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善兵
- 作品数:29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论正史《列女传》中男性的形象及作用
- 2022年
- 正史《列女传》中的男性主要有三类,即以父亲为中心的长辈、以丈夫为中心的平辈和以儿子为中心的晚辈。其中父亲多是“好父亲”和弱势、不幸的形象;丈夫亦多是“好丈夫”和弱势、不幸的形象;儿子总体而言为孝顺但却不幸的形象。总之,虽然男性的类型具有多样性,但是每种类型的形象却比较单一、片面。正史《列女传》中的男性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价值观念方面,男性作为女性行为的客体,帮助展示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念;二是史书书写方面,在多个传记留名的男性起到彰显女性的作用,而仅在正史《列女传》中留名的男性则被女性彰显。
- 胡博文郭善兵
- 关键词:正史《列女传》
- 南朝皇帝宗庙禘、祫(殷)祭祖礼制考论
- 2007年
- 南朝皇帝宗庙"禘"、"祫"(殷)祭祖礼制虽然大体上沿袭晋制,但也不乏依据适时原则而有所变通之处。宋既沿袭东汉、东晋相关制度,以"禘"、"祫"为同一祭礼,称之为"殷",每间隔三十个月,于夏四月或冬十月举行一次"殷"祭礼,又依据东汉儒者何休、郑玄学说,将"殷"祭礼的举行时间与三年丧礼联系起来。南齐依据王俭之说,大致沿袭东晋制度,每间隔三十个月举行一次"殷"祭礼。梁在大体上遵循郑玄"禘"、"祫"祭是两种不同的祭礼、"禘"祭小、"祫"祭大学说的同时,依据有关记载和自身的理解,对郑玄"禘"、"祫"祭举行时间间隔学说进行了变革,实行"三年一禘、五年一祫",三、五不相通数之制。
- 郭善兵
- 关键词:南朝皇帝宗庙礼制
- 汉晋宗庙制度研究
- 郭善兵
- 关键词:汉晋时期宗庙礼制
- 魏晋皇帝宗庙祭祖礼制考论被引量:4
- 2007年
- 魏晋皇帝宗庙四时祭祖礼制,既有沿袭东汉相关制度之处,也有因时适宜变革、创新之处。由于受经学领域郑玄、王肃两大学派相互辩难、竞长的影响,曹魏皇帝宗庙禘、祫祭礼制最初依据郑玄学说,而后兼采郑玄、王肃学说定制。为兼顾情、礼,东晋自穆帝以后,逐渐实行每三十个月举行一次祭祀的殷祭制度。
- 郭善兵
- 关键词:魏晋皇帝宗庙礼制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研究概述被引量:9
- 2001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的研究较以往大有改观。相当 数量的学术论著对其沿革损益、民族地域间差异及与当时社会变迁、思想文化走向等问题从横纵 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既有对当时诸如世族身分内婚制、厚葬薄葬等传统论题 的重新阐述,也有从社会史角度对以往久被忽视的社会非统治阶层的若干婚丧习俗,诸如早婚、 “招魂葬”等问题的探微发凡。就研究方法而言,既有对历史文献的爬梳钩稽,也有对社会学、考古 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及成果的自觉鉴借。这一切无疑将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的基础。
- 郭善兵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婚丧礼俗
- 略论魏晋迄清代对曹芳、曹髦、曹奂诗文之抄录、纂辑
- 2017年
- 自魏晋迄清代,历代编撰的若干文献,对三国曹魏曹芳、曹髦、曹奂三位少帝撰颁之诗文,虽多有抄录,但除曹髦诗文曾一度纂辑成集,至迟于隋时已佚外,曹芳、曹奂诏文并无专门纂辑成集者。直至清代,严可均始辑录曹芳、曹髦、曹奂撰颁之诏文,最终辑录为53篇。严氏所辑,多有不足、错误之处。据《三国志》、《晋书》、《北堂书钞》、《太平御览》等源出文献所载,可辑得曹芳、曹髦、曹奂诗文289篇,其内容主要为有关军政事务之处置、学术论辩、人物评价等。
- 郭善兵
- 关键词:魏晋清代诗文
- 隋代皇帝宗庙礼制考论被引量:1
- 2007年
- 隋初,尽管兼采南北朝制度,但主要沿袭北周制度,实行皇帝“五庙”制度;皇帝宗庙禘、祫祭祀制度则大致遵循郑玄学说。虽然隋炀帝意图依据周代“天子七庙”古礼,实行“七庙”制度,由于许善心等人的设想不符合隋炀帝之意,因而,至隋朝灭亡,“七庙”制度没有被付诸实施。
- 郭善兵
- 关键词:隋代皇帝宗庙礼制
- 曹魏与邪马台国始通使年再考辩
- 2018年
- 邪马台国是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倭(今日本)人建立的国家之一。三国曹魏时,邪马台女王卑弥呼遣使团首次至曹魏朝贡。此次通使时间,在中外史书中,主要有"景初二年""景初三年"二说。持"景初三年"说者认为,《梁书》《北史》等中外文献皆系此事于景初三年,可证《三国志》所载景初二年为误;景初二年六月,曹魏与割据辽东的公孙渊集团之间的战争正式爆发,八月结束。辽东交通必因战乱而中断,邪马台使团无法取道辽东,前往洛阳;魏帝并非在景初二年十二月,而是在景初三年十二月颁册封诏书及赐物,正始元年送达带方郡。上述诸说皆似是而非。《梁书》等记载或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有误;辽东之役,不可能阻断邪马台使臣的通路;魏明帝去世、曹魏统治集团内权力之争、赐品之购置备办、交通之不便捷等因素,皆可导致魏明帝撰颁之册封诏书被延宕一年多现象之发生。
- 郭善兵
- 略论北魏亲蚕礼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北魏宣武帝时期创制的亲蚕礼既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也是对其父孝文帝在礼制上汉化改革的继续。通过对北魏亲蚕的时间、地点、主要参与者和车舆的考察,不难发现北魏亲蚕礼既参考了周制,也吸纳了汉魏仪注。北魏亲蚕礼的"沿",主要有亲蚕的时间、地位、主要参与者和主要建筑;"革"主要有亲蚕的地点、舆服和祭祀的蚕神。北魏、北朝亲蚕礼有开创性、继承性、多样性、传递性等特点。
- 胡博文郭善兵
- 关键词:农业
- 干宝《周礼注》初探
- 2020年
- 两晋之际,今河南籍儒者干宝所撰《周礼注》,是河南三礼学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原书虽大致于北宋仁宗宝元二年前后亡佚,但南朝、唐宋时期的若干学者皆有征引。清代,王谟、马国翰、黄奭加以辑佚。现存干宝《周礼注》对《周礼》中的字、词、句进行释义、校勘、音读等。它具有因袭、完善、修正郑众、郑玄等前儒学说、注重创新、微观问题与宏观问题并重、简约注经风格、多用今制诠释《周礼》、未受佛教或道教思想影响等特点。其后世影响,既体现于后世儒者对干宝《周礼注》的征引、赞成、完善、批评等方面,也体现于对古代实物的鉴别指导意义方面。
- 郭善兵
- 关键词:干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