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涛

作品数:311 被引量:1,175H指数:17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129篇专利
  • 3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冶金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42篇合金
  • 204篇高温合金
  • 145篇单晶高温合金
  • 139篇镍基
  • 79篇镍基单晶高温...
  • 61篇凝固
  • 41篇定向凝固
  • 41篇镍基高温
  • 39篇镍基高温合金
  • 25篇单晶
  • 23篇蠕变
  • 22篇真空
  • 22篇凝固过程
  • 21篇单晶合金
  • 20篇再结晶
  • 19篇定向凝固过程
  • 18篇铸件
  • 18篇基合金
  • 17篇真空感应
  • 13篇显微组织

机构

  • 297篇中国科学院金...
  • 22篇沈阳工业大学
  • 16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沈阳理工大学
  • 7篇东北大学
  • 6篇中航工业沈阳...
  • 5篇沈阳大学
  • 4篇湖南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广州有色金属...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沈阳工业学院
  • 1篇沈阳职业技术...

作者

  • 311篇金涛
  • 229篇孙晓峰
  • 156篇胡壮麒
  • 112篇管恒荣
  • 84篇赵乃仁
  • 75篇周亦胄
  • 59篇王志辉
  • 48篇李金国
  • 41篇侯桂臣
  • 36篇刘金来
  • 29篇刘纪德
  • 28篇于金江
  • 26篇郑启
  • 26篇杨彦红
  • 24篇刘丽荣
  • 18篇梁静静
  • 17篇张洪宇
  • 17篇张静华
  • 17篇孙元
  • 16篇孟杰

传媒

  • 48篇金属学报
  • 25篇稀有金属材料...
  • 16篇材料工程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5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第十届全国高...
  • 4篇铸造
  • 4篇中国腐蚀与防...
  • 4篇Transa...
  • 4篇第十一届中国...
  • 3篇焊接学报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航空材料学报
  • 3篇第十三届中国...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稀有金属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金属科学与工...
  • 2篇第九届全国固...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19篇2018
  • 13篇2017
  • 19篇2016
  • 13篇2015
  • 14篇2014
  • 21篇2013
  • 23篇2012
  • 12篇2011
  • 6篇2010
  • 14篇2009
  • 10篇2008
  • 23篇2007
  • 15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消除激光3D打印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倾向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激光3D打印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倾向的方法,属于激光增材制造和单晶高温合金制备领域。本发明利用激光3D打印作为加工工艺,通过控制工艺参数使得激光成形的枝晶组织在单晶高温合金基材上实现外延生长。同时控制打...
周亦胄王国伟梁静静杨彦红金涛孙晓峰
文献传递
取向差对SRR99双晶高温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对具有不同取向差的SRR99双晶高温合金试样进行室温拉伸实验,系统比较了取向差对试样拉伸行为、表面形貌、断裂方式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差为4°的晶界对双晶的拉伸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当取向差达到10°时,晶界的作用开始明显显现;而取向差为16°和18°的晶界对双晶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滑移易于贯穿4°取向差晶界,最后沿滑移带开裂,断口呈明显的滑移特征;取向差为10°的双晶在滑移带撞击下,裂纹沿滑移带和晶界同时扩展,最后率先沿滑移带失稳断裂,断口上除有滑移特征,还呈现枝晶间开裂特征;而取向差为16°和18°的双晶,在屈服初期便萌生晶界裂纹,最后沿晶界快速发生断裂,断口枝晶间开裂特征明显.
李小阳李鹏周亦胄金涛张哲峰
关键词:取向差晶界滑移带
螺旋选晶器的选晶作用研究
单晶高温合金的一级取向([001]取向)由引晶段长度决定,螺旋段没有选择一级取向的作用。但是这一结果并没有得到试验很好的验证,尤其是模拟结果没有显示出螺旋段对单晶高温合金的二级取向([100]和[010]取向)是否有选择...
张小丽周亦胄金涛孙晓峰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维EMD-PSO-LSTM神经网络的海浪信息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一种基于多维EMD‑PSO‑LSTM神经网络的海浪信息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海洋信息预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未能利用多维数据集综合预测海浪信息及预测海浪信息计算时间长、计算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采集海浪有效波...
金涛魏嘉凝冯硕卢嘉乐王搏周洪娟周志权王晨旭
热处理工艺对一种新型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改变固溶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固溶后冷却方式,研究了不同固溶热处理工艺对一种新型铸造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合金在不同温度固溶处理2 h后空冷,合金在760℃,660 MPa和980℃,180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升高而后降低;固溶处理温度为1220℃时,760℃,660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达到最高;固溶处理温度为1180℃时,980℃,180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最高;当热处理温度从1120℃升高到1220℃时,拉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继续升温到1240℃,拉伸强度下降.当固溶热处理温度为1120℃,处理时间在2-8 h范围内变化时,合金在760℃,660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而在980℃,180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当热处理时间为2和4 h时,拉伸强度较高;延长到6和8 h时,拉伸强度下降.当冷却方式不同时,合金持久性能也发生变化.γ′相和γ/γ′共晶组织在尺寸、形态、分布和数量上的变化是导致合金力学性能变化的关键因素.
杨金侠李金国王猛王延辉金涛孙晓峰
关键词:力学性能
钌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的作用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Ru含量(0、1.5、3wt.%)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行为、热处理与长期时效后的组织变化、拉伸和持久性能以...
金涛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凝固行为
一种高强度且组织稳定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单晶高温合金领域,特别提供一种高强度且组织稳定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承温能力可达到1150℃。主要适用于在1100℃以上使用的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材料。合金的化学成分(wt%)为:Cr 3~5%,Co 6~13...
金涛刘金来谭喜鹏孟杰王新广刘纪德赵乃仁孙晓峰
文献传递
一种含Pt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行为被引量:4
2013年
以一种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载体,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Pt,研究了Pt对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t的添加使合金元素的偏析程度加大,共晶含量增大,固溶热处理窗口变窄.由于Pt添加使得合金难以通过固溶热处理消除凝固形成的成分偏析,因此有可能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林惠文周亦胄张炫金涛孙晓峰
关键词:PT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行为
一种细晶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6
2014年
通过传统铸造方法和细晶铸造工艺制备一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6种不同形态与尺寸的晶粒.结果表明,细晶铸造工艺制备的样品心部为0.5 mm左右的等轴晶,外部为柱状晶.相比传统铸造方法,细晶铸造工艺获得的晶粒较为细小.g'相和碳化物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变得细小.室温拉伸性能和550℃下高周疲劳性能随晶粒尺寸降低而提高;在760℃和应力662 MPa条件下,合金的持久性能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加;但在982℃和应力186 MPa条件下,合金的持久性能随之降低.细化晶粒提高了合金的中、低温力学性能,但对其高温力学性能不利.
杨金侠孙元金涛孙晓峰胡壮麒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细化剂高周疲劳性能
钻基钎料钎焊DD5单晶高温合金的接头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SEM,EPMA和TEM,观察了在1453 K Co-Ni-Si-B钎料钎焊的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保温时间变化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深入讨论接头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接头主要由钎料合金区、界面连接区和元家扩散区3个区域组成.钎料合金区位于焊缝中央,由Ni-Co固溶体、M_3B_2型硼化物、CrB和Ni-Si化合物构成;与之相邻为界面连接区,主要为等温凝固形成的Ni-Co固溶体组织;元素扩散区位于界面连接区与母材之间,由γ相、γ′相和元素互扩散形成的颗粒状M_3B_2构成.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焊接缺陷减少,界面连接区厚度增加,钎料合金区中球形Ni-Co固溶体尺寸增大,脆性化合物相数量减少,接头在1143 K的抗拉强度由198.5 MPa提高至580 MPa.高温拉伸试样的断口观察表明:断裂发生在焊缝处,为混合断裂模式,保温时间延长可提高焊缝与母材的界面结合强度,控制脆性化合物相的形成,改善接头的高温力学性能.综合考虑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最佳保温时间约为180 min.
孙元刘纪德刘忠明杨金侠李金国金涛孙晓峰
关键词:钎焊单晶高温合金力学性能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