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英语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马克·吐温和他的儿童艺术形象塑造被引量:6
- 2004年
- 马克·吐温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他成功地塑造了儿童形象。他刻画儿童人物形象的精湛技巧在于他擅于把通过儿童人物形象刻画所表达的思想同儿童的纯洁心理,生动优美且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及他们的幽默滑稽性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陈小红
- 关键词:马克·吐温
- 《红字》与《呼啸山庄》主题透析
- 2001年
- 纳撒尼尔·霍桑 (180 4- 186 4)与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8)这两位作家都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他们从文明和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人 ,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一贯传统。把人视为文明的受害者并向自然寻求安慰的看法同为霍桑与勃朗特所持观点。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位作家一致认为 :现实中 ,文明之爱将最终获胜 ,因为社会对个人具有决定作用 ,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的束缚 ;精神上 ,自然之爱独具魅力 ,虽死犹荣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自由和爱情的无限追求中 。
- 吴勇陈小红
- 关键词:浪漫主义主题《红字》《呼啸山庄》霍桑艾米莉·勃朗特
- 论加里·斯奈德的诗学观被引量:7
- 2009年
-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创作是一种将生态与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作,是一种强调整体论的生态诗学。本文主要从语言、语法、形式方面论证斯奈德的生态诗学。斯奈德认为语言是生物学的,语法是与大地紧密相连的,形式是虚空的。斯奈德的生态诗学不同于传统诗学,是生态批评领域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 陈小红
-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生态诗学语言
- 加里·斯奈德的生态诗学被引量:1
- 2010年
-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是以荒野自然为背景,指归一个自然的王国。诗人不只停留在要爱护自然,而切切实实地强调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号召我们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沉思,倾听自然的呼唤。斯奈德认为诗歌是"生态的生存技艺"、是"真正的工作"、是"永恒的能量"、是"诗意的栖居"。他的诗学是强调整体论的生态诗学。
- 陈小红
- 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被引量:6
- 2009年
- 文章从美国与荒野、荒野实践、荒野伦理、荒野诗学以及荒野文明五方面探讨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作为在荒野上建立起来的民族,美国的历史常被当作一部东部拓居与西部拓荒的历史。斯奈德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美国西部荒莽山地度过,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荒野诗人。斯奈德的荒野观比较系统完整。斯奈德的诗歌大多以荒野为背景,号召人们回归荒野,在荒野中沉思。斯奈德强调荒野的治疗作用,认为荒野与文明的交汇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荒野伦理处理的是社会对生态系统及大地的所作所为问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更为民主的、更带包容性和永恒价值的伦理,是一种普世伦理。
- 陈小红
-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生态批评
- 加里·斯奈德的中国情结被引量:3
- 2006年
- 斯奈德受中国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禅宗、中国山水画、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斯奈德的诗有禅意,他特别钟情于寒山和王维等人充满禅机佛理、歌颂大自然的诗篇。斯奈德所翻译的寒山诗和他寒山式的生活方式使他成为美国的寒山。
- 陈小红
- 关键词:中国情结禅宗中国山水画中国古典诗歌寒山
- 论加里·斯奈德的禅宗生态观被引量:6
- 2009年
- 美国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从禅宗中汲取了大量生态思想,禅宗不仅渗透到诗人的生态诗学中,而且也贯穿于其一生的生活实践。在禅宗的影响下,斯奈德建立了一种禅宗和深层生态学紧密结合的独特生态观。斯奈德并非全盘吸收禅宗,而是将其与美国的本土语境密切相连,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美国特色的禅宗。本文从习禅、写禅、化禅三方面来探讨禅宗对斯奈德的全方位影响。
- 陈小红
-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禅宗生态思想
- 加里·斯奈德与印第安生态智慧被引量:6
- 2008年
- 加里.斯奈德被深层生态学家视为他们的桂冠诗人,他为全球生态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斯奈德将印第安原始生态智慧与自己一生的实践紧密结合,他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生态学家和生态诗人。本文旨在研究斯奈德从印第安文化中所汲取的原始生态智慧。主要从万物有灵论、素朴生活和盖娅假说这三个方面来论证。
- 陈小红
- 关键词:万物有灵论
- 论加里·斯奈德的生态地域观被引量:4
- 2009年
- 美国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建立了一种整体论的生态观,但又特别强调整体生态中的生态地域主义。他的生态思想既放眼全球,又立足本土。本文从生态地域主义、生态地图、生态城市、位置感四个方面研究斯奈德立足本土的生态地域观。
- 陈小红
-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生态城市位置感
- 论商标名翻译的审美原则被引量:7
- 2002年
- 商标名翻译的审美原则,既要符合通常的“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又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尽量译出原商标名的韵味,表现在四方面:一、通俗易懂,简洁精炼;二、有益联想,视角新颖;三、讲求译法,译出神韵;四、民族特色,文化蕴涵。遵循这些原则,既可以保留原商标名的精华,又能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从而达到进一步促销商品的目的。
- 吴勇陈小红
- 关键词:商标名翻译审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