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君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养殖
  • 3篇循环水养殖
  • 2篇细菌
  • 2篇工厂化
  • 2篇工厂化循环水...
  • 1篇性疾病
  • 1篇许氏平鲉
  • 1篇学生宿舍
  • 1篇循环水养殖系...
  • 1篇养殖系统
  • 1篇鱼类
  • 1篇越冬
  • 1篇越冬期
  • 1篇云纹石斑鱼
  • 1篇肉食性
  • 1篇肉食性鱼类
  • 1篇石斑
  • 1篇石斑鱼
  • 1篇食性
  • 1篇书本

机构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6篇陈君
  • 4篇王印庚
  • 1篇倪琦
  • 1篇张辰仓
  • 1篇张正
  • 1篇刘志伟
  • 1篇廖梅杰
  • 1篇王庚申
  • 1篇梁友
  • 1篇王忠华
  • 1篇金淑芳
  • 1篇潘传燕

传媒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引起养殖许氏平鲉死亡的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被引量:7
2012年
从患病许氏平鲉的病灶处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记为SS-1。通过两点背部肌肉注射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该菌对健康许氏平鲉的半数致死浓度为9.6×106CFU/mL,可感染许氏平鲉的多种内脏和组织。细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显示,菌株SS-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极生单鞭毛;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吲哚产生阳性、V-P试验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H2S产生阴性等,与鳗利斯顿氏菌特征相符。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鳗利斯顿氏菌的同源性达到了99%,因此,将菌株SS-1鉴定为鳗利斯顿氏菌。
王庚申王印庚张正廖梅杰陈君张辰仓刘志伟李德军
关键词:许氏平鲉鳗利斯顿氏菌细菌鉴定
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杀除工艺被引量:7
2013年
以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的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为指示菌,研究了循环水养殖系统各环节中细菌分布和消除工艺。结果表明,不健康的苗种携带病原菌进入养殖系统后,可分布在残饵、池壁污物、养殖工具及循环水各处理环节。而弧形筛过滤、曝气池气升、紫外线消毒是循环水养殖系统消除细菌的三大环节。用5×10-6mol/L的KMnO4溶液浸泡工具2h,对细菌的杀灭率达到100%;用25×10-6mol/L的KMnO4溶液擦拭养殖池壁污物1.5min后,细菌杀灭率高于90%;用100×10-6mol/L浓度的H2O2溶液对养殖舌鳎病鱼进行药浴消毒处理10min,对体表细菌的杀灭率达到了94.49%。对鲆鲽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细菌的分布和消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循环水健康养殖工艺提供理论数据和参考。
王印庚陈君潘传燕翟介明孙礼娟刘江春
关键词:循环水养殖鲆鲽类细菌双氧水高锰酸钾
一种多功能学生宿舍床
本实用新型包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学生宿舍床,包括床体和多功能靠板,床体一侧设有不同的储物单元用于对学生不同的衣物进行归类存放,另一侧设有书桌和床梯,床体的床沿部位设置有护栏,护栏设有开口设置的缺口,通过挡板与护栏的上边框、...
陈君金淑芳陈璐瑶
文献传递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红鳍东方鲀越冬期异钩虫病的治疗试验
2012年
红鳍东方鲀为近海底栖的肉食性鱼类,因其肉味鲜美,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日本、韩国等多地消费者的青睐。1994年我国北方开始规模化养殖红鳍东方鲀,工厂化集约型养殖由于其养殖密度较大,所带来的疾病问题也是无可避免的,国内外经常有河豚鱼养殖场暴发病害的报道,在养殖红鳍东方纯的这些常见病害中。
陈君王印庚王忠华翟介明孙维栋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循环水养殖工厂化钩虫病越冬期肉食性鱼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半滑舌鳎主要细菌性疾病及其控制
鲆鲽类工厂化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并在全国沿海逐步推广。然而,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经常有养殖动物大量死亡的报道,给养殖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青岛及烟台地区几家采用循环水养殖半滑舌鳎的养殖厂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及其流...
陈君
关键词: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细菌性疾病腹水病皮肤溃疡病脓肿病
文献传递
云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研究使用外源激素诱导法所得的云纹石斑(Epinephelus moara)雄鱼和雌鱼作为试验用鱼。亲鱼经营养强化后,进行人工催产和采卵授精,受精率达68.5%~83.2%。研究结果表明:该鱼受精卵在水温20~22℃、盐度28~31‰、pH 7.9~8.0的外界水环境下,44 h后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76%~91%;初孵仔鱼经56d培育,完全变态成为幼鱼。在试验中收集到人工授精上浮好卵(受精24 h后)9.6 kg,共获体长>3 cm的云纹石斑鱼苗23万尾,成活率为1.5%。研究结果将为云纹石斑鱼在我国大规模人工繁育提供数据和奠定基础。
梁友倪琦王印庚刘志伟陈君庞尊方孙芳芳马文辉
关键词: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