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操
  • 2篇鞍马
  • 1篇等速测试
  • 1篇电刺激
  • 1篇运动后
  • 1篇运动人体科学
  • 1篇运动员
  • 1篇正常人
  • 1篇韧性
  • 1篇柔韧性
  • 1篇上肢
  • 1篇体操队
  • 1篇专业本科
  • 1篇专业本科生
  • 1篇模拟仿真
  • 1篇男子
  • 1篇男子体操
  • 1篇男子体操队
  • 1篇竞技
  • 1篇竞技体操

机构

  • 5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

  • 5篇郭生鹏
  • 2篇宋雅伟
  • 2篇钱竞光
  • 1篇刘锡洋
  • 1篇任涛
  • 1篇叶强
  • 1篇尤启俊
  • 1篇史国军

传媒

  • 2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河南师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有关领导专家的宝贵意见和河南师范大学该专业毕业生问卷的反馈信息,分析了河南师范大学本专业本科生除考研外实际就业率低的就业情况,剖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郭生鹏刘锡洋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毕业生就业
文献传递
运动后静态牵拉对运动员肌肉状况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男子体操队一线队员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综合分析法,以江苏省男子体操队3名一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6个月运动后静态牵拉,目的是分析探讨运动后静态牵拉对运动员肌肉的长期影响:促进代谢物的快速清除,加快机体组织恢复,防止肌肉粘连,预防损伤;增加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降低肌肉粘滞度,增大关节运动幅度;改善大脑皮层对各部分肌肉的控制能力和精细程度,增大肌肉协调性和爆发力。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并根据操作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操作建议,希望达到促进运动员机体恢复和预防伤病发生的目的,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并提高我国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郭生鹏
关键词:肌肉柔韧性
鞍马交叉倒立动作技术研究
体操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鞍马也一直是中国体操队的强项。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队虽因整体失误少于日本队夺得团体金牌,但遗憾的是无一人进入鞍马单项决赛,整体上丧失了鞍马项目的优势,使得鞍马项目再次...
郭生鹏
关键词:鞍马项目模拟仿真竞技体操
文献传递
等速测试同步电刺激正常人上肢肌肉力量的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背景:力量训练方法多种多样,而运用负荷加上同步电刺激进行训练的方法在国内报道较少。目的:通过选定有效增强肌力的电流参数,利用等速测试来观察同步电刺激对正常人上肢肌肉肌力的影响,探讨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同时使用电刺激,对增强肌肉力量和对肌肉屈伸比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实验,2007—09/2008—01在江苏省机关医院康复医学实验室进行测试。对象:南京体育学院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同步电刺激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将16名参试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刺激组。对照组用哑铃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刺激组用哑铃与同步电刺激进行结合训练。哑铃负重进行屈伸力量训练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共12周,3次/周,2组/次,每组同一质量连续举6次。刺激组在进行哑铃训练的同时将电极片分别置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起止点处,进行电刺激,刺激强度20mA,波宽0.3ms,每刺激6~10S后休息30~50S,实际共刺激100S左右。主要观察指标:训练12周后利用BIODEX多关节等速测力及康复系统测试参试者屈伸状态下2个不同速度:60(°)/s和120(°),s的峰值力矩、平均功率、屈伸肌比值。结果:①在60(°)/s和120(°),s角速度下等速运动,实验组与对照组伸肌肌群力量增长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最大力量的下降。②在60(°)/s和120(°)/s下,刺激组和对照组平均肌肉作用能量如同最大力矩呈现的相类似的特点,即伸肌肌群增长不明显,屈肌肌群有明显增长。在60(°)/s下刺激组的平均肌肉作用能量增长55%,120(°),s下增长了29%,相应对照组分别增长了16%。③在60(°)/s下,即慢速运动下,刺激后屈伸比趋向目标值,而在120(°)/s下,屈伸比均超过了目标值。结论:①同步肌肉电刺激
宋雅伟钱竞光史国军郭生鹏
关键词:电刺激等速测试肌肉力量
陈晨鞍马交叉倒立动作技术研究
2011年
技术改进与创新是体操项目发展的动力。以江苏体操队陈晨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方法,对其反交叉倒立动作进行分析,指导技术改进,同时,帮助他攻克正交叉倒立的动作,接着又对正、反两个交叉倒立动作进行录像解析和对比分析,确定该动作技术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鞍马交叉回环的创新动作设计,进行可行性论证,指导进一步的动作创新。
钱竞光郭生鹏尤启俊叶强宋雅伟任涛
关键词:鞍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