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现代刑法机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2006年
-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刑法是法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门法之一,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刑法机能上。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人权保障机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 陈东辉杨绍安
- 关键词:刑法机能和谐社会社会保护人权保障
- 中国共产党人宪政思想的演进
- 2006年
- 清朝末年,西风东渐,宪政思想也随之传入,为了救亡图存,使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征途,许多仁人志士都想到了宪政;但究竟应该由谁制定一部宪法,用这宪法去确立一套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去保护什么人的利益,一直是持不同阶级立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学家们激烈争论的焦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正值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同派系的军阀在中国角逐利益,为扭转时局,振兴中华,中国共产党人也想到了宪政,“宪政就是国家给予人民权利的证书。所谓权利,最重要的就是这且亟自由(指1922年7月党的‘二大’宣言提出的工人和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市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绝对自由)。所以世界各种民族,
- 陈东辉杨绍安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宪政思想帝国主义列强人民权利清朝末年
- “三个规律”:基于前苏联模式的反思与升华
- 2006年
- 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深化对“三个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建立在对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和认识升华之上所得出的新成果,这对我们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高京昭陈东辉
- 关键词:苏联模式升华
- 试论现代化与和谐社会之内在关联
- 2006年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在我国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中,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国家的各种体制以及国民的心态都出现了相对的滞后,并由此使社会生活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所以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美好社会就成了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国家的奋斗目标。通过对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分析,指出和谐是现代化的内在诉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 陈东辉杨绍安
-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 试析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深远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概而言之主要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政策的立足点,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及两个飞跃等思想。本文试图从这五个方面对邓小平“三农”思想之合理内核和深远影响加以阐释,指出小平同志“三农”思想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制定“三农”政策的理论指南和思想基础。
- 陈东辉
- 关键词:邓小平乡镇企业
- “三和”路线与苏联对中印冲突的态度
- 2006年
- 中印冲突是由印度挑起的领土之争,“三和”路线是苏共二十大制定的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方针。尽管“三和”路线客观上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但其在本质上还是为苏联的国家利益服务的。苏联对中印冲突采取的偏袒印度的态度,是其执行“三和”路线的恶果,破坏了中苏间的友好关系。
- 陈东辉高京昭杨绍安
- 关键词:中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