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丰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防治作用
- 郭丰王剑袁岚沈卫东傅国强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全身麻醉
- 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LC术后镇痛
- 于桂杰傅国强李富荣李连红郭丰薛慧贺坤王剑
- 关键词:LC术后镇痛
- 无气管插管针刺复合药物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应用规范被引量:11
- 2017年
- "浅睡眠、无气管插管和保留自主呼吸状态下的针药复合麻醉新模式"是作者团队在既往针刺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新模式。与气管插管的传统麻醉方式比较,具有麻醉药用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可作为现代麻醉的有益补充,给传统针刺麻醉手术的实际应用带来新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将针药复合麻醉新模式下的心内直视手术方法利于在全国进行推广,作者团队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和经验,依托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与机体保护机制研究》子项目——针药复合麻醉模式创新与应用,形成"无气管插管针药复合药物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应用规范"。
- 周嘉陈彤宇袁岚沈卫东池浩宋建钢吴瑶瑶周文雄陈文婷王兰唐炜钱中佳葛文徐建俊郭丰王永强王珂马文傅国强
- 关键词:针药复合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
- 镇静深度对全身麻醉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镇静深度对全身麻醉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68例,随机分成两组,行食管癌手术前常规禁饮禁食,连接BIS监测仪,对照组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50,观察组维持BIS值50-60,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POCD发生率为9.52%(8/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21/84)( P <0.05)。术前24 h两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h、术后72 h的MoCA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DP及S-1003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72 h的ADP及S-100p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且观察组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72 h的ADP水平高于,S-100p蛋白水平对照组(P <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维持BIS值50-60能够提高其ADP水平,从而降低食管癌术后POCD的发生率。
- 蔡浩亮王兰陈曦郭丰
- 关键词:镇痛
- L形细窄型解剖视频咽喉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形细窄型解剖视频咽喉镜,包括显示器、镜头和镜体;镜体侧视呈L形,镜体的主体是中空结构,中空部分为用于置入镜头的镜头通道管,镜体截面呈中空的拱形,四面封闭、无突出边檐,镜体截面整体宽度≤10mm;镜体L形...
- 傅国强袁岚宋建钢唐炜郭丰
- 文献传递
- 依托咪酯联合穴位刺激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依托咪酯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1月期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镜中心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依托咪酯静脉全麻,观察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依托咪酯静脉全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最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最低心率(Heart rate, HR)、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并计算MAP、HR、Spo_(2)变化情况;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完成自主动作时间、离开PACU时间及检查时间;记录患者低氧饱和度、呼吸道梗阻、肌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最低MAP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8.3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级肌颤发生率20.00%(12/60)明显高于观察组5.0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依托咪酯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循环波动更小,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郭丰于桂杰王兰高浩冯睿袁岚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依托咪酯无痛结肠镜
- 光斑法和直视法对Bonfils纤维光导硬镜气管插管学习曲线及并发症的影响
- 目的:比较光斑法和直视法用于Bonfils纤维光导硬镜气管插管的学习曲线和气管插管并发症。方法:住院医师学员10人,性别不限,年龄25-35岁,取得医师资格≤2年,没有纤维光导硬镜的使用经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
- 王剑傅国强袁岚于桂杰唐炜郭丰
- 关键词:直视法气管插管
- 文献传递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防治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乳腺外科,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选取内关、合谷、梁丘接受经皮穴位电刺激持续至手术结束,设定电刺激频率为2 Hz、连续波,以患者耐受程度适当调节电流强度,连续刺激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相应穴位放置电极但不接通电源。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调节吸入七氟烷浓度以调整麻醉深度。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全麻复苏后1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评估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麻醉复苏后1 h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全麻复苏后1 h和5 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显著降低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率,减轻麻醉复苏期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全麻恢复期的舒适度。
- 郭丰王剑袁岚沈卫东傅国强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全身麻醉
- 利多卡因气管导管外喷洒对苏醒期呛咳反应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术前气管导管外喷洒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手术时间<1h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利多卡因组(气管导管外均匀喷洒利多卡因),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皮开始至缝皮结束的时间)、苏醒时间(缝皮结束至呼唤姓名后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苏醒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芬太尼用量,以及麻醉苏醒期拔管前后患者的呛咳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芬太尼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自身解剖异常改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前利多卡因组的呛咳反应发生率为23.3%(7/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3%(23/29,P<0.05)。拔除气管导管时所有患者均有咳嗽保护发射发生。结论气管导管外喷洒利多卡因可明显减轻短小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呛咳反应。
- 郭丰于桂杰袁岚傅国强
- 关键词:利多卡因麻醉苏醒期呛咳短小手术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肠切除手术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TEAS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3d内每天给予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TEAS一次,对照组操作同TEAS组但不开启电源。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24、48、72h血清胃动素浓度;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d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术后24h血清胃动素浓度明显升高[(218.5±52.3)pg/ml vs(141.8±45.8)pg/ml,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9.4±3.2)h vs(29.6±7.8)h,P<0.05]明显提前,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提前[(23.2±4.7)h vs(36.5±8.9)h,P<0.05],术后3d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16.7%vs 36.7%,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促进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袁岚郭君唐炜王剑傅国强郭丰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腹腔镜肠道手术