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梅
- 作品数:32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效果与对策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在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医管局权责不明晰、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内部治理改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缺失、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中立角色和政府责任;推进信息公开与问责制度,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管理办法;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坚持并完善理事会型法人治理结构。
- 杨建庄闫梅段海艳杨琼
- 关键词:法人治理结构公益性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解决路径
- 2015年
- 近年来,股权再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筹资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不断受到热捧。因此,怎样才能有效的利用募集的资金,减少甚至避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发展背景为基点,从上市公司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动机、扩张方式以及宏观法律政策角度,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
- 牛艳勇闫梅张迎迎
-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
- 论经济转型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闫梅
-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经济转型会计理论
- 企业偿债能力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对众多利益相关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相关因素的梳理,建立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专家评判、综合分析,并列举案例进一步阐释,以协助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 牛艳勇闫梅陈亚杰
- 关键词:偿债能力
- 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被引量:1
- 2003年
- 会计准则的国际潮流正从以交易活动期间配比的收益费用为中心 ,向对个别存量资产价值评价的资产负债为中心转化。其中涉及到真实收益的缺陷、指向目的性的变动、对立的构造和两立的构造、利益概念变化等诸多内容 ,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将产生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 闫梅
-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负债
-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 2009年
- 企业年金制度是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其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国家养老负担的加重,
- 闫梅
- 关键词:企业年金制度会计问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负担
- 企业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问题研究
- 2006年
- 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迫使要求政府、企业更加关注企业可持续能力的提高。但国内对于企业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套操作性强、适于推广的企业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加强企业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并构建一套科学的企业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十分迫切。
- 闫梅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企业市场竞争环境
- 浅析'一带一路'重型机械企业战略转型风险与防范
- 2017年
- 引言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增速放缓,从2012年起重型机械企业由高速增长大幅下降至15.2%,2014年增速又下滑到7.78%,是近十二年来增速首次降到个位数;到2015年增速仍继续快速回落,直逼零点;2017年重型机械行业生产经营状况从总体上预计将更为严峻,而难以得到缓解.这主要是由于重型机械行业的下游企业经营普遍处于持续低迷状态,比如煤炭、钢铁、铝、水泥等产能过剩在持续加大,致使重型机械行业订货不足问题依然突出.此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恰好为我国重型机械行业带来了能源商机和政策机遇.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有利条件和研究重型机械行业战略转型面临的风险,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机制是重中之重且急不可待的.
- 杨焕闫梅
- 基于实物期权的创业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被引量:1
- 2009年
- 创业投资的特质与实物期权方法有实质的契合性,表现在创业投资的风险水平同实物期权的波动率之间。创业投资的分期投资与实物期权的期权价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这种内在契合性是运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创业投资定价研究的基础。基于Black-Scholes偏微分方程的实物期权模型构造的多期创业投资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更具现实解释力。
- 闫梅
- 关键词:创业投资资本资产定价实物期权
- 营改增减税效应对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营改增"是我国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营改增"并不是简单的税制简并,其目的与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征税。2012年上海作为第一个"营改增"试点城市,截止到2012年底,九成企业税负减轻;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是不是所有的情况下在"营改增"之后税负都会减轻?本文主要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在"营改增"背景下的减税效应,以及具体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与建议的研究。
- 邓家祺闫梅
-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减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