联素基因SNP45的GG+GT型与TT型相比,GG+GT型血清脂联素水平减少(OR=0.810,95%CI:0.673--0.975,P〈0.05),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OR=I.746,95%CI:1.060--2.875,/〈0.05);正常组中GG心T型胰岛素抵抗风险增3H(OR=3.962,95%CI:1.089~14.411,P〈0.05)。结论①脂联素基因SNP45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肥胖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②脂联素基因SNP45与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
- 陈晓毓李希圣林夏鸿高宏志李秋兰查金顺
- 关键词:脂联素单核苷酸放射免疫测定
- 2型糖尿病不同骨密度的骨强度指标分析
- 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折发生风险增高,既往研究T2DM的骨密度(BMD)结果差异很大,部分研究提示BMD明显增高,因此单纯从BMD评价T2DM患者骨质量并不全...
- 黄银琼林夏鸿陈晓毓吴晓鸿李秋兰周竟雄李希圣蔡思清陶耕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密度骨强度评价指标
-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收住我院的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国际地理与眼科流行病学协会分类表为参照诊断...
- 周竟雄施亚雄梁波陈晓毓林夏鸿李希圣
- 脂联素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2009年
- 陈晓毓李希圣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脂联素疾病关系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脂肪细胞分泌慢性代谢性疾病
- 内源分泌型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受体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被引量:2
- 2011年
- 测定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CIMT正常组血浆内源分泌型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高于CIMT增厚组[(0.257 3±0.1656对0.155 4±0.0701)峭/L,P〈0.01].esRAGE与CIMT负相关r=-0.24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MT与esRAGE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与年龄正相关.
- 林夏鸿陈晓毓李希圣林晖莉黄子扬周竟雄梁波林如海吴晓鸿
-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硬化
-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救治过程。结果5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急骤,进展快,“三多”症状明显,血糖高,并且均有酮症酸中毒,但糖化血红蛋白相对不高。而且合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的消化道症状及心肌损伤。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糖尿病新亚型,其发病快,代谢紊乱严重,并发症多,预后凶险,需及时进行有效的诊治。
- 李良毅黄银琼蔡辉耀梁波林如海陈晓毓黄惠彬李希圣
- 关键词:糖尿病暴发性
- 2型糖尿病绝经后患者82例骨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绝经后患者骨强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入组T2DM绝经后女性患者82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hologic discovery A)的髓部骨强度分析系统(HSA)获得髓部骨几何结构参数:股骨颈横断面积(CSA)、股骨颈皮质厚度(CT)及股骨颈屈曲应力比(BR)0对其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EMI)、空腹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AlC)、血钙(6)、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维生素D(VD)、N端骨钙素(EGP)、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E-胶原降解产物(E-CTX)、甲状旁腺素(PT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SA与年龄、BGP.B-CTX.P呈负相关,与EMI呈正相关。CT与年龄呈负相关,与BMI.VD、PTH呈正相关。ER与年龄呈负相关,与EMI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EMI为影响骨强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EMI是影响2型糖尿病绝经后患者骨强度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骨强度随之下降,而适当增加EMI有利于骨强度的增加。
- 黄银琼林夏鸿陈晓毓吴晓鸿白雪凤庄勇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骨强度
- 福建泉州地区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高三酰甘油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以及伴发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血压的情况。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福建省泉州地区40~80岁居民1358例,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检测空腹血尿酸、血脂等。结果(1)本组人群血尿酸水平男性(371.7±83.6)μmol/L,女性(294.8±66.5)μmol/L,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P〈0.01);40~70岁人群血尿酸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年龄〉70岁女性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F=12.1,P〈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6%,其中男性为27.3%,女性为15.5%,男性高于女性(X2=24.4,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女性高尿酸血症伴发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血压者分别为22.1%和59.1%,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者(10.5%和26.2%)(X2=16.3、65.0,均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伴发高血压的发病率为54.5%,高于血尿酸正常者(X2=4.0,P〈0.05)。结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中老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高尿酸血症患者伴发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
- 李良毅黄惠斌梁波陈晓毓蔡辉耀李希圣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