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乾

作品数:46 被引量:332H指数:12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篇遥感
  • 9篇降水
  • 8篇气象
  • 7篇植被
  • 7篇气象卫星
  • 7篇卫星资料
  • 6篇植被指数
  • 5篇地形
  • 5篇卫星遥感
  • 4篇水汽
  • 4篇气候
  • 4篇气象卫星资料
  • 4篇资料反演
  • 4篇夏季
  • 4篇反演
  • 4篇干旱
  • 3篇地形云
  • 3篇蒸散
  • 3篇旱地
  • 3篇干旱地区

机构

  • 25篇中国气象局兰...
  • 24篇甘肃省气象局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青海省气象科...
  • 1篇兰州中心气象...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重庆市人工影...
  • 1篇浙江省气象局

作者

  • 46篇陈乾
  • 25篇陈添宇
  • 10篇李宝梓
  • 5篇郭铌
  • 4篇付双喜
  • 4篇李照荣
  • 3篇陈跃
  • 3篇丁瑞津
  • 3篇张杰
  • 2篇李国昌
  • 2篇朱阳生
  • 2篇王致君
  • 2篇庞朝云
  • 2篇肖宏斌
  • 1篇王兴
  • 1篇董安祥
  • 1篇郑国光
  • 1篇朱君鉴
  • 1篇韩涛
  • 1篇汤懋苍

传媒

  • 14篇干旱气象
  • 5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1—2005年西北中东部水汽及其输送特征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西北地区中东部2001-2005年近5 a的40个站点逐日探空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水汽及其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整层水汽含量分布不均,季节变化明显,除冬季外,沿祁连山存在一条"湿舌".水汽主要来源于以西风为主的纬向输送和西南气流的径向输送.高原上的水汽输送,北部来源于西北气流,南部为西南气流,但北部的水汽通量仅有高原东侧西南气流输送的一半左右,高层水汽输送更加重要.占主导的西风和西北风的水汽干输送是西北干旱的原因之一,而特殊的地形作用是该区域降水形成及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在水汽输送能力最强的夏季,纬向水汽输送最强的高度出现在600hPa左右高度上,而径向强输送集中于600 hPa以下103°E以东的高原东侧.
李照荣陈添宇陈乾庞朝云
关键词:水汽水汽输送
祁连山区能量场特征与降水分布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祁连山地形云野外观测的资料,分西南气流移动、西南气流阻塞、西北和平直西风气流型,用三维插值方法分型计算湿静力总温度Tσ场和总降水场,分析了不同的大尺度流型下冷龙岭西段降水分布与能量场特征的关系.对比山脉南北坡与山外同高度Tσ的日变化,发现山坡Tσ全天高于山外,山脉呈高能岛其外围有能量锋,不同流型下南北坡能量锋强度和Tσ垂直廓线有明显差异,其与地形云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局地环境因子中,冷龙岭南北坡平均日雨量与对流不稳定度指数(ΔTσ=地面Tσ-500 hPaTσ)的负相关最高,其次是地面至300 hPa平均Tσ呈正相关.可看出,高能弱对流不稳定时日雨量最大,反之低能强对流不稳定时多为小雨或无雨;冷龙岭南北坡的能量锋强度与日雨量相关不明显.
陈乾陈添宇张逸轩
用AVHRR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东北部陆面温度和气温被引量:1
1991年
利用1986年10月—1988年5月NOAA—9和NOAA—10两颗卫星的AVHRR通道1、2和4的资料和同期107个地面台站资料,建立由卫星资料反演地面温度和气温的二元、三元回归方程,并讨论了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在下垫面分区以及在反演陆面温度中的作用。
郭铌陈乾
关键词:陆面温度气象卫星资料青藏高原东北部AVHRR资料气温
用气象卫星资料估测甘南牧草产量
1994年
本文用气象卫星资料、数值化地形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建立了可用于业务的复杂地形下的牧草产量估测模式。
陈添宇陈乾
关键词:牧草产量植被指数常规气象资料禾本科牧草反照率
祁连山区冬半年积雪分布及变化的遥感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国家卫星中心提供的1996—2002年冬半年(11月~翌年4月)的旬积雪数据、地面气象站温度和实测积雪数据,以及结合祁连山区DEM数据,研究了同期祁连山区积雪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冬半年积雪大多随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在山脊区,而山谷和南面盆地分布较少;积雪西段最多,东段次之,中段最少。祁连山区不同积雪频率所分布的平均高度的基本趋势为积雪频率越大分布的高度也越高。就不同频率的积雪而言,频率越低所占比例越大,频率越高所占比例越小;总体上祁连山区在1998/1999年冬季积雪达到最小值,在1998/1999年冬季之前呈波动变化,之后呈持续显著增加的趋势,但主要贡献在低频率。对祁连山东、中、西三段而言,东、中两段在1998/1999年冬季前呈减少趋势,1998/1999年冬季后呈增加趋势,东、中两段平均积雪频率变化量很接近;而西段从1996/1997年冬季开始呈缓慢增加的趋势,而且积雪平均出现频率明显要比东、中两段高很多。祁连山东、中、西三段积雪覆盖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大,只有中段在1999—2001年随着高度的递增积雪覆盖度增加不明显,变化趋势比较复杂,这可能与中段所受天气系统和地形等的影响比较复杂有关。
王兴张强郭铌蔡迪花张杰陈乾汤懋苍
关键词:遥感覆盖度
祁连山区夏季降水过程天气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以500hPa盛行气流为主,参考FY-2D卫星云图云型特征,将2007年7~8月祁连山区的31次降水过程作天气分型。取30°~45°N范围500hPa110°E的格点平均位势高度与90°E平均位势高度之差值为分类标准。分成3个主型,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平直西风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又分移动型和阻塞型两个副型。西北气流型分西北气流冷平流型和河套冷涡两个副型。用试验区中尺度自动站网的降水资料,探讨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关系,分析产生降水过程各天气类型的环流特征及其降水强度,发现在不同的大尺度流型下,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会造成迥然不同的地形强迫中尺度系统。
陈乾陈添宇肖宏斌
关键词:夏季降水
风廓线雷达资料的误差及对祁连山地形云风场监测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2010年夏季祁连山地形云探测试验期间的风廓线和气球探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资料变化趋势的一致程度和资料的偏离程度。同时,用风廓线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的风场演变。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总体上能反映风向的变化,具备监测祁连山地形云近地面风向变化的能力;(2)风廓线雷达探测的风速误差较大,尤其是1 400 m以下误差更大,在使用时应注意。
陈添宇陈跃陈乾
关键词:风廓线地形云
在植物生长周期内县级区域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996年
采用1991至1992年晴空时的NOAA卫星AVHRR资料,计算甘肃省河东地区60个县(市)作物和牧草生长周期内标准化差植被指数(NDVI)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逐县绘制其时间演变曲线和直方图。选取以农作物、草地和森林草地混合为主的三类县作对比分析,研究县级区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与作物和牧草生育期的关系。分析1991至1992年度冬小麦生长周期内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为干旱监测。
陈乾
关键词:植被指数AVHRR资料遥感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综合探测试验被引量:27
2011年
2006年和2007年夏季在祁连山冷龙岭西段开展了地形云云量、云状、大气水汽、风场、雨滴谱和雨强等的综合探测试验,以分析祁连山地形云的特征。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夏季云量丰富,平均云量在6成以上。西南气流天气背景下总云量多达8成;②祁连山夏季无降水日大气水汽非常少,700 hPa以上层大气相对湿度大多在20%以下;③西南气流背景下祁连山南北侧山谷风的共同作用,气流昼间向山顶辐合,夜间向山谷辐散,当水汽条件充足时,极易抬升形成可以产生降水的地形云;④祁连山降水主要由小于1 mm的雨滴组成。
郑国光陈跃陈添宇陈乾朱君鉴李照荣
关键词:地形云
卫星遥感中国西北区东部近地面参数和植被参数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NOAA-16/AVHRR的资料结合定西和兰州的地面反射率观测资料,推算中国西北区东部地表特征参数和植被指数的最佳方案,用2001~2003年4~8月作物生长季5个地表特征的图像,按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分析地面反射率、表面温度、地气温差、植被指数(NDVI)、修正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和植被覆盖度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NDVI和MSAVI两者在不同的土地类型之间变化差别明显,尤其是在黄土高原与秦岭山地和青藏高原交界处的变化差别更明显。
李宝梓陈添宇陈乾
关键词:卫星遥感植被指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