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幼楠

作品数:62 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针刀
  • 14篇针刀松解
  • 14篇针刀松解法
  • 14篇松解
  • 14篇松解法
  • 13篇关节炎
  • 12篇膝骨
  • 10篇关节炎大鼠
  • 9篇教学
  • 8篇针灸
  • 8篇推拿
  • 8篇关节
  • 7篇穴位
  • 7篇穴位注射
  • 7篇中医
  • 7篇骨关节
  • 7篇骨关节炎
  • 6篇电针
  • 5篇增生
  • 5篇增生性瘢痕

机构

  • 6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卫生部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水利医院
  • 2篇医渡云(北京...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61篇陈幼楠
  • 26篇郭长青
  • 13篇刘清国
  • 12篇嵇波
  • 11篇金燕
  • 11篇钟鼎文
  • 10篇于天源
  • 10篇薛卫国
  • 9篇刘佳利
  • 7篇杨冰
  • 7篇林彩霞
  • 7篇郭孟玮
  • 7篇樊竹
  • 7篇马尚清
  • 7篇陈鹏辉
  • 6篇姚斌彬
  • 6篇刘乃刚
  • 5篇鲁梦倩
  • 5篇朱汉章
  • 5篇马文珠

传媒

  • 6篇环球中医药
  • 3篇中国针灸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中医教育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2篇2014第6...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SCF/c-kit调控ICC数量的角度研究中焦点穴调节胃动力的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基于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受体复合物对胃窦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数量的调控作用,研究中焦点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动力调节的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点穴组、阻断点穴组、模型阻断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轻度夹尾刺激+不规则饮食法持续造模21天。阻断点穴组、模型阻断组大鼠于造模第12天起,予以Kit单克隆抗体(ACK2)腹腔注射(0.2 mg/kg),隔日1次,持续26天。造模成功后点穴组与阻断点穴组拨揉阑门、建里穴,每日1次,连续14天;药物组以10 mL/kg莫沙必利悬浊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14天。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免疫组化检测胃窦ANO1积分光密度值(IOD值)、阳性面积比;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窦SCF、c-kit、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高于空白组(P<0.05);点穴组、西药组胃内残留率低于模型组(P<0.05);点穴组胃内残留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点穴组、模型阻断组胃内残留率高于点穴组(P<0.05);阻断点穴组胃内残留率略低于模型阻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胃窦SCF、c-kit、PI3K表达与IOD值、阳性面积比低于空白组(P<0.05);点穴组、西药组胃窦SCF、c-kit、PI3K表达与IOD值、阳性面积比高于模型组(P<0.05);阻断点穴组胃窦c-kit、PI3K表达与IOD值、阳性面积比低于点穴组(P<0.05),SCF表达低于点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点穴组胃窦c-kit、PI3K表达与IOD值、阳性面积比略高于模型阻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表达高于模型阻断组(P<0.05)。结论(1)中焦点穴可促进FD大鼠胃动力恢复;(2)SCF/c-kit通路是中焦点穴促胃动力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3)中焦点穴或可增加ICC数量,并可能通�
曲萌陈幼楠马鸣峥贺萌杨丹妮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
电针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究电针刺激在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以成年新西兰雄性兔(24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模型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在兔耳腹侧面造成创面以形成瘢痕组织,然后根据组别分别在血海与翳风穴给予不同的刺激,比较各组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情况,测定增生性瘢痕的瘢痕增生指数、各样品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及胶原纤维的排列。结果:电针治疗组的瘢痕增生指数与其他各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HE染色在光镜下可见胶原纤维组织排列整齐度的增加及胶原纤维组织含量的降低。结论:电针可以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
樊竹马尚清董徐斌杨冰陈鹏辉陈幼楠马文珠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电针羟脯氨酸胶原纤维
针刀松解干预后膝骨关节炎大鼠中枢SP的变化
目的:从动物实验的角度观察针刀松解法对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SP的调节作用。 方法:将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将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mol/L半胱氨酸溶液按1:1混合静置0....
郭长青嵇波钟鼎文陈幼楠金燕刘清国郭孟玮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针刀松解法镇痛作用
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对KOA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采用改良的Murat法制备KOA模型,4周后电针组和针刀组给予相应的治疗。7周后进行实验取材和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的含量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干预后血清中上述三种物质的含量开始降低,其中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对KOA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有良性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治疗KOA起效的机制之一。
钟鼎文金燕郭长青嵇波陈幼楠任晓暄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刀松解法电针炎性细胞因子
婴儿抚触可提高免疫功能,辅助治疗疾病被引量:1
2012年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的双手对婴儿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学抚摸,让爽量温和鲥良好靴激通进皮姨待封中枢神经系统,以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婴儿护理专家发现,肌肤的接触是人类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多增加与婴儿的皮肤接触对培养其日后的情绪平衡能力、自信心以及关爱别人的能力都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陈幼楠卫肖艳
关键词:婴儿抚触免疫功能疾病
论穴位注射与外周神经损伤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为增强穴位注射安全性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以穴位注射、神经损伤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内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大多数临床报道集中在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外伤、产伤所引起的神经损伤方面。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导致的外周神经损伤可分为3级;损伤机理可分为3类;损伤原因有取穴姿势不当、针刺角度深度有误和药物选择不当两种。结论:有必要对穴位注射疗法的操作进行规范,以避免外周神经的损伤。
郭长青陈幼楠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6部分穴位注射》的研制与研究
本研究以针灸技术操作中的穴位注射技术为对象,重点研究其操作步骤与要求,力求对穴位注射的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建立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穴位注射疗法技术操作标准,以达到统一术语,规范术式,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首先,通过...
陈幼楠
关键词:穴位注射针灸
雌、雄大鼠去势对HPA轴分泌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去势手术后雌、雄大鼠在低性激素状态下,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HPA)轴功能的变化,证实性激素可对HPA轴的功能产生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和时长效应.方法 选用SPF级8周龄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 ~ 220 g,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雄性模型组、雄性对照组、雌性模型组、雌性对照组,每组2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行去势手术,于造模后第3周及第13周心脏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检测造模第3周雄性模型组大鼠血清CRH、COR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ACT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雌性模型组大鼠血清CRH、COR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CTH含量有下降趋势.造模第13周,雄性模型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激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雌性模型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激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雌、雄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第13周与第3周组内相比CRH、ACTH、CORT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论雌、雄,去势均可造成大鼠HPA轴功能的紊乱,表现为外周血CRH、ACTH、CORT水平下降,雄激素对雄鼠HPA轴的影响要大于雌激素对雌鼠的影响.推测雄激素可能更加有利于上述三种激素的产生.当雌、雄大鼠处于稳定的低性激素状态,其HPA轴分泌功能不随着大鼠周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
姚慧娟徐嘉兴马尚清樊竹赵方晓陈幼楠
关键词:去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性激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中医振腹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究中医振腹疗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及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长期高糖高脂饲料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振腹组、西药加振腹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振腹组体重变化量明显减小(P<0.05),西药加振腹组体重变化量与西药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振腹组大鼠血糖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振腹组和西药加振腹组GLP-1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西药加振腹组GLP-1含量较西药组升高(P<0.05)。各组病理结果显示:西药加振腹组的大鼠胰腺破坏的程度最低,其次是振腹组、西药组、模型组。结论:振腹疗法可以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减轻或减缓胰岛细胞破坏,其降糖作用可能与GLP-1途径有关。
范德宇姜默琳冒慧敏季然李祎铭林彩霞陈幼楠
关键词:振腹疗法胰高血糖素样肽-1空腹血糖
推拿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探讨与实践
2023年
文章充分挖掘推拿学课程思政元素,使之与案例结合,以多元化模式、常态化形式将思政教育厚植于推拿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推拿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提供样本式案例的同时,初步证实并起到了对中医学子的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李可于天源鲁梦倩陈幼楠刘佳利薛卫国吕桃桃姚斌彬
关键词:推拿学教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