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刑事
  • 5篇法律
  • 4篇刑事案件
  • 4篇犯罪
  • 3篇审理
  • 3篇死刑
  • 3篇法律若干问题
  • 2篇人身
  • 2篇上诉
  • 2篇适用法律
  • 2篇被告
  • 2篇被告人
  • 2篇《解释》
  • 1篇盗窃
  • 1篇盗窃案
  • 1篇盗窃案件
  • 1篇盗窃罪
  • 1篇刑罚
  • 1篇刑事处罚
  • 1篇宣判

机构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8篇陆建红
  • 5篇杨华
  • 2篇曹东方
  • 1篇杜军燕
  • 1篇周峰
  • 1篇滕伟
  • 1篇党建军
  • 1篇潘洁

传媒

  • 7篇人民司法
  • 1篇东方法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关于对死刑判决提出上诉的被告人在上诉期满后宣判前提出撤回上诉人民法院是否准许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
2010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死刑判决提出上诉的被告人在上诉期满后宣判前提出撤回上诉人民法院是否准许的批复》(法释[2010]10号,以下简称《批复》),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通过,自2010年9月1日起公布实施。《批复》主要解决了对第一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提出上诉,在上诉期满后宣告裁判前又申请撤回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如何处理的问题,
陆建红杨华
关键词:死刑判决被告人上诉撤回
“绝对”死刑条款的适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我国短期内不可能废除死刑,刑法在六个条款中对七个罪名做了绝对死刑的规定。适用绝对死刑条款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并注意法律对绝对死刑条款的排除适用。不能一律地将死刑立即执行作为首选,应当注重适用死缓,应当全面、准确地贯彻"少杀、慎杀"指导思想和"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认真贯彻"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并注重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陆建红
关键词:刑罚死刑罪质法律适用
《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1
2016年
抢劫犯罪是多发性的侵犯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1997年刑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抢劫解释》)和《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抢意见》),对抢劫案件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规范,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陆建红杨华潘洁
关键词:法律若干问题抢劫犯罪刑事案件审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抢劫案件
盗窃罪的量刑不能唯数额论被引量:1
2011年
审理盗窃案件时,数额是确定案件的情节严重程度和社会危害性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还应综合考虑案件其他情节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因素。在案件具有特殊的事实、情节等情况下,要敢于突破数额,发挥法定刑以下判刑及免予刑事处罚的作用,真正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陆建红杨华曹东方
关键词:盗窃罪犯罪情节轻微量刑盗窃案件刑事处罚人身危险性
《关于审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28
2017年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司法实践中发现,各地在审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时,存在诸多适用法律不统一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受理多个高级法院就此类案件的请示,在调研工作中也发现此类案件中的不少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曾经于1992年12月11日发布过《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但该解答所依附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关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已经被现行刑法所吸纳,并且刑法与《决定》相比,在罪刑规定方面有较大变化,因此,《解答》无法解决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周峰党建军陆建红杨华
关键词:刑事案件卖淫嫖娼法律若干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对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案件应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
2010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案件应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的批复》(法释[2010]6号,以下简称《批复》),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5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0年4月1日起公布施行。
陆建红杜军燕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共同犯罪被告人原告人上诉死刑判处
《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32
2015年
2015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就审理此类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这对于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维护正常的刑事追诉活动,加大对财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便于正确理解和适用《解释》,现就《解释》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予以说明。
陆建红杨华曹东方
关键词:隐瞒犯罪所得法律若干问题刑事案件掩饰审理《解释》
《关于办理窝藏、包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3
2021年
一、《解释》起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和过程(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指导我们司法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在起草《关于办理窝藏、包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稿时,首先组织起草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在起草工作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好、落实好。在具体起草工作中,结合现代法治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司法实践出现的新问题,对条文和内容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规定。
滕伟陆建红田文莎
关键词:刑事案件《解释》现代法治社会窝藏包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